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网恋对象是明星 >

第180章

我的网恋对象是明星-第180章

小说: 我的网恋对象是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昀和沈方元站在门口,看了个目瞪口呆。

    反正张昀是没想到,这么大一个领导来参观,这帮家伙会这么毫无形象毫无顾忌。

    “林云!”张昀赶紧喊了一声负责人林云。

    “谁叫我?”林云也跟着这帮人讨论,听到有人叫自己,登时不满地抬起头来。

    看到张昀这个大老板,林云脸上的不满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是气急败坏地走了过来。

    “张总,你也太不负责任了,琴音的特效到底怎么搞?你画的那些草图,谁能看得明白?”林云一点也没有下属的样子,直接将草图拍给张昀,“问候”道。

    “这个……”张昀看了一眼草图,顿时尴尬了。

    凌云特效主要负责的特效制作,是天残地缺出场,琴音杀死五郎八卦棍三人的片段。这一段的特效是全片中最有诗情画意的一环,张昀也是无比重视。

    因为记不太住原曲《筝锋》,张昀再次找到梁诚,斥巨资让梁诚专门为这场戏设计了一段既有意境,又勾人心弦的BGM。这段BGM,配合上天残地缺那杀人于无形的“气劲”,比之原版也不遑多让。

    而这一段的特效打斗,也是相当经典。由琴音凝结而成的刀光剑影,很有华夏风韵。张昀将这段特效交给凌云特效制作,也是因为凌云特效是自家的,技术最为靠谱,最能达到张昀的要求。

    张昀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按照《功夫》的原版剧情py下来就好了。为了让凌云特效的员工们少走弯路,张昀还给他们画了一些简单的图,描绘了他预期的特效效果。

    但张昀没想到,自己拙劣的绘画技术,反而给凌云特效的工作人员们带来了困扰。

    ——他们看不懂张昀画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此开始争论到底做什么样的特效比较好。

    “你们纠结多长时间了?”张昀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问林云。

    林云的真实年龄只有三十一岁,但因为经常熬夜,眼睛很红,头发很乱,脸上皮肤一点光彩都没有,看着像是快四十的中年人。

    他顶着一双通红的眼睛,说道:“我们就剩最后一段特效没做,有些摸不准老板您的意思。”

    “这样啊……那前面的先给我看看。”张昀决定先看成片再说。

    “你看完了赶紧给我解释解释,你画的那些火柴人是个什么东西。”林云吐槽了一句,带着张昀来到电脑前。

    沈方元没有说话,默默跟在后面,看到了这段还在处理中的视频。

    视频开头,就是十二路谭腿的死亡。他从猪笼城寨离开,沉默地走在路上,看到了一个戴墨镜的长衫中年人。中年人轻柔地弹着琴,琴声悠扬婉转,甚是平和。

    十二路谭腿没有在意,继续往前走去。随着他的前行,镜头缓缓推进,树枝、瓦片、从半空中跳下的猫……一一被切成两半。

    当十二路谭腿反应过来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他回过头,一道无形音波飞过,十二路谭腿立刻表演了一出“分首快乐”。

    镜头一转,在“三四层楼那么高”的经典台词之下,鹰爪功对上洪家铁线拳。两人从屋里打到屋外,引出弹琴的另一人。

    到了这里,剧情虽然还是一样的,但画面中的具体表现,比起原版更为精彩。

    原版赋予琴音的特效是刀。这里同样是刀,但凌云特效制作出来的刀,比原版不知道精巧多少——这太正常了,领先十多年的技术如果还没原版出彩,那华夏特效可以自杀谢罪了。

    那一把把闪烁着银白光芒的刀刃,随着琴声猛然出现,直直戳向洪家铁线拳。双方连着斗了几个回合,刀刃越来越快,眼看漫天的刀光要将洪家铁线拳分尸,猛然间从旁边窜出一道枪影,将刀光尽数击溃。

    伴随着一阵枪花抖动声音,五郎八卦棍,闪亮登场!

    而从这里开始,特效开始与原版彻底分离。

    原版《功夫》中,这里的琴音还是刀刃,只到了最后包租婆出现,才从刀刃变成嘶吼的士兵。然而凌云特效团队觉得,既然登场的人物内力是越来越强的,这一段就应该再次将特效升级。于是从这里开始,他们在琴音中加入了很多种兵刃。

    刀枪剑戟,一股脑发射过来,五郎八卦棍临危不乱,枪挑刀光剑影。画面中满是炫酷的内力波纹和被打散的兵刃,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哪怕张昀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遍《功夫》,却还是被全新特效加持下的视频吸引,不知不觉中看了进去。旁边的沈方元等人更不用说,全程眼睛都没有眨过——不许问他们眼睛干不干!

    这段特效……做得实在是太牛逼了!在保留原版那种琴音既是杀器,亦是BGM的情景下,加入了更加炫酷的特效,从而营造出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更动的视觉效果。

    酣畅淋漓!

    这一段实在是太流畅了!

    只是还没等张昀看过瘾,特效做到包租婆出手的地方,忽然就戛然而止了。

    这导致扮演包租婆的女演员吸着空气大喊的场面,十分的社死……

    “就是这一段吗?”张昀指着画面问林云。

    林云耸耸肩,说道:“没错,就是这段。你那些火柴人,你到底想做成什么样?是正常的士兵冲锋,还是妖魔鬼怪现世?”

    “原来你们纠结的是这个。”张昀瞬间了然。他想了想,一边比划着一边描述道,“可以表现出一种疯狂的感觉,就是让所有的士兵穿着盔甲,脸上做成腐烂或者妖魔的样子,他们在空中嘶吼,一股脑冲过去,然后再做一个正面镜头,务必体现出冲击感。等士兵到了眼前,再让狮吼功一招破敌,表现出灰飞烟灭的感觉……我这么说你能懂吗?”

    “你的意思是说,特效可以做成士兵冲锋的感觉,但实际上不是士兵冲锋?”林云思索了一下,说道。

    “嗯,差不多吧。”张昀点点头。其实他也没搞懂林云的形容是什么意思。

    “那为什么要特意把士兵的脸做成妖魔化?”林云问道,“做成一团雾气之类的不行吗?那样还能省点钱。”

    “一,那样做没有视觉冲击力;二,妖魔化士兵,代表的是天残地缺的内力因为之前和包租公的打斗而变得虚浮,接近走火入魔。”张昀解释道。

    “哦……懂了!”林云微微思索,顿时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他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连招呼都没打,转身就走,毫不停留,直接把张昀和沈方元等人扔在原地。

    “哈哈……沈局长别在意,他们就这样,一工作起来就什么都忘了。”张昀有些尴尬地回头对沈方元说道。

    “理应如此。”沈方元没在意这些细节。

    他犹豫了一下,没忍住问张昀道:“你这个电影,全程是这种水准吗?”

    “差不多吧。”张昀心中,这段打斗最无敌,但其他地方也十分经典。

    沈方元闻言,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那你这部《功夫》,恐怕要在华夏影史,留下浓重的一笔了!”

 第301章 突破思维做出改变

    “沈局长有点夸张了,才看了一段半成品而已,成片还没出来呢。”张昀嘴上谦虚着,但心里对沈方元这话同样十分认可。

    那可是《功夫》,还不够他臭屁的啊?

    沈方元摇摇头,很是认真地说道:“不,一点也不夸张。仅仅这一小段半成品,你这部电影就带给我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张昀挑挑眉,问道:“哦?什么体验?”

    “华夏特效片,真真正正的华夏特效片的体验!”沈方元说道,“那段背景琴音响起,配合着满屏的特效,这是我从来没在其他华夏电影上体会到的,更不可能在好莱坞电影中体会到的,独属于华夏的特效场面!”

    华夏以前也不是没有拍过特效片,但那些特效片,其实是对于好莱坞的一种拙劣模仿,并不算是真正的华夏特效片。其中意义截然不同。

    在沈方元的眼里,张昀投资的这部《功夫》,确确实实是“华夏特效片”,与好莱坞一点也不沾边!

    好莱坞的特效大片是什么样的?

    配乐以西方乐器为主,战斗多以现代格斗为主,或者干脆就是胡打瞎打。

    如果没有那满屏幕逼真的特效,西方的特效大片基本毫无美感可言。

    而什么叫独属于华夏的特效场面呢?

    大概就是,华夏特有配乐,加上华夏特有的功夫,再加上曾经风靡华夏的武侠文化所展现的一招一式。

    当然,这只是用来形容《功夫》的。准确来说,所谓独属于华夏的特效场面,应该是蕴含着华夏文化的特效表现形式。

    好莱坞不会想到用古琴做BGM,更不会想到功夫这样的题材(他们可能也想过,不过是刻板偏见下的功夫),更不懂得什么叫套招拆招。

    这就是华夏的特效片!

    以华夏文化为基础拍摄的《功夫》,就是真正的华夏特效片!

    听到沈方元有些夸张,甚至是有些激动的话,张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道:“沈局长言重了,我觉得很多人应该也想做华夏特效片的,只是他们没有找到很好的方式而已。而且,您作为影视管理局的局长,应该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如今的华夏电影是什么样子。您也应该知道,为什么华夏特效片会是这样一种情况。”

    沈方元点点头,说道:“现在的华夏电影,发展得确实有些不太健康。”

    资本的圈钱、演员的高片酬、流量明星的毫无底线……等等等等,促成了如今华夏电影这种在屎里找巧克力的局面。

    每个月可能有十部甚至更多的电影上线,但真正能看的,只有一两部。

    就以刚刚过去的五一举例。五一上映的电影,类型各不相同。有青春片《你的婚礼》,也有谍战片《悬崖之上》,更有改编自游戏的《真·三国无双》。

    然而在这么多电影里面,真正算是好片的,只有《悬崖之上》等寥寥几部。被我们寄予厚望的《真·三国无双》特效大片倒下了,微博上各种夸赞,B站上各种挨喷的《你的婚礼》也倒下了。

    这么多部电影,这么大的投资,却一部比一部难看,因为什么?

    原因大概都能从上面找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如今的电影,越来越重视营销,而不是自身质量。尤其是烂片,往往越烂的电影,越喜欢买热搜买水军营销。

    只要营销的好,总能骗到傻子!

    这个世界的华夏电影市场,比之地球只能更坏,绝不会更好。沈方元作为影视管理局局长,自然比谁都明白这其中的原因。

    然而,听到沈方元如此说,张昀却微微摇头,说道:“发展不健康是一方面,我觉得华夏电影比不上好莱坞最重要的一点是,华夏的导演欠缺必要的创意!”

    “创意?”沈方元没想到张昀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怎么欠缺创意了?”

    “特效制作方面的创造性。”张昀解释道,“好莱坞的特效场面之所以能让我们惊叹,一方面是因为逼真的特效确实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却也是,好莱坞的导演、编剧乃至于特效团队,拥有着比我们更好的想象力。他们总是能用成熟的特效,制作出华夏做不出来的场面!而华夏如今的特效比之好莱坞也不差什么,却也很难做出堪比好莱坞的场面来!”

    不管想不想承认,国内的影视人,比之好莱坞,在创意这方面,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最经典的莫过于,09年的时候,好莱坞已经搬出了《阿凡达》,国内上映的却是《机器侠》、《赤壁》、《刺陵》……

    也许这里面的差距,大多来自于特效制作。但就算到了如今,可有一部华夏电影,塑造出如《阿凡达》一样瑰丽的世界吗?

    别说《阿凡达》了,《海王》那个海底世界都做不出来!

    这里的做不出来,有舍不得钱的原因,更重要的就是,老一辈导演们的想象力越来越故步自封了。

    譬如说同样是仙侠题材作品中必然提及的“御剑”。

    二十多年前的《蜀山》,你能看到蜀山弟子御剑而起,漫天剑光划破夜空,宛如烟火,更胜星辰。既有令人心灵震颤的意境,更有使人向往的仙侠神秘感。

    而到了十多年前的《仙剑奇侠传》……所谓的“御剑”就已经变成了脚踩仙剑——当然,这也跟当时人们观念上的变化有关。毕竟零几年的时候,“御剑”便已经从“人化为剑光”,变成了“人踩着剑刃”。

    这也就算了,最为讽刺的是,到了两三年前的《诛仙》,大家连剑都不踩了,竟然是抓着剑浮空飞起!看得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打斗场面上,更是一茬不如一茬。《蜀山》里人随剑动,法宝交相辉映,光华满天;到了《诛仙》,明明大家都是修仙者,打起来却跟江湖中人一样,正儿八经地拆招,连飞都懒得飞。

    你要说这些都是因为经费给了某位至今不死的流量吧,编剧和导演再蠢也不至于“御剑”的概念都搞不清楚——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仙侠片中的修真者们,到底是怎么战斗的。

    你要说这是遵循华夏特有的武侠打斗,也是华夏一直坚持的动作戏吧……可是《狄仁杰》纯粹武侠层面的战斗刻画,却能做到比仙侠更震撼的地步。

    归根结底,还是如今华夏的导演们,思维愈发固化,尤其是拍特效片的导演,在想象力和创意这方面,越发地拉跨。

    就像《捉妖记》,剧情确实还可以,但是里面的怪物,真是一点特色的地方看不出来。

    如今能称之为拥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还得是徐老怪。从《新龙门客栈》的剔骨刀法,再到《龙门飞甲》的首次尝试3D效果,剑光炫目,再到《狄仁杰》的亢龙锏等华丽武器。你别看《狄仁杰》的剧本一部比一部烂,但它的视觉打斗效果,是真的出彩。

    “有些道理……现在导演界,也有些青黄不接了。”听完张昀的阐述,沈方元表示赞同。

    然后,他若有所思,看着张昀问道:“所以你拍这部《功夫》,就是想启发华夏导演的想象力?”

    “我可没有那么厉害,也没那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