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洪流 >

第553章

重生之科技洪流-第553章

小说: 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些企业上缴大量的税收,让九江市政府也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术设施的改善,以及教育方面的投入。

    如果说之前只看到了北极星游戏公司带来的巨大营收,那么去年,当初赵一所说的互联网高新企业带来的产值规模也非常庞大,终于是应验了。

    而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这些高新企业,九江市政府不仅继续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同时也对本市的教育非常的在意。

    之前赵一投资成立的天问信息技术大学已经正式运转了,但是想要向社会供给人才,还需要好几年,而且这是私立大学,不需要市政府出资。

    所以他们就将原本位于本市的几所学院和专职学校,进行了整合,成立了九江学院,并且投入重资,以吸引更多的高级教职人员前来任教。

    不过想要升级到大学,还需要有一段路要走,不过以现在九江市政府的财力,想要办好一所高等院校,至少财力上是足够的。

    其实像这些互联网企业创办初期出现的窘境,他旗下的其他企业也都出现过,那时候不管是办公面积还是居住面积,全国都是比较紧张的。

    而他创办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发展速度也是非常的快,甚至有的企业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面就成为了国际巨头,年营业收入非常的恐怖。

    但是想要建好一座建筑,并没有那么容易,特别是当时我国的建筑能力并不强,还没有达到几天就能够盖一层楼的地步。

    像前面介绍的华龙服饰公司那种宏伟的总部办公区,都是四五年之后,才逐步建成的,而在此之前,他们的员工办公环境和居住环境也不是很好。

    特别是他们还位于深圳,很多员工都是外来人口,同时他们还是制造业,员工数量非常的庞大,可见居住压力到底有多大。

    要不是紧急建设了一批临时组装房屋,真的很难安排下如此众多的员工,而办公区也是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挤在狭小的临时板房里面。

    要不是厂房当时可以使用钢结构,想要短时间内建设如此庞大的厂房,并且能够投产,就是天方夜谭了。

    就算是这种钢结构工厂,当时在国内是没有的,是他旗下的几家企业临时紧急安排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只需要简单的搭建组装,就可以弄好。

    像那些互联网软件企业,还可以从市政府等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腾出一点空间出来,毕竟员工人数有限,比较好解决。

    而像工业制造业企业,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是非常难,加上板房不隔热,而深圳的天气有比较炎热,夏天简直是一种煎熬。

    等到华龙服饰公司和浣纱纺织公司等第一批到深圳的企业打好基础之后,其他的企业再进入深圳发展,就没有像之前那么辛苦了。

    像百味食品公司,成立的时候,总部就直接是借了华龙服饰公司的办公室和员工房,环境一开始就非常的好,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给予旗下员工远高于当时平均水平的薪资,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他们是陪着公司艰苦创业走过来的人。

    赵一旗下的企业不会轻易开除员工,除了他前世对于那种动不动就炒员工鱿鱼的资本家很厌烦之外,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既然当初员工愿意陪着自己艰苦创业,没道理发展起来之后,就让他们卷铺盖走人,企业虽然是追求利益,但是好歹也要有点温度。

    就算是有些员工后面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逐渐落伍了,企业也会尽量的安排比较适合他们干的工作。

    甚至有些员工中途因各种原因离开了,他旗下的企业也会给予一笔不菲的补偿金,是对这些年来,他们陪着企业艰苦奋斗的补偿,并且希望他们借助这笔资金,能够在外面发展的更好。

    正是因为这些种种措施,他旗下的企业不管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规模,都呈现了爆炸性的发展,其中不乏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想要打主意。

    但是由于旗下员工对企业是高度认同,上下团结一心,导致他们很多手段根本就用不了,黑的不行,白的更不行了。

    不说当时赵一对国内改革的重要性,中央政府各位大佬都是眼睛盯着看,下面想要做些动作,可不是那么容易。

    就说他手上庞大的外汇资金,也是各地政府想要的东西,不然他当时提议打包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那会那么痛快,不就是看在外汇的份上吗。

    事实上,等到他在国内的产业陆续发力,国内就再也没有缺少过外汇,反而会担心手里的外汇太多,必须要将一部分用出去,以平衡国际贸易。

    这些九江创业的互联网公司的情况,让赵一想起来当初创业时的情况,而这些还是好的,像国内还有许多百姓,但是想要求一份安稳的工作都不可得。

    前世他小时候虽然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艰难时期,但是随着国内经济整体向上,后来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到他大学毕业的时候,基本上都见不到这种情况。

    也是见识到了当时国内百姓的艰苦日子,他才有更加强烈的愿望,就是让他们多过上好日子,随着他现在的能力越来越大,离这个目标也就越来越近了。

 第600章 天问书社经营情况

    天问书社在全国的图书馆建设计划在去年年底前已经完成,3000多座图书馆,在两年多的时间就建设完成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因此天问书社也替代新华书店成为全国最大的图书供应商,而且这还不是他们的终点,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为现在全国的城市规模都说不上很大,现在的天问图书馆基本上都是建在老城区,他们还需要在新城区建设天问图书馆。

    其实在中国房屋公司的新城建造计划当中,就已经将天问图书馆的建造纳入了进来,由中国房屋公司统一规划,天问图书馆参与设计,并且出资建设。

    到时候,除了县城基本上是一座天问图书馆,像地级市以上城市,会根据城市面积、人口规模等等,建设两座以上的图书馆。

    到时候天问图书馆的数量将会达到4000座左右,建立覆盖全国的图书管理体系,提高民众获取图书便利性,提高民众阅读水平。

    天问书社其实也知道未来电子阅读将会逐渐成为主流阅读手段,特别是年轻人,对纸质阅读的时间将会大幅度减少。

    但是天问图书馆不仅仅只是用来盈利的,每一座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气息的图书馆矗立在城市里面,给当地居民带来非常棒的文化艺术熏陶。

    这从相关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在没有天问图书馆之前,各地的市民阅读情况其实非常的糟糕,只有专业人士才有比较好的阅读习惯。

    但是自从天问图书馆建成后,就逐渐成为当地的知名打卡地,虽然每天不一定花费太长的时间来阅读,但是阅读次数确实有着明显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参与阅读的民众阅历层次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原本不怎么看书或者是很难从有效途径获得图书的民众,也越来越多的喜欢这种阅读休闲方式。

    在天问图书馆的经营上,天问书社也是越来越强调阅读体验感,不仅仅只是买书借书的一个地方,让读者在天问图书馆读书和在家里读书有着很大的不同,体验度大幅提升。

    光是经营图书,注定是亏本的买卖,这一点不管是赵一还是天问书社一开始就明白这点,所以他们从来也没有打算从这上面赚多少钱。

    现在天问图书馆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负责全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教材的出售,这算是取代了一部分原本是新华书店的职权,在天问图书馆营业收入当中占据好大的比例。

    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有几个方面造成的,第一就是天问图书馆的网络比现在的新华书店要强大的多,遍布全国,有天问图书馆分销教科书,分销的速度更快。

    其次就是中国教育公司虽然是承担国家教育福利的责任,但是说到底还是私人企业,在合理的情况下,将一些业务交给自己的兄弟企业,也属于正常情况。

    反正这一块业务总得有人来承担,中国教育公司这么做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他们的亏损与否和其他机构没有太大的关系,都是由赵一来兜底的。

    所以对于将这块业务交给天问图书馆来做,其他人也说不出来不是,总不能认为是他们自己对自己进行利益输送吧,况且教科书的定价也是教育部来做的。

    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教材出售,只有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而且这也不是中国教育公司特意让天问图书馆来做的,中国教育公司不管高等教育阶段教材的事情。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因为现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使用了赵一当初给天问大学编写的高等教育教材。

    虽然里面没有涉及到特别高深的知识,但是由于编写的非常恰当,并且通俗易懂,是所有本科教材里面做的最好的,所以各大高校也就引进了天问大学的本科阶段教材。

    至于研究生阶段的教材,就没有那么统一了,毕竟研究生阶段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学习,各个大学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教材都是导师自己编的。

    而天问大学的本科教材都是天问大学自己的出版社出版的,然后交给天问图书馆独家代理,其他学校想要购买只能是通过天问图书馆这个渠道。

    这些书籍都是明码标价,全国各地都是一个价格,各大高校对从天问图书馆这个渠道购买这些高等教育教材都没有什么意见。

    第二个部分就是他们的综合经营模式,前面的一些内容已经讲过这个,通过扩大经营范围,从而实现更多的营收。

    不过这一块全国的各个天问图书馆不都是一致的,而且经营的内容很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这类经营属于纯粹的商业经营。

    例如之前想要听音乐,只能购买磁带或者是CD唱片,所以天问图书馆经营音乐唱片分销业务,其实还是挺赚钱的。

    但是现在互联网音乐播放器已经出现,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直接从网上下载音乐资源,减少对实体音乐载体的依赖。

    所以未来可能会在音乐唱片分销业务上面有说缩减,虽然不至于会彻底取消这块业务,毕竟还是有一些人喜欢收藏实体唱片的。

    但是音乐吧的业务,可以持续很久,因为高端的音响系统普通人根本就购买不起,而低端音响系统和高端音响系统播放同一首歌曲,听起来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这会让喜欢音乐的人,会在休闲时间来音乐吧,点一杯饮料静静的听歌,或者是越三两个好朋友,来到这边分享音乐方面的事情等等。

    不管是呼朋唤友,还是独处时光,音乐吧都算是一个好去处,如果有喜欢的音乐,也可以选择购买实体唱片收藏。

    其实从北极星公司的CD音乐播放机的出售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消费者对实体唱片的喜爱还是没有完全消失。

    在北极星公司的MP3播放器出来之后,每年全球CD的出货量依然有1000万台出头,而国内由于之前CD音乐播放器的存量较少,这次反而成为最大的独立销售市场。

    因为之前国内民众的收入较低,很少有普通人购买的起昂贵的CD音乐播放器,现在大家的收入多上来了,购买CD音乐播放器的人就逐渐增多了。

    更重要的是,北极星公司的CD音乐播放器听音乐的效果实际上比MP3要来的更加出色,对于音乐声色比较严苛的人来说,CD音乐播放器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由于图书馆场地很大,未来还会对外进行场地商业经营,像各种展览类的活动,都可以选择在天问图书馆举办。

    第三个就是会员押金的金融经营,想要在天问图书馆办理会员卡,就必须要缴纳100元的押金,而读者能够借出50元左右的书籍,等退会员的时候,押金才会退给读者。

    虽然单笔费用算不上多少,但是如果全国有1亿会员,那么也是100亿元的现金池,而这些钱可以用来进行一些金融投资操作,每年可以给天问图书馆带来一定的收入。

    第四个就是图书借阅收入,里面包括实体书借阅收入和电子图书订阅收入,目前还是实体书借阅收入较多,电子图书订阅收入较少。

    第五个就是图书销售收入,这也是天问书社当初建立天问图书馆的初衷之一,因为现在的天问书社是全国最大的图书生产商。

    如果不掌握自己的销售渠道,那么很多事情都比较难办,加上一些理想化的想法,才促使天问图书馆项目的成立。

    这些种种手段,不是为了能够赚到多少钱,只是希望能够维持天问图书馆的正常经营,不至于亏损,如果能够实现一定的盈利那就更好了。

    本来天问图书馆的建设,目的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天问书社将自己的渠道触角遍布全国各地,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居民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从天文图书馆这不到两年的经营情况来看,有很多图书馆都实现了经营平衡的目标,但是想要收回成本,难度还是挺大的,希望后期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现在天问图书馆正在努力将自己图书馆里面的书籍电子化,同时也在建设自己的线上图书销售系统,全面实现互联网化转型。

    虽然商通贸易公司的线上销售平台也有自己的图书销售业务,但是毕竟是综合平台,经营的图书种类并没有天问图书馆来的全面而且专业。

    将来天问图书馆的线上图书销售系统,会专门经营图书、音乐、周边等业务,而且还会将他们的这个垂直细分线上销售系统嵌入到商通贸易公司的电商平台里面。

    到时候,商通贸易公司的线上图书业务就不需要自己来囤货经营了,他们只是作为一个销售平台渠道,只收取5的平台费用就可以,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交给天问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