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娘子送我上青云 >

第293章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293章

小说: 娘子送我上青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承恩对于甘州这边的效果还算是满意,可是到了卫宁府一看,当即大怒。

    知府虽然是谢大儒的门生,可是官职到底是在这里摆着的。

    因为卫宁府在大兴朝算是一个中下等,所以卫宁府的知府的官职并不高,正五品。

    和甘州的知州是一个品级。

    只是卫宁府比甘州在占地范围上要稍微大一些,所以历任的知府都是自视高人一等的。

    当然,也仅限于在西边。

    知府被柳承恩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然后怒斥他务必在十日内将所有的引水沟渠弄好,并且平时也要安排人负责清理和维护。

    如果下次来再发现有什么不合章程的地方,那这个知府也别做了!

    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身为安西都护府的长史,柳承恩还真有这个权利。

    大兴朝的长史类官员,还是握有实权的。

    不管是亲王府的长史,还是都护府的长史,那是绝对地可以操控底下人命运的。

    要怪,就怪这位知府太自以为是了。

    总以为有谢家做靠山,行事便肆无忌惮了。

    孰不知治理甘州和卫宁府这两地,那是去年就被上报到了御前的。

    可以说皇上人虽然不在此处,可是这里的关于民生的政令告示,皇上那可是一清二楚的。

    当天晚上,柳承恩就被气得发了好大一通火,晚饭也没吃。

    李幕是跟着柳承恩一起去的。

    因为年纪小,又是故意穿的粗布衣裳,所以没有人会认为他就是那位从京城发配出来的小殿下。

    清川带着他退出来,又叮嘱小厮再去灶上给煨一碗肉粥,一会儿给大人送进去。

    “元宝,怎么回事?”

    “别提了。老师弄的鱼塘的计划,甘州这边一切都是处置地极为妥当,而且老师昨日出去巡视,对于甘州的种种表现也都很满意,咱们都知道,这修建鱼塘的本意也就是为了蓄水,以备不时之需。可是今日去了卫宁府,那发现那里的鱼塘虽然挖好了,可是引水沟渠却无人看顾,有的都堵了。所以老师才会发这么大的脾气。”

    清川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当初在北安州时,咱们年幼,只以为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如今再看,这底下的人若是不配合不听令,也着实难办。”

    李幕也有些犯愁。

    “我想给父皇写封折子,把这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都上报。我也不是针对谁,只是这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生生被一个蠢货给耽误了。因着他一己之私,却是连累了卫宁府的全府百姓,这岂非是大罪过?”

    清川比李幕年长一岁,可也不过是个少年郎,哪里懂得这么多?

    “真要写?要不要先请示一下老师?”

    “不必了。”李幕此时表现地倒很是果断,“事关民生大事,那便是国家大事,我有责任让父皇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清川眨眨眼,“你的意思是那位谢司马的事情也要写进去?”

    “那是自然!什么传世名家,呸!出来的尽是一些心思卑劣,言行污浊之辈,着实令人恶心!”

    清川一想也行,干脆就跟着他一道回去了。

    孙旗仍是跟在了李幕身边的,得知主子要写奏折,自然也提醒了一句,言词莫要太激烈了。

    孙旗不知小殿下来此处的真实原因,只以为是惹怒了皇上,这是生怕小主子再引天子之怒呢。

    清川在一旁帮他磨墨,两人有商有量的,很快就写好了奏折。

    “孙旗!”

    李幕将折子放入一信封中封好,“你连夜启程,务必要将这信亲手送到父皇手中。”

    “是,殿下。”

    这上面可是写了不少谢家人的坏话呢,可不能让别人瞧见了。

    柳承恩那厢气地半夜睡不着觉,越寻思越觉得应该有一个得力之人调过来才好。

    可偏偏却无人可用。

    李信远在北安州,上任时间太短,皇上不可能同意将他调过来。

    至于安崇明,先前江大人在信中已经说明了,他被留在京中任职。

    这才刚定下来呢,再外调,说不过去。

    他有心将林涛调过来,可是他们是姻亲关系,又恐惹人非议。

    总而言之,就是有些束手束脚了。

    柳承恩自己也明白,如今做事比以前胆小了许多,更准确地说是谨慎了许多。

    没办法,他还有一家老小呢。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大概已经猜到了皇上的用意,这种时候,就必须是一步一步地走稳才好。

    否则,一旦落人口实,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小殿下。

    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所以说,有了软肋,便等于有了弱点,有了对方可以攻击你的耙子。

    柳承恩哪里知道,自己带了几年的小殿下,竟然已经往京城递折子了。

    而柳承恩更想不到的是,皇上收到折子之后,竟然会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没有指名道姓,可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卫宁府的知府一职,怕是要换人了。

 第668章 换人

    散了朝,内阁的几位大人都是被皇上诏进了勤政殿。

    “皇上,此事卫宁知府的确是有错,只是若因此便直接将人罢官,是否有些不妥?”

    皇上这会儿还在气头上呢,看也没看他一眼,冷声道:“怎么着?这等不思为民,一心只想着如何给上峰使绊子的人,梁阁老还想着重用?要不要朕把他调回京来,再送到你身边做事呀?”

    言外之意,你想让他过来违抗你的命令?

    梁阁老吓得连忙弯腰,“微臣绝无此意,微臣只是觉得此事尚需弄清楚始末。若是贸然将人罢官,只怕朝臣们也不会服气。”

    “哼!明知道卫宁府今年遭了灾,竟然还只知道整天在府里享乐,这等无能之辈,朕看不要也罢!”

    天子震怒,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皇上又深吸一口气,“张阁老,依你之见呢?”

    “回皇上,此次的确是那卫宁知府误了事,所幸还有机会补救,依微臣之见,还是将他调离原职。毕竟此人三番两次不服从上峰命令,显然是有所倚仗。而柳长史在西边为皇上尽心办差,若总是有人阻挠,也的确是于国事不利。”

    这话算是说到皇上心坎里去了。

    发了这么大的脾气,就是想着把人弄走呢。

    “先让他反省去吧,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时候再说。”

    皇上一句话,算是把那位知府的命运给定下了。

    你什么时候反省好了有什么用?

    关键是皇上得想得起来你呀!

    你这一反省,到底是三个月还是三年三十年的,那可就说不准了。

    “皇上,微臣力茬一人前往卫宁任知府。”

    “张阁老举荐何人呀?”

    “回皇上,林尚书之子林涛,可担此重任。”

    皇上没有立马回应,倒是一旁的梁阁老则是一脸的不赞同,“皇上,微臣以为不妥。”

    皇上倒是赏了他个眼神,“哦?哪里不妥?”

    “皇上,林涛自幼苦读诗书,的确是有才华,只是他未曾去过卫宁府,更不曾管辖过一方,而且对于一个对于农事等一窍不通之人,微臣以为他不适合任知府一职。再者,此人资历尚浅,就算是去了,只怕也难以服从。”

    林涛入朝为官的时间的确还短。

    若是直接接任知府,确有不妥。

    张阁老看出皇上的迟疑,又道:“回皇上,微臣倒是想起一个人来,此人曾任一方县令,之后上调至一府通判,只是后来因为得罪了上峰,被上司贬斥,再后来被暂时罢官了。”

    皇上这会儿有了几分兴趣,“说说看,何人?”

    张阁老举荐的,正是先前曾在高县任县令的李大人。

    此人行事还算是公平正直,只是因为在江宁府任通判时,人脉上差了些,且上峰又是个爱面子的,这一来二去的,便惹了上司不快。

    去年,这位更是直接被人参了一本,然后被吏部下令直接暂停官职了。

    皇上又多问了几句之后,觉得若是此人去卫宁府,倒还是有些作用的。

    “来人,传旨!”

    待人选落定,染阁老则是心有不甘地瞪了张阁老一眼。

    卫宁府虽然穷,可问题是那也是一方府城,梁阁老当然也想给自己的门生推一推了。

    哪成想,自己连个举荐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皇上给定下了。

    卫宁府虽穷,可若是在那里待上个三五年,但凡是有一点点的小建树,将来再调回京来升个职也还是很有前途的。

    可偏偏,这个机会被张阁老给抢走了。

    待朝臣们都退下后,皇上又想了想,觉得林涛也的确是可以派出去的。

    张阁老不知道的是,皇上的第二道圣旨又出来了。

    林涛被皇上调任至安西都护府任司马一职。

    原本是谢阔在这个位置上的,可是皇上却将人直接调到了翰林院。

    从一个实差上,这是直接给弄回来了。

    看似是平调,可是实际上却相当于是暗贬了。

    谢家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自然无人敢上前为谢阔走动,而宫里头的谢贵妃在前不久也收到了谢家主的亲笔信,就更是早有准备了。

    谢贵妃将肃王妃叫进宫来狠狠地斥责了一番之后,这才给谢家主送了消息,让大家最近都是低调一些,莫要因小失大。

    不管诸方如何想如何筹谋,派去西边的人已经定了。

    对于柳承恩来说,这是绝对的好消息。

    而苏锦绣得知柳小莲也要跟着林涛一起去,心里自然也跟着动了。

    只是三个孩子都在京城呢,特别是安安如今正在江家求学,若是贸然离开,又担心会影响他的课业。

    “四郎媳妇儿,我知道你是心里头惦记着四郎,你若是想要跟着一起去也没问题,只是安安如今正在读书,这会不会有影响?”

    柳老二则是白了自家婆娘一眼,不满道:“安安才多大?要我说让他也跟着一起去再好不过。这孩子小着呢,就应该多出去见见世面。”

    这几年柳老二也算是开了眼界。

    知道如果只是一直在小地方缩着,那是永远都不可能有出息的。

    “阿爹,阿娘,我也是在想着这件事呢,四郎离京也快一年了,我这心里头还真是不安宁。”

    关疏影看看众人,温声道:“阿嫂想去便去吧。你们夫妻长久分开,也不是办法。安安还小,再说了我倒是觉得他跟在大哥身边读书才是最好的。”

    柳七郎也觉得可行,“阿嫂带着孩子去,我觉得问题不大。只是小三儿现在是不是太小了些?”

    “这会儿不怕冷,倒是不怕出门了。只是这一路上少不得折腾,而且我听说那里的条件差,比北安州还差呢,你们去了,也是要吃苦头的。”

    “那里生活着大兴朝几十万百姓呢,他们能过下去,我们自然也能。”

    这意思,就是想要跟着一起去了。

    方氏没有再劝,只是无声地坐着。

    “家里头有什么事情,还得让阿娘多操心了,弟妹如今有了身孕,也不好太劳累了。若是不成的话,我便让董姨也留下。”

    “不成!”方氏急了,“你身边不能少了她,我还想着让你多带些人呢。”

 第669章 怎么不给我送去

    说到底,还是方氏不放心几个孩子。

    董姨年长,有照顾孩子们的经验,而且她这些年一直跟在苏锦绣的身边,将一切都打理地井井有条的。

    有她陪在苏锦绣身边,方氏才能放心。

    “阿娘,我去了定西府,还得仰仗着你们在京里头多帮衬呢。别的不说,只是这粮食和一些取暖的东西,那边估计都会缺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放心吧,家里头有七郎和他媳妇儿呢,真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也知道要去找亲家帮忙,你就在定西安心帮着四郎,早日把那边治理好了,也好回来团聚。”

    “是,阿娘。”

    治理好?

    哪有那么容易?

    这可比当年的北安州要难多了。

    不得不说,皇上又给柳承恩出了一个大难题。

    这不,人都去了一年了,对于风沙的治理还处于开始阶段。

    不是柳承恩不努力,实在是治理风沙可非一时之功,估计没有个十年八年的,那是根本就看不到成效的。

    好在,柳承恩在与赵震商量之后,想出了先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于甘州的黄沙镇。

    黄沙镇,顾名思义就是常年受风沙肆虐,每当风过,屋顶、路上、田里都会落下一层黄沙,故而取名黄沙镇。

    现在手中的银两有限,所以柳承恩就选定了这里做为初步的实验地。

    一方面是因为银子不够,再就是人手也并不充足,最重要的一点是,相比于卫宁府,这甘州知州是一个比较知情识趣的。

    既然如此,那柳承恩自然也愿意提携一下他。

    只要按柳承恩的法子办,不出三年,必有成效。

    这黄沙镇可是被困扰了数百年,哪怕只是小有成效,也必然会被当地百姓们所感激,更是会被朝廷嘉奖。

    当然,这是其次。

    柳承恩之所以选定这里,主要还是因为这里有着较为便利的条件。

    虽然是受风沙肆虐,可是这里好歹是有一些防护林的,只是太少,而且植被也过于稀疏,所以未曾完全起来防风沙的效果。

    柳承恩自开春后,便着手命人栽植了一些树苗过来,为了避免被风沙给吹断,所以还特意命人做了一些防护措施。

    这种防护措施,便是一些个果农们也觉得稀奇。

    起初,有些老农人们还有些不屑,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文人学子在故意耍样子看。

    可是等过了几个月,大家才意识到,这些小树们长地越发地好了。

    而且经历了几次的风沙,竟然也没有被吹断。

    这简直就是奇了!

    其实,柳承恩用的,也不过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法子。

    首先,给小树涂上保护层。

    随着天气转暖,野外蚊虫蚂蚁也慢慢从地里爬出来了。因此,要给所有的树木涂上保护层,防止树虫、蚂蚁等叮咬树木。

    一般给树木涂上石灰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