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娘子送我上青云 >

第291章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291章

小说: 娘子送我上青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嘛,我也是临时想到了法子,所以特意过来跟莲姐儿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林夫人的注意力又被吸引了回来,“什么主意?”

    “听闻延陵府去年秋天可是好收成,而且如今的早稻也已经收了,大丰收呢!所以我就想着让我大哥他们转道去延陵,既能让当地的百姓们卖个好价钱,还能帮着收些粮食。”

    “你这主意倒是不错。只是怎么还要跟莲姐儿商量?”

    苏锦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瞒伯母说,去延陵收粮说容易也容易,可是说难也难。毕竟这延陵府离地远,我大哥他们又不曾去过,我担心再被人阻挠算计的,所以就想着请林大人帮忙,看能不能给一份手书。晚辈也是听说,延陵府的知府可是林大人昔日的下属呢,总是有一份情谊在的。”

    林夫人明白了。

    若是有了当地官府的支持,这粮能收上来不说,而且也不会被当地的一些粮商打压排挤。

    这个苏锦绣,脑子果然是比别人转地快。

    若是换了寻常女子,哪里会想到这么多?

    “你这想法倒是不错。也不用莲姐儿开口了,今天晚上老爷回来,我便跟他提一提,只是这事情能不能成,我可不敢保证。”

    “哟,那多谢伯母了。”苏锦绣说着便起身行礼,“无论此事成或不成,晚辈都代西边的那些百姓们谢谢您了。”

    这话说的,怎么就有一种这事情非得办成不可的感觉呢?

    林夫人笑骂道:“你这孩子,在我这里还使心眼儿!你就算是不给我戴高帽,我也得帮着你,毕竟你家夫君在那里做的是正经事,是对咱们大兴朝有利的事,我哪能不出力?”

    “伯母,您果然是京城贵妇中的典范呢!”

    林夫人被她捧地心情大好,几人又是一阵热闹。

    出了林府,苏锦绣收敛了笑意,“去安国公主府。”

 第663章 苏锦绣的小心思

    苏锦绣去安国公主府,除了借势之外,还想着借银子。

    安国公主一直觉得苏锦绣这人不错,而且身为女子,既能将家里料理的井井有条,又能把控着那么大的产业,从来不让柳承恩操半分心,委实厉害。

    如今见她求到了自己面前,有心帮她的同时,心里还有一种满足感。

    这么厉害的女人,有事情了还不是得来找她帮忙?

    而且满京城的贵妇这么多,她怎么不找别人借钱?

    “你确定?五万两银子真地够了?”

    “回公主,我那里还是有一些积蓄的,您放心,我大哥和苏孝近期就会动身,而且等这些粮食送到了都护府,估计就能拿到银子了,到时候,定然如数奉还。”

    安国公主笑了,有心为难她道:“就只是如数奉还?没有利钱的吗?”

    苏锦绣愣了一下,随后苦笑道:“不瞒公主殿下,这些粮食我从延陵收了,再运到甘州,成本可不低,可是我卖给地方上的官府,也不会想着谋利,不求别的,只求能给我们一个本钱就成。当然,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肯定是还要再捐出一些粮食的。这一趟下来,不要说是赚银子了,我少说还得赔上几千两。”

    安国公主正了正神色,“那你倒是跟我说说,你这么做是图什么呀?你钱多没地儿花了?”

    苏锦绣叹了口气,摇头道:“不敢欺瞒公主,我和四郎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知道最底层的百姓们过地是什么样的日子。也不怕公主您笑话,我的家境还算是好一些,不管是粗粮细粮,好歹是能填饱肚子的,可是四郎就不一样了,他可是曾经为了省下银钱买笔墨,一日只食一餐的,而且吃的还是粗粮配白水。”

    安国公主眼中原本的几分打趣也都消失了。

    她身为公主,身娇玉贵,自小到大见多了各种的达官贵人们。

    当然,朝廷新秀,她也见识过不少。

    可是极少有人能像是柳承恩夫妇这般,丝毫不避讳谈及自己穷困时的生活。

    可见,他们夫妻俩是从来不曾埋怨过自己的家世,更不曾觉得这些家人都是拖累的。

    “当初四郎被人打破了头,七郎被迫出去做工,婆婆急得病重无钱买药,那个时候,他们一家人才过地苦,直到后来我嫁进门,我们夫妻齐心协力,家里的日子才渐渐地好过起来。我们是吃过苦,知道百姓之难的。所以四郎不管是在哪里任职,总会想着至少要让当地的百姓吃饱饭,否则,只是满嘴说着为朝廷效力,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安国公主这回着实是被惊着了。

    没想到苏锦绣一介妇人,竟然也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安国公主自恃出身高贵,且常与权贵来往,总以为自己见多识广,眼界颇宽。

    如今听苏锦绣一席话,只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及苏锦绣多矣!

    “柳夫人真乃大善之人!”

    苏锦绣连忙低头道:“可不敢当公主这声夸。要说我与四郎能一步步走到现在,还是多亏了一路上遇到的贵人们,更是多亏了皇上英明睿智,愿意给我家夫君这个机会,皇上圣明贤德,才愿意给一个年轻且毫无背景的学子机会。”

    这番话,又悄无声息地拍了安国公主的马屁。

    安国公主是皇上的长女,自幼极得皇上喜爱,也一直对皇帝有着孺慕之情。

    如今在她面前这样盛赞皇帝,自然也让安国公主觉得心情舒畅。

    “好,本宫这就差人去取银票。我大兴朝的女子若是都如你这般地大方,愿意为夫君排忧解难,那我大兴朝必然会更加兴盛。”

    “咱们大兴朝的女子与前朝比起来,可以说是幸运多了。说到底,还是圣上隆恩浩荡。”

    出了公主府,苏锦绣便急匆匆地回府了。

    苏锦绣缺银子吗?

    当然不缺了!

    不过是一些粮款而已,区区几万两银子,她怎么会拿不出来?

    更何况,还有她的大哥呢!

    她这么做,无非就是想要卖个好给安国公主。

    等将来事情办成了,消息自然是不可能瞒得住皇上的。

    到时候若皇上论功行赏,这头一份儿,自然便是安国公主。

    届时苏锦绣只需要将安国公主的功劳夸大一些,既能让公主得了好处,又能让皇上高兴。毕竟,愿意拿银子出来的人是他的好女儿。

    而且她知道安国公主压根儿就不在意这么一点银子。

    之前不出,那是因为她太清楚朝中官员们的德性了。

    哪怕是她安排了自己手下人去办,也知道十成里头,至少有两成要落到那些个奴才们的口袋里。

    可她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手底下的奴才也得吃饭穿衣,也想着要脸面。

    再说了,支使人办差,哪能不给些好处呢?

    可是苏锦绣这人办事却是颠覆了她对于一些事情的认知。

    当初北安州缺粮的时候,苏家大郎就曾从南方运粮到北安州,而且一文钱不赚,甚至还得倒贴一些工钱或者是运费。

    毕竟当时粮食的成交价格及银两都是由地方官府登记造册的,这个做不得假。

    若是假的,北安州的百姓们早就闹起来了。

    如今柳承恩被调去了安西都护府,这苏锦绣和苏家,又是倾力相助,甚至是不惜再折些银子进去。

    有这样的一位贤妻和好的岳家,柳承恩不升官,谁升官?

    皇上不重用他,还能重用谁?

    想明白了这些关窍,安国公主倒是更乐意让自己的孩子和柳家的几个孩子来往了。

    苏锦绣不仅从公主那里借来了五万两银子,甚至还拿到了安国公主的一封亲笔信。

    没错,苏锦绣就是早知道了公主在延陵府也是有人脉的,所以才会去求她。

    不然,怎么不找别人去借银子?

    如果说林大人的手书,可以让延陵知府及众官员们多加照顾的话,那安国公主的这封信,则是对于当地的一些世家大族们有着极高的威慑力。

    如此一来,官府和世家便都考虑到了。

    这一次,她就不信还筹不到粮!

 第664章 惊动谢家主

    这一次,苏锦绣可以说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她又亲自动笔分别给大哥和苏孝各写了一封信,然后再连同安国公主和林大人的亲笔信一起交给了小厮。

    “此事干系重大,你务必要亲自将信交到我大哥,或者是苏孝的手上。你此次回去,我会派几个人一路上护送你,你务必要保证这两封能安全无误地交到他们手上。”

    “是,夫人放心,小的一定将差事办好。”

    “辛苦你了,今日你再在家中歇一晚,明日一早动身,需要什么吃的用的,尽管跟前院儿的管家说,他自会为你备好。”

    小厮行了一个大礼,“夫人放心,小人定然早日将信送到。”

    办完了这件事,苏锦绣总算是能松一口气了。

    至于从安国公主那里借来的银两,苏锦绣自然还有别的用处。

    给灾民们筹粮,主要是填饱肚子就成。

    所以,同样的价钱,那就不如买粗粮。

    延陵府纵然是有三季稻,可是这个价格也是比苞米、豆子以及番薯要贵的。

    所以,苏锦绣又给许家主以及白少主那边分别写了信,想要筹措一些粗粮,直接放到北安州的作坊就好。

    北安州的作坊可以做粉条,至于苞米,则是可以直接磨成了糁然后再装袋子运走。

    总比运整个的苞米或者是苞米粒要划算,而且一车下来运的粮食多,合计着这运费也就省了,人力自然也就跟着省了。

    如今的北安州不缺粮食,就算是百姓们不吃番薯,也能用自己家的药材来换取其它的细粮。

    当初柳承恩在治理北安州的时候就很是注重平衡这一点。

    若是在农事问题上无法得到解决的一些百姓,柳承恩就会想办法让他们通过其它的渠道来赚钱养家。

    比如说守着大山的,可以用山货野物来换。

    再比如说守在河边的,那就以渔业为主。

    不靠山不靠水的,也可以走出家门去做工。

    总之,就是尽力让所有的百姓们都能吃饱饭,睡好觉。

    如今,纵然是柳承恩不在北安州为官了,可是当地的百姓们仍然都念着他的好,就连李信也是时常与柳承恩有书信来往,时不时地还会差人送些当地的山货过来。

    苏锦绣也明白,现在这种情况,不拘限于什么食物了,只要能吃,那就是好东西!

    苏大郎和苏孝二人看完信,当下便觉得心里松快了不少。

    “舅爷,依小的看,咱们不如尽早起身,也免得夫人记挂。”

    “好,我写封信给她,你可有什么事情要回禀?”

    苏孝摇了摇头。

    苏大郎快速地将这几日的见闻说了,又将自己查到的一些蛛丝马迹都写在了信中,然后交由自己的亲随送往京城,他与苏孝则是立马动身,直接走了水路,前往延陵府。

    至于在江南,他们二人待了这么些日子,费尽了心思,可是能筹到的粮食也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加在一起,连一万石都不到。

    若不是有人在暗中阻挠,他们又何必再去延陵?

    “舅爷,那些粮食?”

    “放心吧,我是找的虎子和狗子亲自送粮,又请了两家镖局一路护送,那人就算是再有本事,也不敢在此时明晃晃地上来抢。”

    苏孝想到了夫人信中所说,默默地点了点头。

    谢家好歹也是一方大儒,明抢这种事情,委实是做不出来的。

    而且,苏孝总觉得这件事情,谢家主是未必知情的。

    “放心吧,阻拦咱们收粮,那些人的日子也未必好过。”

    苏孝一愣,眼中带有几分疑惑,“舅爷?”

    “呵呵,绣姐儿在信中说,谢家乃是传世名家,书香门第,百年传承,而且谢家主才掌权不久,又怎么会让谢家落下一个阴狠不择手段的名声?”

    苏孝眼睛一亮,“所以夫人的意思是,此事乃是谢家底下人自做主张?”

    “我已经给谢家三爷写了信,也列陈了部分证据,相信谢三爷会替我们出口恶气的。”

    苏孝眼珠子转了转,突然笑道:“不仅会替我们出气,只怕还会再帮着我们出出力呢。”

    二人相视一眼,随后哈哈大笑!

    他二人所料不差。

    信送到谢三爷手上的时候,脸都气青了!

    谢三爷便是嫡系三房,是如今家主的亲弟弟。

    当初苏大郎曾无意中救下了他的两个儿子,自此,便与苏大郎交好了。

    而且之后苏二郎考中进士,入朝为官,苏大郎的妹夫又被皇上重用,如今甚至是官居三品,这样的一个苏家,再不是谢家可以蔑视的存在了。

    谢三爷将信收好,便急匆匆地赶往了大哥那里。

    谢家主正在考校几个孩子的学问,听闻三弟来了,便打发几个小辈们出去了。

    “三弟,你行色匆匆的,这是出了什么事?”

    谢三爷一脸不郁,“大哥,您还是自己看吧。”

    谢家主一脸狐疑,还是接过了他手中的信。

    待看毕后,这才脸色肃穆起来。

    “你可让人查了?的确是刘家人做的?”

    “我已经差人去查了,还未有结果。不过数日前我曾听柔姐儿说阔儿给她写信了。大哥,阔儿是咱们谢家人,他如今可正在安西都护府当差呢。”

    谢家主如何不知谢阔如何在何处?

    谢阔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三十出头的人了,自考中进士后,也算是一路上顺风顺水。

    按说他如今能任都护府司马一职,也还算是可以了。

    毕竟他入官场的时间也没几年呢。

    可关键就在于,他比柳承恩的年纪大,可是官职却比人家低了好几级,这如何能让他服气?

    再加上了谢阔先前在京中读书,便与谢婉晴走的近,也就是如今的肃王妃。

    想来这位肃王妃没少在他耳边念叨柳承恩的不是了。

    “这个谢阔!在官场上,那是能以年纪来论高低的吗?再说了,咱们谢家是什么人家?怎么能让人去做如此卑劣之事?要知道那苏大郎虽是商户,却是曾得到了皇上夸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