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七零小知青 >

第2章

七零小知青-第2章

小说: 七零小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她自己,她只打定主意,绝对绝对是不会嫁给周成志的呸!

    至于亲妈是女主什么的,那是什么东西?

    她也不关心,所以稍微皱了皱眉就扔在脑后了。

    所以这会儿她听到她妈说这事,就道:“我知道阿妈,我不会嫁给周成志的,只是我担心爸,阿妈,爸身上有旧伤,身体差,我怕他一个人在甘南吃苦,反正我也要下乡,不如还是直接去阿爸那里吧?”

    李慧茹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但她很快调整了神色,伸手摸了摸林舒的脑袋,道:“舒舒,你爸不会有事的,其实妈已经打算了,等你下了乡,我再把丰丰安顿好,就会去甘南找你爸,但你不行,”

    李慧茹是心有成算的人,周家对女儿的意图明显,林家那边又以长辈的身份压人,她早在听到女儿说周成志纠缠她,想要去甘南,林老太太第一次跑过来劝她嫁女时她就帮林舒报了下乡,地方也是托了人特意安排的。

    “阿妈?”

    “舒舒,”

    林舒还想说什么,李慧茹却先打断了她,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舒舒,你是不能陪我去甘南的。”

    “不是说那里荒山野岭的,条件艰苦阿妈怕你受不住,而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阿妈现在也不知道甘南那边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这样的话阿妈是不能带什么钱和东西去甘南的,估计带去了也没用,所以阿妈打算把家里的钱还有粮票这些都整理出来,丰丰暂时住在你宋伯伯家,家里值钱的东西也都先放在你宋伯伯姚姨那里,钱和粮票则是放在你身上,等你去乡下稳定下来,再去你宋伯伯家拿其他的东西,以后你隔段时间也可以给妈还有你爸寄点东西。”

    “你知道,那个农场那边是很偏僻的,如果你跟着去了,丰丰是肯定也要闹着去的,这是肯定不行的,不管怎么样,把丰丰一个人留在外边妈都不放心,而且你也知道城里现在的情况,丰丰暂时留在你宋伯伯家还行,但长远的话肯定也是不行的,更不知道林家那边会打什么主意。所以妈是想你下乡之后,能在那里好好生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把丰丰也接过去,现在这个时候,乡下,恐怕比城里还要安全些。不过,你记住,不管什么时候,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保全了你自己,才能保护弟弟,你放心,林家人有企图,就不会真把你弟弟怎么样,阿妈也绝不允许你为了弟弟跟人妥协嫁给周成志,知道吗?不管做什么事,感情用事都是不行的,要能忍,目光要放长远。”

    “阿妈”

    饶是林舒心里再有准备,也知道她爸应该不会有事,可听了她妈这番话,还是忍不住眼泪汹涌而出,扑到她妈怀中,哭出声来。

    她知道,如果不是为了她,她妈不会把弟弟放到宋家,就这么决定等她一下乡就去甘南的。

    她知道她留在这里,只会让对方有更多手段来逼自己罢了。

    李慧茹抱着她,只是由着她哭。

    好一会儿,林舒才慢慢缓过来。

    她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还在掉的眼泪,低声道,“阿妈,我知道的,我一定会好好过的,也一定会尽快把丰丰接到乡下去。”

    李慧茹这才伸手擦了擦她的眼泪,眼中也是酸胀不已,她轻吸了口气,拍了拍她,柔声道:“阿妈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好孩子,但你生得好看,去了乡下,一定要记得保护好自己。”

    林舒哽咽着点了点头。

    李慧茹再摸了摸她脑袋,挤了个笑容出来,道,“不过也不要太担心,那峣山公社是你奶奶的老家,你可能不记得了,你小时候还曾去过那里,胡大娘还抱过你。那里虽然穷些,但那里的人都很淳朴,乡里人排外,但只要是自家人,他们就会善待你。舒舒,你去了,要好好跟胡大娘还有他们家里人相处。”

    林舒这次下乡地点峣山公社在隔壁省原河县。

    是个偏僻的山村,坐汽车过去要七八个小时。

    但这地却是李慧茹看了这批的知青下乡地点之后,找了人,特意给林舒安排过去的。

    因为那里是她过世婆婆的老家。

    她口中的“胡大娘”是她婆婆本家堂兄的女儿。

    关系虽已经隔了不知道多少层,但那家人很多年前她却是见过的,这次安排女儿下乡,她也特意写了信过去,得了那边的回复。

    那年轻人也有本事,听丈夫说进了部队之后没多久就立了大功,得了推荐进了军校,这,可不是简单的事。

    也让李慧茹更加相信这家人的人品。

    所以李慧茹在看到那一长串的下乡地点时,一眼就看到了峣山公社,找人把女儿安排了过去。

 第3章 第3章

    第3章对象

    李慧茹知道林家人打自己女儿的心思,所以林舒下乡的事她没跟外面人说,更没跟林家那边说。

    怕夜长梦多,时间也安排得很急。

    三日后,林舒就坐上了下乡的汽车。

    彼时天寒地冻,外面还积雪皑皑,但知青下乡的气氛却十分火热火。

    学生们喊着口号,年轻的脸庞上满是朝气和“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豪情,此时他们对下乡艰苦的劳作和生活还并没有深刻的认知,只有对集体生活和对贡献农村的热诚和向往。

    但,总有人其实是难受的。

    林舒坐在车上,看着外面乌压压人群中那几个熟悉的身影。

    然后车开动,看到她妈的身影渐渐变小,看到弟弟挥舞着的胳膊,低下头,刚刚一直强忍着的眼泪就掉到了手上的一盒点心上。

    这是刚刚弟弟祐丰递给她,让她在路上饿了吃的。

    这一批知青都是到原河县的。

    大家一开始大多不认识,但都是十六七,十七八岁的年轻学生,不管是满怀豪情还是徘徊不安的,要去一个陌生的山旮旯里,大家对身边的人还是都有了相识之心。

    虽然林舒兴致不高,但架不住身边的人热情。

    林舒身旁坐的是一个圆圆脸的姑娘,叫徐娟,是个直爽敦厚的姑娘。

    两人其实是高中同学,但同校不同班,所以林舒除了对对方的脸还算面熟,其他的什么也不知道。

    但就算只是面熟,这会儿在这里碰到,还是会生出些特别的亲切感的。

    “别难过了,”

    徐娟安慰林舒,道,“那边离得也不远,我们下去了,逢年过节还能回来的,我堂姐就在那边,每年都能回来一两趟呢。”

    林舒抿了抿唇,轻呼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挤了一个笑容出来,道:“这么好吗?”

    虽然她在西州城已经没有家了,她妈说过,等她妈一走,房子都会交上去了,可是这总是好消息。

    之前她听说过好多知青下乡,一去几年都没得回家。

    “嗯,真的,”

    徐娟从兜里拿了个帕子塞到了林舒的手里,道,“我堂姐说她们那里对我们知青还挺不错的,不会把太重的活塞给我们女同志,你放心好了。”

    林舒握着手中的帕子,上面还残留着徐娟的体温。

    刚刚短短的碰触,她已经感觉到了旁边这姑娘身上浓浓的善意和真诚。

    她“嗯”了一声,随手从手上的点心盒里拿了一块点心,递给了徐娟,道:“一起吃吧,我妈自己蒸的糯米糕。”

    跟林舒不一样的是,徐娟以前在学校时就认识林舒。

    因为林舒漂亮,不过也出了名的安静,除了学校的劳动课,从来都不参加学生自己组织的那些活动,所以这次她竟然跟自己一起下乡,让她十分意外,而且还十分好相处。

    “真好吃。”

    两个人说了几句话,熟了一些之后,就忍不住问道,“林舒,先前送你的那个男人是你对象吗?他长得可真俊。”

    林舒抓着点心的手顿了顿,然后摇了摇头,道:“不是。”

    她妈和宋绍博的母亲姚姨是从小到大的朋友。

    她妈准备去甘南找她父亲,弟弟就是暂时放在了宋家。

    林舒想到这里,好不容易平静了一些下来的心情又不好了。

    她不想露出异样,转头看向窗外。

    这时候汽车已经驶出城外,窗外的风景早不是城市的街道和密密麻麻的房子,而是白茫茫的一片山野。

    徐娟看林舒看窗外落寞的样子却是误会了,她想可能两人还在没捅破关系的阶段。

    先前林舒跟她家人还有那男人告别的时候她就在旁边,那男人看着她的眼神,分明就是喜欢,她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而现在下乡,关系要是没定下,将来的变数怕是就大了。

    唉,其实就算是关系定下了,这下了乡,将来也说不定。

    她看着林舒漂亮得近乎不真实的侧脸,心里不由得也替她难过起来。

    她家里她不是第一个下乡的,她大堂姐就在峣山公社的清河大队,她听她姐说过乡下的事,长得太漂亮,在乡下可不一定是好事。

    她忍不住伸手握住林舒的手,道:“林舒,你就跟我一起去清河大队,我跟我堂姐会照顾你的。”

    林舒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出来,道:“好。”

    汽车从早上八点出发,开了七个多小时,下午三点多终于到了原河县。

    汽车开到了县政府,在政府大楼县委办公室的领导接见了他们,给了他们一个热烈的欢迎,鼓励他们下乡之后能够好好接受再教育,建设新农村,并表示每年县里都有各种机会,在各公社表现优异的知青不仅有得到推荐转做工人和教师的机会,还有得到推荐读工农兵大学的机会,听得知青们热血沸腾。

    座谈会十分钟。

    十分钟过后,热血沸腾的知青们就跟着来领他们的公社领导们下楼上了三轮车。

    寒风瑟瑟,三轮车虽然有顶棚,但却是前后通风的,在崎岖的山路上寒风一吹,再多的热血也渐渐冷却了。

    三轮车开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总算是到了一个石子路的街道上,也看到了一排青砖瓦房。

    众人下了车,就看到那青瓦房大墙上刷着几个大字“峣山公社”。

    接他们的公社张主任跳下了车,招呼他们进了屋子,就见到里面已经有好些个人,有公社几个领导和工作人员,还有各大队来领知青的大队领导。

    这回没再有什么激励他们的讲话,只是公社赵书记欢迎了他们,又跟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公社下面的七个大队,就让张主任拿了名单给他们分配大队了。

    张主任叫上几个名字,然后往各大队方向手一指,说,“你们几个去那边,某某大队”,就定了他们的归宿。

    徐娟果然去了清河大队。

    但让林舒意外的是,去清河大队的有四个人,却没有她。

    她往清河大队那位大队支书梁树槐那边看了看,就看到他也是一脸惊讶。

    显然这事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不过不等他说什么,张主任就叫了林舒的名字,连着另外三个知青,分到了石滩大队。

    梁树槐这回终于出声了。

    他问道:“唉,张主任,这咋回事,林舒知青不是分到我们大队的吗?怎么被分去了石滩大队?”

    他可是受了胡嫂子和进锡那小子的托,这事不能给办黄了。

    张主任看了一眼梁树槐,再回头看了一眼赵书记,得到他的示意,最后就把目光放到了石滩大队的大队支书周大荣的身上,道:“老周啊,这事还是你来跟梁支书说说。”

    周大荣笑呵呵的,道:“梁支书,这林舒知青是我特别写了申请,要到我们公社的。”

    林舒皱了皱眉,看向这位石滩大队的周支书。

    一看到他那张脸,她的心里就是一咯噔。

    原因无他,虽然他这张脸布满了皱眉,晒得也黑红黑红的,林舒却从他这张脸上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周成志他爸周大金的影子。

    姓周,而她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知青,还让他们特意提前写了申请,要到他们公社,这其中要是没什么蹊跷才怪了。

    不过还不用她开口,梁树槐已经先出了声,道:“嗐,张主任,这是怎么回事啊?林知青不过是一个女娃娃,周主任为啥要特意写申请把她要过去呢?”

    这事可得问清楚,不管要不要得到人,问个明白,他也好给胡嫂子一个交代。

    周大荣还是笑呵呵的,道:“不瞒梁支书,我们大队准备就在队里办一个小学,缺几个老师,之前看过知青的资料,知道这林知青是西洲城里出了名的好学校毕业的,每年考试成绩还都是学校的前几名,所以就想着要回去,要是合适的话,就给做我们队里的小学老师。”

    说着他就看向林舒,特别和蔼道,“想必林知青也是愿意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去我们队里的吧?”

    这可真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虽说知青们都满含热情,想要在广大的农村接受锻炼,但经过这一路寒风的浇灌,在去学校做老师锻炼和去地里风吹雨打接受锻炼,他们肯定还是愿意去学校做老师的。

    就是梁树槐梁支书都倒抽了一口气,去队里做老师!

    别人不清楚,但梁树槐可不会不知道,公社或者大队里要是有一个半个民办教师或者不用下地的活计的名额,那可是要争崩头的!

    竟然直接给了个外来的娃娃?

    不过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没事了。

    反正胡嫂子家把这女娃要到队里也是为了照顾这女娃娃,其实梁支书内心深处可也不怎么想要这女娃娃的,毕竟队里穷,真穷,看这女娃娃细皮嫩肉就跟画上人似的,把人要到队里干不了活,可不是要队里养着,现在石滩大队竟然要请她去做老师,那可真是三全其美的好事。

    他们队里可没个老师的位置给这娃娃呢。

    众人或吃惊或羡慕或松了一口气,可林舒心却更沉了。

    她才不信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什么在队里办一个小学,缺几个老师这种好位置怎么会缺人?

    不知道多少关系户想往这个位置坐呢。

    不说他们大队本身肯定也有读过一些书回去务农的,就是这几年来这里的知青也不少。

    她轻吸了一口气,笑道:“谢谢周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