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在没电的末世学黑科技 >

第100章

我在没电的末世学黑科技-第100章

小说: 我在没电的末世学黑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没电的末世学黑科技

 第212章 探测星链计划(国庆快乐)

    被大老板们又教育了一波的黄泉,一脸老实的挂了电话,转头就接过黄露准备好的烤肉开整,反正左耳进右耳出的习惯已经养成了。

    将复原的所有数据进行整理之后,黄泉也加入了去曲率引擎的试验中。

    曲率引擎需要对引擎的合金材料进行引力压缩,质量会增加得极大,也只有这样,引擎的材料材料扛得住光速状态下的拉伸。

    太空虽然是真空,但太空还有各个星体,当你的速度还不够快时,这种拉扯反应还不严重,但你的瞬时速度越快,脱离重力拉扯的应力就会越高。

    所以传统的原子分子结构已经无法曲率引擎的强度要求,只有按照兰德尔星人的设计理念,通过引力压缩装置,将材料从原子状态进行压缩之后,才能制造需要的引擎。

    不过这样还是把黄泉给难住了,因为现在压缩原子级别的设备虽然有,但最多可以对原子进行挤压,让一颗原子压缩到以前一半的大小。

    但想把几十颗原子,甚至引擎需要的上百颗原子紧密压缩到一起,靠原子自身的势能进行吸收紧固,根本做不到。

    “所以现在摆着图纸我们都做不出啦?”

    黄泉深刻体会到了当初麒麟的心情,就知道怎么造,没有光刻机就是造不出来。

    “我们可以把引擎进行削弱啊,不能达到光速,达到亚光速,或者十分钟一光速也可以啊?”

    黄露想的是至少先弄个阉割版出来,等技术升级了再做完美状态的就好了。

    “也行,我试试在只将两颗原子进行压缩的状态下,合金的强度能达到多大要求。”

    在将要求放低后,管家迅速指挥实验室的器械自动运行,源泉未来科技在火星的动力研究所也全力运行。

    使用阉割版的压缩原子合金,生产出了一台新型凌霄级火箭,附带着改造的燃料仓,半个火箭那么大的电离能源储存块。

    为了使实验可以顺利进行,火箭的引擎罩,外壳,全都是使用的压缩原子合金,内部构造则是使用舱内磁场保护。

    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架设完毕后,仪式都没有就被黄泉直接点了启动,射向深空,全程也就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

    “老板,什么准备都不需要吗?你以前的仪式感呢?”

    管家奇怪的看着黄泉,这不像黄泉的性格啊,按以前的风格,有这种新技术,他得来个全球直播,然后再来一套5。4。3。2。1的发射流程。

    “唉,不好水了,啊呸,不想了啊。”

    就这种小火箭的实验发射,黄泉都懒得叫大家看,要搞也要等真正的曲率宇宙飞船出来,可以进行星系航行的时候再直播。

    对于现在动辄一公里两公里的太空船来说,才十多米直径的凌霄级火箭,确实算是小火箭。

    '火箭已经脱离火星重力磁场,可以进行加速'

    “准备加速。”

    远处的火箭尾部猛烈的爆射出一阵电离,电离以一种特定的频率波动开始摆动,急剧加速的火箭瞬间消失在原地,留下一阵残影。

    '曲率引擎准备中,电离波动正在寻找共频,已获得共频,正在进行波动反冲。'

    '加速中,现在时速三千公里。'

    '一万公里。'

    '材料负荷临界值百分之七。'

    '两万公里。'

    '材料负荷临界值百分之三十一。'

    '三万两千公里。'

    '警报!材料负荷临界值百分之九十九!已停止继续加速,进入补充速度状态,稳定共频反冲波动,现在时速三万四千公里。'

    '本次加速共计用时十秒,加速距离十九万公里,已进入光速八分之一状态,燃料损耗情况百分之六十一,补充速度状态每三千万公里消耗百分之一。'

    '预计四百秒后进入木星引力轨道,预计四百四十七秒后被木星捕捉。'

    “以预定轨道开始转向,进行回航。”

    黄泉咂嘴,这一加速就将近十吨的氦3充电电离能量给消耗了,这还只是一个小火箭,如果不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氢原子改造,光靠一个月球,可能挖空了都不够。

    一个小时后,还没进入火星引力势场的火箭就已经开始减速,在接近火星还有一万多公里的时候就开始反推减速,两个小时后,出去溜了一圈的火箭完好的降落在空港。

    “管家,可以开始探测星链计划了,除了正在进行国家项目的人,暂缓一切不必要生产任务,全力完成探测计划。”

    “那我干什么?”

    黄露吃着冰棍,一边舔一边看着黄泉。

    “你继续玩吧,后面也没啥需要我们动手的了。”

    完善的科研环境,全球最顶尖的科研团队,现在都在火星的太空动力研究所,黄泉只需要提供思路,然后黄露负责将一些细节进行讲解,最后就是团队的力量了。

    从压缩原子体积的合金被造出来那一刻,黄泉就已经不用带领方向了,之后的设计,填充,都会有人接手。

    '系统提示:公司一号任务计划下达,请全员进入邮箱查看。'

    '探测星链计划,以两台改造支持曲率引擎发动机的太空船为载体,携带一千台波段探测器,进行木星底部两千五百亿公里处的探测任务。'

    收到这个消息的员工都一脸懵逼,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开始了工作,没有在工作岗位的开始快速进入工作岗位,有其他工作的也快速进行工作暂存,然后进入新的任务流程。

    动力研究所上万的员工开始全力行动起来。

    “老弟啊,你们那个探测星链计划是怎么回事啊?把你们公司在火星的所有事情都停了,是有什么事吗?”

    顾晨的电话不到一个小时就打了过来,本来这种黄泉自己公司的计划,不说他也不会问的,但是这次的动静太大了。

    为了赶紧探测清楚目标区域有没有虫洞,黄泉把火星自己公司的所有建设任务停了,暂时的去进行新飞船的设计,以及探测器的检测。

    “没事啊顾哥,就是有一个小项目想赶紧弄,我想看看有个空域是不是有虫洞。”

    “虫洞?是兰德尔星人来的那条?还是撞击火星陨石的那条?”

    顾晨听到这都吃了一惊。按照兰德尔星人留下的太空航图,以及当时的星系位置来看,他们出现的位置离现在的火星有十一亿公里。

    我在没电的末世学黑科技

 第213章 (国庆快乐求月票)虫洞的特性

    而陨石出现的距离离木星很近,当时的木星与火星又基本接近最近位置,陨石出现在木星下方一亿公里左右。

    根据直角三角函数,已知三角形一直角边为五亿五千万公里,一直角边为一亿公里,求斜边的距离。

    这个斜边是以前的,现在的距离已经直接变了,木星和火星都在运动,所以现在那个区域是在距离当前位置十一亿公里的范围。

    以地球现在最快的太空飞船后裔号来算,极限速度为八百公里每秒,从火星起飞飞行到木星附近,需要八天左右,这是最近距离的数据。

    关键是中途没有任何的停留位置,几十个木卫也还在探测中,所以在地球来看并不着急,反正以后时间还多,慢慢来探索就好。

    再加上兰德尔星人都没有走回自己刚来的虫洞,地球的人们就都以为另一个陨石也是随机而来的,没有过多的关注和探索,只等有空了,发展到极致的科技了才去探索虫洞的问题。

    “怎么可能,我就是想去确认下,那个位置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样,星空壁垒更薄弱,如果是的话,可能有机会试试跨空间技术。”

    黄泉确实只是打算探查一下,冥冥之中感觉自己的猜想是对的,太阳系近乎扁平的星系轨道,说明了上下方的虚空一定有虫洞存在,一次外星人一次陨石的突然出现,都证明了这一点。

    “那行,有问题记得通知我们一声啊,遇到麻烦了记得不要一个人扛,我们还是能帮你承担一部分的。”

    顾晨听完也没继续问了,黄泉既然没说明确发现了什么,那就是没发现什么,这方面黄泉很少去瞒着。

    整整一个月之后,两艘一公里长的太空船,经过赶工出现在火星的航空港,机器人们抱着各种材料走进飞船内部。

    已经改造过的聚变能源装置也被装进了飞船,忙碌的场景将火星的天空都染亮了几分。

    “八分之一光速,现在的飞船可以承受得住那么大的牵引力吗?”

    还在火星的顾晨乘坐飞车赶来,今天是黄泉约他过来在这见面。

    随着太空知识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教育模块,顾晨也算是了解了基础的太空物理知识,对于这种速度越快质量越大拉扯越大的原理,也还算了解。

    “新型合金可以,通过磁场压缩了原子,让单个原子有了双倍以上的强度。”

    “是这样啊!还有多久能发射?”

    顾晨一脸我懂了,好厉害的样子,转头就继续观察两艘和后裔号差不多的飞船,至于内容,反正也就是懂个原理了。

    “也快了,等这一批机器人运送完设备,探测器就可以在飞船内部进行组装了。”

    黄泉看了看已经快清空的临时货品停放点,基本已经被机器人清空了。

    “那个星系图准吗?说起来现在的太阳系有GPS吗?”

    “星系图基本没问题,以太阳为中心,以九大行星的位置为原始坐标点,以公转轨道平均横切线的上下为纵坐标,以公转轨道为圈系横坐标,可以进行坐标切割。

    至于定位系统,现在正在进行规划。”

    这一套星系图是兰德尔星人的一种类似地球的3DGps定位,将整个恒星系依托恒星和公转轨道,进行了细致的坐标区分。

    这也是黄泉可以直接确定那颗陨石位置的原因,资料里已经把它标注清晰了。

    “也不知道人在上面能不能受的了,你上次实验的时候有放个动物啥的吗?”

    “没有啊,反正里面有磁场圈保护,要不然内部的能源装置在高速下也会出现问题。”

    主要还是套用的兰德尔星人的飞船大体构造,别人已经解决了内部消除牵引力的问题,所以黄泉没有搞。

    最后一队机器人将物品搬运上去之后,两艘太空船内部的机械手开始将探测器固定到位,将物品进行组装在各个区域。

    “顾哥,你说人类的宇宙探测史,未来会不会因为这一次发生里程碑的转折?”

    “应该会吧,不管这次能不能找到虫洞通道,这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向太阳系的探索,几千个探测器啊。”

    远处的飞船关闭舱门后,无人驾驶状态的两艘飞船携带了两座量子纠缠通信模块和普通量子通信模块。

    缓缓使用反重力磁场弹起的飞船,在飞行到引力平衡层之后,开启了辅助离子加速器,在飞过火星同步轨道后,开启了曲率引擎。

    上百米的引擎喷射出来的粒子,爆射出太阳一样的亮光和灼热的温度,核心点的温度可以达到千万度以上。

    迅速加速起来之后,其中一艘太空船先行斜着飞向木星下方,第二艘太空船以弱角度飞向第一艘太空船的左方。

    “说起来,这两千个探测器怎么探测黑洞?直接钻吗?”

    “当然不是。”

    如果用探测器去试。那几十万个探测器可能都试不到,因为虫洞的行程并不是一个球形,而是一个扇形。

    更形象一点就是哆啦A梦的任意门一样,你只能在门的那一边通过,光通过门也会消失,而另一边却不能通过,光也会直接穿透。

    所以虫洞可以通过的那一面,看到的星空应该是和虫洞边缘外的星空是不一样的。而虫洞的背面看过来的星空,就是一个小黑洞一样的区域,什么都没有。

    “因为并不了解虫洞的具体大小,根据虫洞的一些物理特性,这些探测器会在目标区域,以十万公里一组的间隔。

    组成一个长一百万公里,宽一百万公里,高两百万公里的探测范围,这个范围刚好囊括了那颗陨石可能出现的范围。

    在这个范围里,探测器发射密集的信号对冲数据,如果哪组数据突然在中间形成了断层,那就说明那个区域是虫洞所在的区域。”

    这也是需要两千颗探测器的原因,传统的探测方法,对于浩瀚的宇宙啥用都没有,你发射任何信号,都要几光年才能到达另外的星系,结果还不会被反射。

    现在地球的探测宇宙方式都是通过太空的光电信号来探测的,主动探测也就太阳系能做到,太阳系外的星期毫无意义,所以虫洞没法被主动探测。

    也就只有现在这样的控制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进行密集的射电信号发射,那么这片区域才会被完全探测完,无论是虫洞面向太阳系还是面向其他星系或者自己在旋转,都能探测到。

    我在没电的末世学黑科技

 214章 太空版刻舟求剑

    已经消失不见的飞船,预计还要飞行九个小时左右,全程飞行十一亿三千万公里,就算是光速也至少需要一个半个小时。

    “老弟,走,咱先去把晚饭吃了,那什么,今天少整点肉,中午吃太多了,腻得慌。”

    顾晨看了看表,从上午溜出来看飞船,到中午吃了饭,又再到下午飞船起飞,现在都要吃晚饭了。

    “也行,我给露露说一声。虽然到达既定区域只要四个多小时,但飞船还需要在探测器点位放探测器,2000个点连接起来,也还是要飞很久了。”

    探测器没有带太多燃料,只有部分的辅助位移功能,所以需要太空船先减速,将它们带到定位地点附近弹射出去,再由它们自己位移到合适的点位。

    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比路上花的时间更久,预计也要一周才能完成布局。

    和顾晨吃过晚饭后,溜了一天没上班的顾晨,赶在加班时间回去看了看手下的工作进度,然后打卡下班。

    “奈斯!”

    坐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