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封神第一帝 >

第316章

封神第一帝-第316章

小说: 封神第一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君候,西伯侯差西岐大将军南宫适在城下,口称下书,属下特来呈禀!请君候定夺。”

    苏护此刻与苏全忠父子正在大殿上议事,此刻闻听城楼上来人报信,内心不由一笑,他其实早已知晓,姬昌的手书这几日应该就会送达。

    同时苏护也清楚杜元铣定然在其中做了一些手脚,不然姬昌那老狐狸恐怕还不会这般痛快。

    “姬伯虽然奉命征讨我冀州,但却是圣命难为,速令开城,请大将军南宫适前来相见,本候倒要看看姬伯这次如何说!”

    苏护此言并非是说给苏全忠听的,而是道与那城楼上的守卫听的!

    毕竟现在冀州和西岐是敌对关系,现在西岐的大将军南宫适突然于城楼下下书,这实在是有些蹊跷,他开城门让对方进城,总得有点噱头才是。

    不一时,南宫适在那城楼护卫的引领下,到冀州候府,至殿前行礼毕。

    苏护起身,就看着南宫适,一副故作不知的问道。“将军今日到敝郡,有何见谕?”

    南宫适看着苏护,内心一动,脸上的神情未变。“末将南宫适今奉西伯侯之命,前来下书。前月君侯怒题反诗,得罪大王,有违圣听,当即敕命我家侯爷起兵问罪。我主公素知君侯忠义,奉旨前来征讨,但却不忍强行攻城,更不忍黎民百姓受难,这几日你我双方厮杀多次,互有伤亡,若再这般下去,对你我两镇都大大不利,今有书上达君侯,望君侯详察施行,还望君候能三思而后行。”

    南宫适说完,当即将锦囊取书,献与苏护。

    南宫适的言语都是事先姬昌说与他听的,让其遵照姬昌的话语照说,至于其他的都不要多言,到时候自有苏护来定论。

    姬昌很清楚,苏护看了他的书信,自会遵照而行,毕竟苏护除此之外是别无机会的,关键是他们事先早已商定妥当,此次仅仅是走走形式而已。

    现在的局面,苏护若是再不投降归顺,那一旦朝歌大军,或者是尚在北地的闻太师率军出征,那他们冀州恐怕就要真的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即便是苏护身边有懂得异术者,可与闻太师相比,还是差了太多!

    姬昌与苏护的书信往来中可以看的出来,苏护对其此事亦甚是纠结,更甚是担忧。

    原本苏护一时暴走而反了朝歌,现在他除了悔意便是悔意,他现在才真正意识到朝歌大军的恐怖和手段,以前都是他苏护坐井观天了。

    当然此乃苏护说与姬昌听的,其实真正的缘由是苏护想借助此事获取足够的资本,捞取足够的本钱,很显然现在看来,他应该是成功了。

    至少他所想的一切都在按照他先前的谋划在推进,剩下的唯独担心帝辛不会给他留机会,当然至于这些,姬昌也曾给他许下承诺,自有亚相比干他们帮他美言!

    苏护一直就在等这封书信,毕竟这才是关键的,唯有西伯侯姬昌松口,他才能同意献女,若是姬昌不松口,他将苏妲己送到朝歌,恐怕姬昌那边会生出诸多事端,这才是苏护真正顾忌的,当然有姬昌这封书信,他苏护即便是献女,也不会被天下人所耻笑,毕竟他是姬昌劝降,更是为了天下百姓而为之。

    “嗯?”苏护故作疑惑的将那书接过,当众将书开拆。

    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君侯苏公麾下,昌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姬昌这封书信写的倒也经得起斟酌敲打,他在防备着到时候这封书信落到帝辛手上,若是言语有不当之处,惹来帝辛的怒火,给帝辛寻的机会征讨他们西岐。

    姬昌可以感受的到帝辛对西岐的不善,若是有机会,帝辛或真的会对西岐动兵,姬昌不得不防,姬昌很清楚,朝歌与西岐之战早晚有一天会到来,所以他们西岐必须做好完全的准备,但绝对不是现在,现在这种情况,西岐绝对不是朝歌的对手,即便是现在闻太师不在朝歌,即便是镇国武成王黄飞虎不在朝歌坐镇,但大商的六百年的底蕴可不是一两人可以抵消的!

    先不说别的,单单商境之外那诸多镇守边关的总兵,任何一人搬出来,都不会比西岐最强的大将南宫适弱,甚至有几人要强出一截。

 第710章 一封书信抵万军

    今大王欲选嫔妃,凡公卿士庶之家,岂得隐匿?今足下有女淑德,大王欲选入宫,自是美事,足下原应感恩戴德,以叩谢王恩之浩荡,但——

    足下竟莫名与大王相抗,是足下忤君,对大王大大不敬,更是让天下臣民对足下不耻!且足下一怒之下于题诗午门,意欲何为?足下之罪,已在不赦。足下仅知小节,为爱一女,而失君臣大义,如何让天下人所效仿?汝这般行为,是陷大王于不仁不义之境地,是置大王的声誉于不顾!

    昌素闻公忠义,不忍坐视,特进一言,可转祸为福,幸垂听焉。且足下若进女于王廷,侍奉大王于左右,实有三利。足下之女可受宫闱之宠,父享椒房之贵,官居国戚,食禄千钟,一利也;冀州永镇,满宅无惊,二利也;百姓无涂炭之苦,三军无杀戮之惨,三利也。公若执迷,三害目下至矣:冀州失守,宗社无存,一害也;骨肉有族灭之祸,二害也;军民遭兵燹之灾,三害也。

    大丈夫当舍小节而全大义,岂得效区区无知之辈以自取灭亡哉!昌与足下同为商臣,不得不直言上渎,幸贤侯留意也。草草奉闻,立候裁决。谨启。”

    其实这封书仅仅是明面上的,真正的书早已在昨夜姬昌派人秘密送到冀州侯府。

    上面同样是阐明一些利害,同时姬昌提出要解除伯邑考与苏妲己的姻亲关系,旨在为了苏护不必过分介怀,能够不再碍于苏妲己许配给西岐而纠结。

    其实姬昌这些举动苏护早就料到,只是苏护不想明言,就是在等待姬昌自己去提出来,毕竟冀州与西岐联姻这件事是苏护提出来的,且虽然苏护反了朝歌,题诗午门,苏护的本意并非是为了维护西岐和冀州的联姻,但是现在谁都无法去计较这些,姬昌很清楚苏护绝对不是为了维护他们两镇的结盟,而是想借着这个由头做点大事而已……

    不过他们现在事情到了这步田地,谁都不能去做什么,也无法再去纠结这些。

    在姬昌看来,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为了能够完全与冀州切断这些不必要的麻烦,他就只能去走这一步。

    苏护其实题诗午门,反出朝歌时,就已经断定姬昌最后只能走到这一步。

    即便是姬昌真的想不到这一点,不还有杜元铣,到时候自有杜元铣提醒一二,相信姬昌绝对会选择这般。

    当然姬昌确实是这般想的,而其间杜元铣也助推了一把,就这样子三人最后敲定了。

    苏护看毕,半晌不言,只是点头。

    不过苏护内心却很不舒服,他只是脸上并未表现出来而已。

    姬昌这封书信看似是在帮他,其实是在推卸责任,将西岐与冀州剥离,好似这一切都跟帝辛没有半点干系,这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无言以对的。

    若非现在苏护还有谋划,恐怕单单姬昌这封书信,苏护都会跟姬昌闹掰了。

    姬昌信中所言,各个都是他苏护的问题,且将所有的矛盾点都指向了苏护,且没有提到任何他们间那见不得人的联姻,完全就是一副站在大商帝辛臣子的立场上去谴责苏护,这才是真正气人的地方,才是真的让人无言以对的地方。

    不过苏护也不简单,他好似是未曾察觉到这一切一般,神情没有半点变化,更多是对姬昌书中所言的赞同,同时苏护顺手将此书递给苏全忠。

    苏全忠看罢,不禁转向苏护道。

    “父亲,此事……若是小妹进宫,若是大王对小妹不利,那该如何是好?”

    “且若是小妹进宫,大王再反悔,到时候我们冀州岂不还要遭殃!”

    “父亲还望三思而后行啊!否则一旦偷鸡不成蚀把米,那我们冀州恐怕就彻底要沦陷了,百姓遭殃,我们苏氏一脉也将彻底的断了传承!”

    苏全忠与苏护事先曾有过交流,而苏全忠所言亦都是苏护所告知,让其这般去复述的。

    “世子不必纠结,我家君候已经上书朝歌,相信不日大王的旨意就会抵达冀州,到时若大王准侯爷归降,此事自不必再担心,但若是大王不肯,那此事便作罢,你我两军继续厮杀即可!毕竟各为其主,我西岐效忠大商,就得听从大商的王命,若真到了那步田地,还望苏侯及世子能够谅解我西岐的苦衷才是。”南宫适当即开口,神情淡然的说道。

    当然南宫适此言看看句句谦虚有礼,但实则是咄咄逼人,那气势凛然。

    南宫适说到此处,没有理会苏护、苏全忠父子的举动,当即继续说下去。

    “君侯不必再犹豫。如允,以一书而罢兵戈;如不从,卑职回覆主公,再调人马。无非上从君命,中和诸侯,下免三军之劳苦。此乃主公一段好意,君侯何故缄口无语?乞速降号令,以便施行。”

    南宫适根本就不给苏护、苏全忠父子丝毫的时间考虑,更不愿意去听他们父子在这里演戏,毕竟南宫适很清楚,姬昌和苏护已经敲定,此事就这般去做。

    而苏护、苏全忠父子刚刚阴阳怪气的在这里瞎扯,他南宫适岂会听他们瞎掰。

    南宫适虽然是武夫,但亦懂得一些谋略,尤其是他来之前,姬昌曾百般交代,让其不能弱了气势。

    在姬昌看来,他和苏护是需要一直保持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但是他们座下的将军和世子们,可以去火药味十足,甚至是可以撕扯,甚至是不留情面。

    对于这一切,都不会妨碍什么,更不会让他们下不了台面,有些事情能够争取的还是可以去争取的。

    “罢了,既然姬伯这般言语,且甚是为我冀州,那我苏护又有何在乎其他,南宫将军可回营回禀姬伯,我苏护等他的好消息。”冀州苏护深吸口气,淡淡的看着南宫适说道。

    苏护很清楚南宫适的心思,也明白了姬昌到底想要做什么,随没再去多说什么,省的到时候反倒是闹得双方不愉快,结盟不成反倒是结下梁子。

 第711章 苏护苏全忠父子

    南宫适回营复命。

    姬昌对此没有多言,杜元铣却道了一句。“苏护没得选择!若是他再继续执迷不悟,便是陷冀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到时候自寻死路!”

    姬昌对此亦是极其的赞同。

    当然不止是姬昌,苏护自己都是百分百的赞同。

    当然苏护敢反了朝歌,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底气,以及足够的把握去夺得这次唯一的机会。

    对于苏护的心思,杜元铣是一清二楚。

    但在姬昌看来,那就是笑话,或者是中了他们计,毕竟让苏妲己进宫是姬昌极其去推动的,在姬昌来看,此事的起因正是姬昌和亚相比干的算计。

    若非他们的算计,帝辛哪知道什么苏护之女苏妲己。

    但是他们又不清楚的是,帝辛不但知道苏妲己,而且还见过苏妲己,更加对接下来西岐和阐教、娲皇宫的谋划了如指掌。

    其实他们算来算去,都还没有逃得过帝辛的手掌心,一切都在帝辛的掌控之中。

    如此以来,反倒是他们这次都没得选择,当然他们都不清楚在他们的背后还有这么一只手在操控着这一切,在顺手推舟。

    若是他们知晓这些,恐怕亦会被活活吓死不可。

    待南宫适离开冀州城,苏全忠当即看向苏护,朝苏护确认道。“父亲,您真打算将小妹送进宫去?”

    “我们还有的选择吗?”

    苏护看向苏全忠,虽然他们是父子,但是苏护并未完全将那些隐秘的事情告诉他。

    毕竟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当然还与苏护的为人和性格有极大的关系的。

    苏全忠闻听苏护所言,当即一愣,微微一品,当即就深吸口气。

    “我们有郑伦在,还是可以与西岐一拼的,且我们能拿下太颠和辛免,就可以连那南宫适给拿下,所以……”

    苏全忠还是年少气盛,他没有苏护那般的谋划,也没有苏护那般心里腹黑。

    苏全忠算的上单纯的武将,并未遗传,更为学的苏护的那些阴暗的手段。

    在苏全忠看来,有些事情只需要去搏一把,绝对是可以做到的。

    关键是这一连三日,若非苏护吩咐不得赢那西岐大军,佯装败阵,他们冀州不但不可能输,甚至还会有机会将西岐打的屁滚尿流,甚至是将他们彻底的击退。

    但是碍于苏护的命令,他们冀州军并未尽力,只是在敷衍而已。当然此事是苏护的命令,苏全忠虽然心里有不满,但是却也不能去多说什么。

    “郑伦是不错,也是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但是我们可以将西岐击退,但你确保我们可以将闻太师的大军击退吗?”苏护看着苏全忠,微微叹息一声淡淡的道。

    “傻孩子!大商在世六百余载,能人异士枚不胜数,在北地,先不提闻太师,那开天辟地城中的两大城主,恶来和张奎、高兰英夫妇,他们哪一个又是善类,帝辛为何没有选派他们两城来攻打我们冀州?若是他们攻城的话,那我们冀州现在恐怕已经沦陷!即便是郑伦守城,恐怕亦非其对手!不要忘了,那张奎、高兰英夫妇都掌控异术,那恶来乃是东夷族九黎王之子,更是擅长巫术,如此人物,我们冀州拿什么与他们厮杀?”苏护深吸口气,上前拍拍苏全忠的肩膀,一脸叹息的说道。

    苏护很想夺得天下,但是他也却也很清楚,有些事情不是一蹴而成的,他现在需要天庭的支持,若是没有天庭的支持,苏护相信单凭他的手段,想要夺得天下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是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正如杜元铣所说的,阐教开始支持西岐,而大商的背后是截教……

    现在苏护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去做一些手脚,关键是因为背后有天庭在撑腰。

    不过苏护很清楚,现在在各方局面不稳的情况下,即便是天庭也不能去明面化,更不能去肆无忌惮的向截教相助大商那般出面,不然无论是截教还是阐教,都不会给天庭好果子吃的。

    也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