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莲谋 >

第83章

莲谋-第83章

小说: 莲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苍颇有几分得意,“原就说过某的药决计错不了。”说着扣按住穆清的手腕。全神贯注地诊辨起她的脉搏,又再细观过她的面色。犹如欣赏一件得意之作。“甚好,甚好。”最后他抚掌笑道,“这一胎极是稳实。身子也已大愈,只待生产后。好生将养了,此后也无需再饮甚么汤药,顺其自然便可。”
    穆清一再谢过。起身亲送他至大门口,阿柳犹停不住口地赞。“赵医士当真神仙一般的人物,七娘幸能遇上,倘无缘遇上的,还不知要怎的。”
    “这是哪里的话。七娘福泽深厚着,某不过顺势而为罢了。”赵苍连连拱手,牵念着军中尚有伤兵未料理,辞了她便匆促离去。
    此后几日,虽每日晨起偶有干呕,总恹恹思睡,但气色神态尚好。赖阿柳悉心照料,小心补养,穆清的面色倒一日日白皙中透出粉润来。
    某日杜如晦同她说道起,按着商酌下的计划,既是打着“尊王黜霸”的旗号,自是要先拥立一名杨家的少主,眼下杨广的嫡孙代王杨侑正留守大兴城,代王少不更事,守城的只一名垂暮老将,大兴城最是易攻,坚实难啃的东都,便留予李密先耗费着。弘化郡匿藏的兵马已尽教二郎带回,故开拔近在眼前,入冬前要占守住大兴城。
    穆清掰着手指头点算了一下日子,离开拔越来越近,无论身子如何懒怠,她也再坐不住,隔日便要携着阿柳阿达往市中逛,瞧着要替杜如晦置办些甚么。即便是甚么都不买,也好过呆在宅中每日只剩三件事,瞌睡,吃,胡思乱想。
    城中沸沸腾腾热议了几日的王威高君雅谋乱案,也逐渐偃息下去,只是民众往闹市去时,总有意绕开两府,小心地避开去,亦不许家中顽童往那两条街上去顽耍,怨气郁重,生怕沾染上些不干净的。
    穆清正想着要替他裁制几身略厚些的衣袍,备着入秋后能用上,恰前头不远处便是常光顾布料铺,抬脚便往那边走。
    迈了没两步,远远地马铃声响,马蹄嗒嗒声接踵而来,一骑自远处奔策着来,马上的人高声喊嚷,“散开,散开。”
    紧接着又是两骑,同样的势头,速度更快,马快速跑过穆清身侧时,带起的一阵霸道凌厉的气势,她侧目偶见那高挽起袖管的骑者,手肘处隐约露出一角鸦青色文刺,看着像是梵文。穆清心口爬升起一丝怀疑并怒意,颦眉后退了几步。
    大道上的人均撤至道边,贴着街沿站立,空出中间的道路来,片刻间隆隆的马蹄声响起,打城门方向跑来一小队人马,约莫五六十人。为首的那人高抬下巴,僵绷着脸,倨傲驰来。
    只一眼,穆清的胸口便燃起了一团火,这簇火团教她压在心口低低盘旋呼啸着,尽量不使自己失控。
    马上那人目力极佳,老远便已瞥见这个出离于众的娇柔身影,离着她十来步远处,慢慢缓下来,勒着马缰绳,踢踢踏踏地行至她的面前,自马上低俯下身,按着胸口略作礼,谦恭笑道:“许久不见,七娘别来无恙?”
    那笑容阴恻冰冷,从眼底里沁出来的蚀骨阴寒,加之滑腻腻的谦恭口吻,站在穆清身边的阿柳几乎耐受不住,平日偶忆起这人已是觉得心里头颤栗不已,此刻又正面对面的,这份畏惧更是难以推却,她低垂了眼眸不敢去看他。
    穆清却抬头扬起一个暖意融融的笑,“七娘自是安好,倒劳大郎多挂怀了。大郎亦无恙?”她心底的怒火化成丝丝缕缕,貌似和暖的柔软丝线,紧紧缠缚住李建成寒冰似的眼神,恨不能将他缠窒至死。
    李建成饶有兴致地偏头注视了她半刻,自直起身,纵声长笑,并不答她的话。
    四年前,他遣去金城拉拢薛举的人一去便杳无音信,恰逢窦夫人离世,办完了窦夫人的丧仪之后,再遣人前去,薛家的态度便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起来,那时他便疑心杜如晦从中作了梗,深挖细究之下,并无痕迹可循,只闻说薛大郎的正室顾夫人其间见过余杭母家来的姊妹。
    后又听人传二郎往雁门关勤王时,云定兴不敌突厥兵,危要关头,顾七娘只携了两名护卫便深入了突厥王庭,面见义成公主,力谏公主助隋军哄骗走了始毕可汗,方解了雁门之围。再往后又闻说河津叛乱的千余逃贼,于晋阳城郊教她以五六十人剿灭了个干净。
    李建成方醍醐灌顶,顾夫人母家的姊妹,不正是顾七娘么,只怕金城的梗便是她作下的。他一面恨得牙根痛痒,一面暗自喟叹,缘何这样的女子未教他收服了去,偏就死心塌地地随了一个无品无衔的杜如晦。
    “长兄。”大道的另一头一骑疾驰而来,将李建成的目光自穆清身上牵走,李世民行至近前,勒带住马,拱手道:“父亲命我来迎,不想长兄这样快,已先行进了城。”
    李建成重垂下眸瞟了穆清一眼,呵呵一笑,“今日来迎我的人倒是齐全。”他向二郎身后投望一眼,“怎还缺了杜克明?”
    李世民随着他的眼光瞧去,竟见穆清微笑着在地下站立了,脸上的笑三分冷三分热,另有三分狠,顿觉周身戾气缠绕,这二人竟先见着了,虽都面含笑意,却俨然是剑拔弩张之势。
    从李建成身后提马上前一人,却见李世民拱手敬唤一声“姊夫”,穆清暗忖,这大约便是李家那位娘子的夫婿,果不其然,李世民紧接着便问道:“怎不见秀宁阿姊同来?”
    那男子回道:“三娘在大兴城内尚有一支骁骑,执意要伏留城中,待时应和。”
    “那骁骑中……”李世民张了张口,想要问话却语焉不详。穆清的心悬荡了一下,英华正在这支骁骑中。她心知他欲要问英华的情形,犹豫了一息,终是未问出口来。
    兄弟二人一时撇下穆清,虚浮地寒暄着,并肩朝前行,后面跟了一名身着浅绿底金线绣描卷叶纹圆领单袍的少年,十三四岁的年纪,剑眉杏眼,相貌与二郎极似,却多出了几分暴戾。当日英华在唐国公府受教时,穆清曾见过他几次,正是同英华一处习练的李四郎。
    这一队人渐次向前行过,队伍的最末一驾马车摇摇晃晃地跟随着。在路过穆清身侧时,马车车厢上的窗格忽然被支开,里头隐约能见一名矜贵女子,侧头透过窗格,向穆清深深一望。
    大道两边的人群又活络松乏开,又说排场又说气势,啧啧声四起,更有人七嘴八舌地相互打听着适才那些人是谁。
    “瞧那意思,估摸着是太守家的小郎们。”有人低声议到。
    “大约不错,先头那位许就是大郎了。果真姿态出众,英武神威。”
    “却不知那位娘子是甚么人?似与那位大郎熟稔……”忽然有人在穆清身后不高不低地说了这么一句,阿柳亦听得清楚,支起胳膊轻轻碰了碰她。
    “正是呢,瞧她是个脸生的,也不像是哪户高门家的娘子。”议论仿佛一下从那几名贵气阿郎身上,转至于她。穆清似乎能感觉到背后身侧好多双好事的眼睛,正紧盯着她。
    “走罢。先回去。”穆清并不理会,也不往那布料铺去了,带着阿达阿柳便离了大市。L

☆、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锦年(二)

隋大业十三年,七月初五日。
    晋阳城似乎彻夜未眠,整个城如同一锅煮沸的滚水,大大小小的水泡沸沸扬扬地翻腾着。各坊间皆户门紧闭,寻常百姓少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甚么,便是有知道的,却不敢开门上街去瞧热闹。
    这一日的天亮时分要晚过平日,往常这个时辰天已大亮,今日却乌沉沉的,晦暗不定。穆清立在晋阳宫城东面一幢小楼的露台上,举头望了望天,满天浓重的云层堆积,便是天不透亮的原因。太原郡自春分时节开始的晴旱,恐怕是要止于今日了。
    她身后的阁子内正襟危坐着三名内眷,几人皆沉默不语,都无意同旁人寒暄问礼,各自有各自的心绪在翻腾。除开相熟的长孙氏姑嫂二人,另一位便是李建成入晋阳城那日,尾随在队伍最后的那位夫人,李家的长媳,出自荥阳郑氏,闺名唤作官影,亲近之人皆唤她一声影娘。
    小楼侧对着宽广的乾阳门,两排硕大的唐字大旗已在风中烈烈扬扬地绽开,唐国公正于乾阳门前的城楼上高宣起兵誓文,历数了杨广种种恶行,失德于天下,无非就是“兴甲晋阳,奉尊代邸,扫定咸洛,集宁寓县”之流。
    穆清无心去细听,双手覆搭在小腹上,紧盯着唐国公身后那一众人里,一抹熟悉的身影。昨夜他轻抚着她尚平坦无痕的腹部,一遍遍地嘱她莫再四处乱跑,安生在晋阳候着,万不能如在余杭时那样,肆意妄为地跑来寻他。
    这一遭她竟肯乖乖地点头应允,倒让他心下大慰。又许下诺,待她生产之时,必定能在身边相陪。岂料她嬉笑道,“又不能替我,要你陪着作甚。”
    两人喁喁私语至三更,却一字不提出征的事,直至次日拂晓。穆清替他束发时。他方忍不住问她,“往常要出门,便念叨不住。事无巨细皆要叮嘱过,如今怎的就不提了?”
    “要提甚么?你曾许的国夫人,可还记得?滔天的显耀,我且等着呢。”她搂着他的脖颈。歪头戏谑笑闹,又指着自己的小腹道:“你纵然能舍了我。可能舍了他去?人皆言母凭子贵的,现下我可不是要借着他的光,拴勾住你的心魂,好教你时刻念着要齐齐整整地回来相见么?”
    杜如晦闻言低头闷声笑起来。她回身去寻一方包发的幞头,背对着他时,暗暗地拭抹了一下潮润的眼眶。
    乾阳门前的雷动一下将她自呆怔中震醒。长孙氏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走到她身侧,同她一处凭栏凝神探望。不消说。她牵绊着二郎,自是相同的愁绪。
    城楼上的郎将们振臂齐呼,乾阳门外阵列的兵夫士卒们声声高吼,一时间那齐整雄壮的吼声将天地见撑得满满的,确是煽惑得人心中豪情激荡。
    天边骤然划过一道粗枝般的闪电,从云层中直劈入地,如同接通了天地。下一刻,轰然巨响融入了兵将们的嘶吼中,直教他们自己都觉着有如神助,所向披靡。
    城中各坊间的百姓,原匿于自家宅中不敢出头观望的,及到此时大多开门欢跃起来。晋阳城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皆知李太守于晋祠祈雨时,斩杀了谋逆之人,以祭慰上苍诸神。
    现如今起兵之日,竟然当真天降甘霖,这场降得恰到好处的雨,使百姓们顿觉唐国公率领的,果然是顺应天命的义军。哪有人敢逆了天,不顺服拥赞的。一时满城民众加入到这锅沸水中,使得军中原就沸滚的情绪,直冲上云霄,竟大有教天地失色之势。
    唐字大旗高高地扬举着,行在最前头,以唐国公为首的一众郎将,身披甲胄,随之跃马扬鞭,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兵卒的队列正有序地一一通过乾阳门,豆大的雨点开始啪啪地打落,敲落在兵士的盔衣上头,激发出金铁相击的铿锵之声。
    穆清如木雕泥塑般立在原地,似乎全未觉察落下的雨滴,幸而雨点稀稀疏疏并不密集。若此刻有人细看她,不难瞧出她的嘴唇正微微地轻颤,交叠覆在小腹上的手指亦不受控地抖动。只是此时露台上的另几人皆全神贯注于下面鱼贯而出的兵将,无人能见她的沉寂形容之下的风起云涌。
    如潮的人群中,早已不见了杜如晦的身影,穆清痴痴地眺望着那个望不见的影子,脑子不知跳脱到了何处,恍若身回东都的东城门,唐国公领命往辽东镇粮那会子,早春凛冽的寒风中,她裹着氅篷扒着城墙垛口含泪目送他行远,他逆着晨光,于马背上回头和煦一笑。
    那场景宛如一只轻柔却可依靠的手掌,抚得她的心渐起了暖意,唇边浮起微不可查的笑容。以往她从不将袁天罡的谶语放心上,可眼下她极愿信他,“破军化禄,气势蓄养”,不正暗指他能借着战乱挣出一身荣耀显贵来。
    荣耀不荣耀的,倒并不在她眼内,只是既有荣耀那日,至少他能如同以往每一次出征一样,安然归来。穆清挪动了几下麻木的双腿,返身回了阁子内,拣了一张铺了软垫的高椅,安然坐下。
    接后进阁子的,正是那位郑夫人。她向穆清轻颔首,“都道顾娘子姿容不凡,今一见才知外头那些人浅薄,这出尘的容色,哪里是他们能胡乱比拟得出的。”
    这突如其来的恭维,令穆清略感不适,她心说,外头给予我的各色说辞定然不会少,只有这“姿容不凡”一说,只怕是最少的。此刻她并不愿多说话,转眼瞧见长孙氏从外头进来,便决意将话头甩抛予她,口中作嗫嚅推让,“长孙夫人跟前提及容貌,真真愧煞了七娘。”
    郑夫人大约是觉着自己说错了话,讪讪地干笑了几声,坐于一旁不说话了。只时不时偷眼打量着她。就其形貌来看,相貌平平,并无姿色可言,生得却是温顺敦厚,一副慈悲模样,并不似那等心思深沉的人。
    乾阳门前的声响渐熄,自阁子内四面敞开的门户向外望去。底下只剩了数十人。簇拥着一名少年郎将。长孙氏顺着穆清的视线一同望去,细声道:“眼下全城的百姓,连同咱们这些女流。全要仰仗着四郎镇守。”
    “阿翁忒是胆大,四郎尚不满一十五,如何能守得一座城。”郑氏捏起绢帕的一角,怔忡地盯着底下那半大的儿郎出神。
    长孙氏收回视线。亲亲热热地执起穆清的手,“这不是还有顾姊姊在呢么。阿嫂无需过忧。”话头在她那儿转了一圈,又掉转回了穆清身上。
    穆清只得打起精神,敷衍过几句。四人在阁子内坐了一会子,各怀心事。无心多应酬,临了还是长孙氏先说了要回府,这便散了。
    回宅子的路上。街巷坊市之间的百姓尚未散尽,穆清疲乏地靠在车壁上不愿动弹。阿柳原想同她说说话。不用多想也知她不肯多说的,却又怕她憋闷着胡思乱想。踌躇了良久,忽想起一桩事来,正可拿来分分她的神。
    “七娘可觉着古怪?”见她正愣神,阿柳伸手轻推了一下她的手背。
    “古怪甚么?”她回过神来。
    “那位郑夫人。”阿柳眨着眼,“方才在那阁子里头,她好像总想要瞧你,又不敢正视似的,却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