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莲谋 >

第40章

莲谋-第40章

小说: 莲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出了小楼,穆清才觉头晕目眩,举步维艰,她想要停下略歇过再行,可是本能驱使着她不能停步,要远远地离了此地。阳光刺进她的眼睛,令她看不清前面的东西,只剩了一片生疼在眼眶四周。
    阿达驾的车就停在点校场边,方才也目睹了薛家大郎的暴戾,悬心自家娘子的安危,正考量着若她再不出来是否要冲进小楼去要人。终见她从小楼出来,虚虚浮浮地朝这边走来,他忙快步上前迎她。到了跟前又不便伸手搀扶,只心焦地问她:“娘子可还好?”
    穆清咬着下唇,艰辛地挤出一丝笑容,冲他点点头。点校场上的兵丁已尽数散去,此时只剩了两滩模糊的骨肉堆在那处,无人收殓,凄惨惨地再辨不出人模样来,暗红色的大片血渍浸染了黄色的沙土地,空气中荡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她捂住口一阵猛烈的干呕,面上刷白毫无血色,眼眶却是红红的。
    “娘子快些走罢,莫要去望。”阿达走到她身边,有意遮挡了她的视线,催促着她尽快上车。待她一坐稳,他便急忙驱动马车。幸是他驾的车,即便急赶着,也能稳稳当当。
    小楼中顾二娘隔窗遥望着快速离去的马车,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声,“这些年来,首个来探我的顾氏族中人,竟是她。”
    “如何?她可有何说辞?”说话的,正是方才在点校场中扬鞭执刑的薛仁杲。
    顾二娘换上另一副笑容,回身倚坐在他身侧,撇了撇菱角般的嘴唇,“那受刑的场面,竟没吓着她,左右是套不出一句实话来。武威来使的事,应是无误的,也不知究竟是何来意。随她来的,到底有多少兵将。可探清了?”
    薛仁杲兀自狠骂了几句,“遣去的人回来禀,说只见城外十里处驻精兵五百余人。若只这五百余人,便不足挂虑。只是再往西十里处,往北二十里处,皆有大量散弃的锅灶营帐,按着这些弃物点算过,各处的物什皆够一支万人大军使,只怕是另有后缘。”
    “眼下金城郡内的兵丁精壮,到底数量不敌,此事还是尽早禀明了阿翁,也好早做准备,也不知那武威使者何时求见,你赶紧亲去禀明了,莫要误了事。”
    薛仁杲又匆匆下了小楼,往校尉府赶,他极是满意顾二娘的手段,自她嫁来薛家,替他谋划着办了几件不小的事后,父亲也日渐倚重起他来,这是从未曾有过的,他自是日渐惯于言听计从于她。
    顾二娘遣走丈夫,心中不屑地暗道了一声“草包”,又往穆清所乘的马车驶远的方向痴望了一阵,脸上浮起一片狠色,自语道:“是你自寻上门的,莫怨我狠心,我只还报你这一回,自此你我恩怨两清,再不相干的。”
    说着仰头问向桃娘,“杜淹何时到?”
    桃娘忙禀:“二十余日前接着江都来的消息,算来也就这几日该到了罢。”L
    ps:作者有话说,史实中,薛仁杲夫妻两人都是极其暴戾狠毒的,埋人手脚露背鞭笞的手段,像作者这样善良的姑娘是设计不出的,还原自《新唐书》中的对薛仁杲妻子的描述。
    另外,顾二娘所称的“阿翁”,就是指她的公公,薛举。

☆、第六十九章 与虎谋皮(九)

自穆清出门后,阿柳便在后厨制着她指名要的小点心,叶纳从未见过如此精细的江南小点,边打着下手边学着。也不知何时,贺遂兆闲闲地逛到后院,闻见后厨的香气,意念忽地一动,心底的某根弦被猛力地拨动了一下,不觉又忆起了多年前那个在饥寒威迫下,险些丧了性命的冬日。
    他一时忘记了礼数,伸手推门进了后厨。
    后厨内阿柳和叶纳抬头见他进来,皆笑迎上前,阿柳放下手中的东西,擦着手问:“这么快便回来了么?怎不见七娘?”
    贺遂兆皱起眉头,疑惑地站立在门口,竟不知她此话是何意。
    一息过后,阿柳顿醒悟过来,带着哭腔道:“七娘她,她支开我,独自去见二娘了……”
    一句话未完,已是泣不成调。贺遂兆一步跨至她面前,按下她的肩膀,“阿柳姑娘,莫要慌乱,拣紧要的说,讲明白些。”
    阿柳努力调稳气息,抽泣着说:“今日二娘邀了七娘相见,我原说要伴着她同去,可她,突然说想吃粔籹,非要我留在家中立时做了,又说有贺遂阿郎陪同,断不会有事的。我便信了,现想来,她不教我跟着,是怕累及于我,便要孤身赴险。”
    “约在何处?”
    “听说是薛校尉的点校场。”阿柳抬手以袖口擦了一把眼泪,一把抓住贺遂兆的衣袖,“都怨阿柳太疏忽了,贺遂阿郎,快想个法子接回七娘罢,她。她还怀着孩子。”
    “如何不早说!”贺遂兆如同遭了钝器猛击,震得脑中嗡嗡直响。顾不得多说一个字,拔腿便往门外跑。才转过身,就见穆清袅袅地从外头走来,正穿过后院,走近了才看清,哪里是步态袅娜。分明是脸色煞白。脚下虚浮。
    阿柳和叶纳顾不得手上沾着的油面,急急跑到她身边左右搀扶着。她神色恍惚地随着她们进得后厨,在桌边坐定。叶纳倒来一盏温水,递予她。她却轻推开,茫然地说:“给我一盏凉茶。”
    叶纳依言换过凉茶,她端起茶盏。仰脖一口气倒灌下,抚了抚心口。缓过些神来,她将茶盏递还予叶纳,这才觉察了阿柳正低声啜泣,又见贺遂兆立在一旁。“哭甚么。我这不是好端端地回来了么,再哭可就丧气了。”
    说过这一句,这一日直到晚间。她便未再开言,酉时庾立散值回宅。听叶纳和阿达将今日之事说了个大概,他自去询问穆清,她却执意不愿他知晓更多,一味推脱着不肯细说。
    晚膳时分,任阿柳如何劝,她也无法吃进一口,问阿达,阿达因得了她的吩咐,也不好多言,只唉声叹气地摇头,私底下与阿柳道:“娘子今日受了惊吓,见了些糟烂事,恐好几日无法进食,且待她心绪平复些罢。”
    及到晚间,穆清怕阿柳纠缠着问,便推说要在院中走动走动,不觉一人闲逛到宅子东南角的僻静处,原是马棚,棚下安置马匹车驾,堆放草料。
    她独坐于草料槽前的卸下的车辕上,此处安静无人,只独她一个,压制着的恐惧恶心如同再无法制服的烈马,腾地跳将出来,白日里亲眼目睹的惨景,再次清晰地翻涌于她脑中,她颤抖着抬起手,捂住眼和脸,泪水扑簌簌地直往下流,透过她轻颤着的指缝,无声地滴落。
    贺遂兆安静地站在马棚后的阴影中,他本亦觉着此处安静,一路转来,未想才站定了,就见穆清失魂落魄地走来,又呆坐于车辕上,不一会儿竟以手掩面,耸抖双肩,好似在哭泣。
    他再无法定立在那里,小心地从马棚后走出,走到她的身侧,低声道:“可是受了甚么委屈?”
    她的头自手掌中抬起,眼中泪光闪烁,带着惊惧,颤声说:“他们,竟以活人饲犬,那惨象……”仅是说了这句,胃中又泛起恶心,她忍不住掩住口鼻,偏过身去险些又是一阵干呕,幸而夜间空气冷清,倒是抑住了,她深深吸了口气,声音听起来稳了许多,“外间对二娘的传言,果不假。她如何变得……”
    贺遂兆挑动了下眉毛,他大约能想见她今日经历了些甚么,幸有那五百精兵,和穆清入城前故布下的疑阵,扰得顾二娘和薛仁杲拿捏不准城外究竟驻扎了多少兵,若非如此,恐怕她今日便有去无回了,如何还有命在这里哭泣。
    他忽然生出了些薄怒,说不上恼怒于谁,许是顾二娘,许是杜如晦,抑或是恼他自己。“倘受不住便丢开手罢,莫要强撑着,自有我来料理。这些事本也不该由你来担,何必自苦。”
    穆清止住了哭泣,默不作声地坐着,冷风吹在脸上,泪水所到之处,隐隐刺痛,她抽出一方绢帕子,轻拭过脸上的泪痕。隔了许久,暗哑着嗓音说:“一时乱了心绪,容我静一静,一晚,只一晚便好。明日再同你说那薛家的情形。”
    言毕她站起身,朝贺遂兆略一颔首,自回屋去,留了他一人站在原处,望着她离去的身姿,直到没入黑暗再望不见,他才深叹着坐在她方才坐过的车辕上,低头苦笑一阵。
    次日清早,当叶纳推门进到后厨时,在门口直愣愣地立住了。昨日还惨淡淡的七娘,现正神清气爽地在后厨忙着,面色尚有几丝憔悴,细致地敷盖了一层薄薄的素粉。见叶纳立在门口,她放下手中的活,笑吟吟地道了声,“阿嫂好早。”
    阿柳亦是满面的笑意,跟着她忙转,见叶纳仍楞着,便笑说:“素日在家,七娘也操持些家事,今日起得早,便也帮着做些。”
    “七娘只当阿兄阿嫂家是自家了,想来也不该端着客气,阿嫂也别将七娘当宾客待,往后少不得常来往,客客气气的如何说是一家子呢。”
    她既恢复过来,叶纳也安下心来,胡人女子本就性子爽利,左右她不肯多说一句昨日的事,她便也不再多问,上前亲亲热热地说着闲话,一同备办着众人的早膳。
    待齐备了,穆清接过叶纳手中的成摞的胡饼,“阿嫂且自去忙,这些有我同阿柳送去便好。”阿柳听着她这话有支开叶纳的意思,知她必是有些话要与他们商议,忙提起食盒,笑着应和。L

☆、第七十章 与虎谋皮(十)

康三郎与贺遂兆宿在偏院内,穆清带着阿柳进入偏院时,贺遂兆正在院内站着,见她面含微笑地进来,倒是颇有些意外,再看她面色如常,仿佛昨晚她的恐惧和眼泪都只是他的一梦而已。
    她将吃食搁置屋内的高案上,环顾左右却不见康三郎。“康三郎一早就入市中会友去了。”贺遂兆拖着惯常的懒散步伐,亦若无其事地进屋,取过一片胡饼扯开便随意地嚼着。
    阿柳不经意间回头,正瞧见他的这一举动,突然就起了疑惑。她想起头两日夜间,穆清曾问过她,有否觉得贺遂兆面善,当时她只觉问得突兀,可是刚才他扯开胡饼塞进口中的动作,确让她觉着似曾相识,却如何也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阿柳正绞着脑汁也想不透时,忽听到穆清说要让阿达往驿馆传话予高都统,提到阿达,暂分了她的神,也就不再将心思放在贺遂兆那了。
    “请高都统且再忍耐两日,静观校尉府的动静。昨日二娘借话百般引逗探听,可见是忌惮着李将军,城郊那些丢弃的锅灶营帐,也能暂迷惑他们一阵。眼下只说高都统抱恙,我若料想不错,不出三日,校尉府必主动往驿馆相邀。”
    “你若是料想岔了呢?不若赌上一把?”贺遂兆又失了正形,笑嘻嘻地问。
    穆清脸一沉,口气生硬地说:“那便在第四日上,你亲往校尉府递上你与高都统的拜帖。”
    贺遂兆碰了一头无趣,撇了撇嘴角,继续扯着胡饼。穆清知他虽时常放浪形骸,正经事却不曾耽误过。便不多罗唣,由着他去了。
    院外有人高声呼喝,“七娘!七娘!”正是康三郎的声音。穆清站起身正要往院外去应,叶纳已领着他进了偏院,两人同为粟特人,边走着边说着穆清听不懂的话语,两人脸上兴奋的神色倒是一望而知的。
    “七娘!方才我去会了位自辽东来的朋友。”康三郎脚下生了风一般。快步走到她身边。一听辽东二字,穆清瞬时紧张起来,顾不得礼数。一把抓住康三郎的手臂,“辽东如何?”
    “七娘莫急,且听我说。”康三郎无论何时何处都改不了话多的习性,坐下喘了口气。自倒了盏茶水,便絮絮地说起。“七娘可曾记得有一年,有位我引荐了来的胡商,向刘管事赊购了一批粗盐巴,原是想往关外贩去。不想商队在半道上遭劫,货物尽数没了,再还不出钱款来。”
    穆清耐着性子粗略回想了一番。确有这事。当初那位胡商并无营生在中原,他原本尽可一走了之回了西域。可他却又跑回东都,向她道明原委,坦言无钱可还,求重立欠据,宽限他半年再还。她念及他信守承诺,亲向刘敖求了个情,许他五年内还,不收一个利钱。
    “他一向感念七娘,无以为报,此番正巧了他身在辽东,偶遇了杜兄,杜兄得知他接后要带了商队往金城郡出关,便修了家书一封,请他带来,设法交予七娘。”说着康三郎自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与穆清。
    她腾地自凳上站起,心砰砰直跳,接过书信,犹如捧着烧红的炭条,只觉得手心都要燃起来。因是家书,她不便在此拆读,匆忙辞过众人,快步回屋,快得阿柳要小跑着才能跟上。康三郎在身后笑着故意高声叹气,“我可是白跑这一趟的么,连声谢都省免了。”
    “穆清吾妻,城东一别,虽身在辽东,犹念卿之安危。幸怀远俱安,英华亦安。朝中异变将生,杨玄感起反旗,果如卿所料,取李密下策,将欲围攻洛阳城。上已授唐国公弘化留守,知关右诸军事,五月间引兵向西至弘化郡,因窦夫人病逝,李公与大郎暂留怀化治丧仪,遣吾与二郎先行,沿途荡流寇,收散兵,十余日可至。相聚近在咫尺,望勿念。”
    她捧着书信反复来回看了几遍,心中喜不自胜,手指头轻轻抚在他的字迹上,忽能感受到窦夫人缘何日日临摹她丈夫的笔迹,原来这一个一个的字,也似有温度有情愫的,足可以抚慰人心。他说城东一别,那开拔那日她在城楼上的殷殷相望,他确是见着了。再遥想那一日的情形,不免又惹起她的唏嘘,就这么喜一阵伤一阵的,隔了好久,方才想起信上还有另两件事。
    她再度展开书信,将信中内容又细念上两遍,烂熟于胸。随后揣着书信往后厨去,后厨的红泥风炉上正熬煮着她的药,炉火正旺,她从怀中取出书信,折了几折,深吸一口气,狠下心肠将它投入火中。
    “七娘!”阿柳从后头赶来,阻拦不及,薄薄的书信已燃成一团灰烬,落入风炉中。“你如何舍得……”
    “信中所提的事,桩桩件件皆关系着多人性命,怎可留存。”她笑着拍了拍阿柳的手背,“不过十余日,便可见着了,还比不得纸上片言只字么?”
    依着熟记的书信内容,她自思忖了一番,窦夫人殁了,难怪在龙泉郡灭杀了李建成的四名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