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海战 >

第8章

大海战-第8章

小说: 大海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和“欧根亲王”号一直停泊在布勒斯特港。尽管英国的飞机对它们进行了破坏性的攻击,可是,到了1942年2月,这3艘德舰全部修复并做好了战斗准备。据此,英国海军部预料到德舰将很快出海,力图返回母港。
  希特勒由于确信盟军即将进攻挪威,便打算把他所有的海军力量集中到那里。因此,他命令停泊在布勒斯特的3艘德舰冲破封锁,返回基地。德舰不准备从“俾斯麦”号葬身海底的辽阔的大西洋上穿行,而想穿过英吉利海峡,采用这条最近的航线。这样,它们至少会得到岸基战斗机的有力支援。
  德国人估计,只要他们能够绝对保守秘密,并在天黑后驶离布勒斯特,他们就将在英国人尚未建立起他们的防御时通过最危险的海区。鉴于英国本土舰队远在斯卡帕湾,德舰可能遇到的障碍只是些小型水面舰艇、飞机的空袭和海上的水雷区。为了使德舰安全通过英吉利海峡,德国人准备使用最大规模的空中掩护,并为德舰派出6艘驱逐舰和3艘鱼雷艇进行护航。此外,当德舰经过勒阿弗尔时,德国人还将派出18艘鱼雷艇加入护航部队。
  1942年2月11日天黑之后,“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和“欧根亲王”号在西里阿克斯海军中将的指挥下驶离布勒斯特。德舰于夜晚离开布勒斯特,这与英国人的估计完全相反。英国海军部认为,德舰为了能在天黑时通过多佛尔海峡,将在白天驶离布勒斯特。夜间,英国皇家空军派出飞机在布勒斯特地区的上空进行侦察。但是,唯一可以探测德舰离港的两架飞机上的雷达发生了故障。更为糟糕的是,英国皇家空军司令部却没有将飞机雷达发生故障一事通知海军部。12日11时,空军的一架飞机的雷达终于透过迷雾与德舰发生了雷达接触;可是,就是对这一雷达接触,英国人也未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当修正后的接触报告报至海军部时,德舰已经通过多佛尔海峡进入了北海。英国使用岸炮、鱼雷艇和成百架飞机对德舰实施了攻击,但丝毫没有阻止住德舰的逃跑。暴风雨的天气妨碍了驱逐舰的攻击,德国的3艘大型舰只安然无恙地抵达荷兰附近的海区。不过,它们最终在这里遇到了麻烦:“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触上了英国人布设的水雷。“格奈森诺”号遭受轻伤,而“沙恩霍斯特”号却被重创,数月不能行动。
  英国人阻止德舰逃跑的失败在国内激起强烈的公愤。“西里阿克斯海军中将在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曾经失败的地方获得了成功。”伦敦《泰晤士报》在提到1588年遭受厄运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时愤慨地报道说:“17世纪以来在大英帝国的领海内所发生的事件中,没有比这更有损于海军的尊严了。”然而,英国人有失,也有所得。那就是消除了来自布勒斯特对大西洋护航运输队的威胁。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战斗行动充分暴露了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突击力量之效率低下,从而使海军终于开始装备新型飞机;而在过去,这些新型飞机毫无疑问是被英国皇家空军所独占。
  圣纳泽尔
  在德舰冲过英吉利海峡之后一个月,英国皇家海军袭击了圣纳泽尔,从而大大地挽回了它已失去的声誉。圣纳泽尔港是德国的一个重要潜艇基地,港内有一个可以用作干船坞的船闸,这是德国在国外唯一的一个能容纳“梯尔比兹”号战列舰的干船坞。为了摧毁这个船闸,破坏潜艇基地设施,英国人准备将英国海军的“坎贝尔敦”号(原美国驱逐舰“布坎南”号)作为一艘爆炸阻塞船,去撞毁闸门。另有一个大队的摩托艇运载了一支由突击队员组成的袭击队前往配合,并摧毁港口设施。1942年3月27日深夜,艇队在R·E·D·赖德海军中校的率领下驶入了卢瓦尔河。由于他们预先制定了识别暗号,因而在最后接近阶段争取到了4分钟的宝贵时间。当“坎贝尔敦”号距岸还有1000码时,德国所有的岸炮开了火。“坎贝尔敦”号全速前进,对着船闸径直冲去,将定时炸药置于船闸处。然后,舰员们乘坐摩托艇离开该地。与此同时,突击队员们十分艰难地向岸上冲去,开始对港口和船闸机器实施爆破。主要目的达到后,赖德发出回撤信号,幸存者们成功地撤离了战场。在返航途中,袭击艇队损失了3艘摩托艇。次日晨,正当一群德国海军高级军官在查看“坎贝尔敦”号,准备安排清除这艘阻塞船时,突然炸药爆炸了。闸门被炸毁,在场的检查人员全被炸死。
  第厄普
  第厄普袭击战发生在1942年8月19日。这次行动的意图是为了给敌人造成损失,而且也是为了检验盟军两栖作战的方法。加拿大有5000名部队参加了这次作战。在这次行动中,陆军打算主要依靠出奇制胜,因而拒绝了海军的舰炮支援。海军只有8艘4英寸(102毫米)火炮的驱逐舰配合陆军作战。袭击部队的一个翼侧由于与一支小型的德国沿海护航运输队发生遭遇,不但失去了袭击的突然性,而且还被德军击退,损失惨重。业已上陆的少数人,不是很快被消灭,就是被俘虏。虽然另一翼侧的袭击获得成功,但袭击第厄普的主力部队遭到失败。参加这次行动的海军指挥官认为,假如有一艘战列舰参战,“战局可能会对盟军有利”。在这次战斗中,加拿大部队损失了3350人,占参战兵力的67%。袭击第厄普的失败对于1942年和1943年横跨英吉利海峡的作战计划是一种打击,它确实暴露出盟军两栖作战计划中的许多弱点,而这种两栖作战计划必须在即将实施的北非和欧洲大规模登陆之前加以修订。
  德国海军的改组
  德国将其水面舰艇逐渐调往挪威的基地。在那里,这些舰艇可以抵御希特勒所担心的盟军入侵,而且还能打击驶往俄国北部的北极护航运输队。1942年12月31日凌晨,一只由“吕佐夫”号袖珍战列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型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德国海上袭击舰队同一支英国运输船队遭遇。这支运输船队仅有5艘驱逐舰、2艘轻型护卫舰和1艘拖船担任护航。德国兵分两路:一路由“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率2艘驱逐舰攻击对方的护航舰,另一路则由“吕佐夫”号率其他4艘驱逐舰驶向孤立无援的运输船队。由此发生了二次大战中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海战之一。英国海军上校R·S·V·舍布鲁克以他那卓越的才能和巨大的魄力指挥那支小小的护航兵力猛冲猛打,驰骋自如,以致使整个德国袭击舰队不得不以全力来对付他。舍布鲁克将德舰整整牵制了一个多小时,仅仅损失了1艘驱逐舰;与此同时,运输船队趁机逃进了一片雾幕之中。当英国的“谢菲尔德”号和“牙买加”号巡洋舰赶来时,德国人遵照避免与敌主力交战的指令,撤出了战斗。英国的运输船队毫无损失地驶抵俄国。德国损失了一艘驱逐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被重创。然而,对德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损失不在于舰艇,而在于他们的海军,因为这次战斗致使德国海军高级指挥班子发生了大改组。
  希特勒收到这次战斗经过的报告之后,大发雷霆。他扬言,要将所有的重型战舰报废掉,以这些钢材用于陆军与空军,人员可以配属给潜艇,因为只有潜艇才是唯一能够进行有效作战的海军部队。他命令雷德尔元帅向他报到,并让他亲自接受报废大型战舰的命令。但是,雷德尔设法拖至1月6日才去进见希特勒。雷德尔一面在等候希特勒冷静下来,一面为他准备了一种浅易的有关海上力量的指南,并指出德国大型军舰对消弱英国海军的重要性。然而,在此期间,戈林说服了希特勒。戈林一向非常嫉妒雷德尔,想方设法诋毁他。戈林一贯喜欢自吹自擂,玩弄权术,肆意造谣中伤他人。他提议只用空军来打赢这场战争。他许愿要以空袭方法使英国降服,结果失败了;他许愿要以空袭方法使俄国降服,结果失败了;他许愿要保障在俄国的德军的补给,结果失败了;他许愿要保障在北非的德军的补给,结果也失败了;他许愿要摧毁同盟国对英国的海运,结果仍然失败了。但是,他扬言要毁掉雷德尔本人,却成功了。戈林声称水面舰艇所能办到的一切,他的空军不但能够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结果,雷德尔下台了。雷德尔于1943年1月30日辞去海军总司令的职务,由邓尼茨接任。这两人之间有着鲜明的对照。邓尼茨是一个狂热的纳粹分子,而雷德尔是一个不大关心政治的职业海军军官;邓尼茨是一个实干家,而雷德尔却象一位海军理论家和历史学家。
  邓尼茨接任海军总司令时,他深信希特勒的见解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这一信念只持续了几个月。他任潜艇司令官时,视野有限;当他开始通观战争的全局时,他认识到雷德尔是正确的。所谓海上力量,不仅是指潜艇,还包括其他兵力。他成功地说服了希特勒收回成命,因此,德国的军舰一艘也未报废。但是,这些挽救下来的舰只没有立即受到重用。只是在将近一年之后,德国才再次重用其大型水面舰只,又一次用来袭击俄国北部的护航运输队。
  “沙恩霍斯特”号的最后一次巡航
  1943年圣诞节前夕,“沙恩霍斯特”号从挪威出发,前去拦截一支驶往俄国北部的护航运输队。但这支护航运输队后来改变了航向,向北驶去。结果,这艘德国战列舰却遇到了英国本土舰队的一支巡洋舰侦察部队。12月26日晨,英国皇家海军的“贝尔法斯特”号同德舰发生了雷达接触,并同“谢菲尔德”号和“诺福克”号一道向德舰开炮射击。可是,恶劣的气候减慢了英国巡洋舰的航速。不久,它们就失去了与敌舰的雷达接触。罗伯特·伯纳特海军中将断定“沙恩霍斯特”号将驶向护航运输队,于是,前去拦截。午后不久,他同敌舰又发生了雷达接触。伯纳特派去实施鱼雷攻击的驱逐舰因海上风大浪高而未得逞。但是,这种攻击的架势足以迫使德国战列舰驶往挪威。这样一来,正中伯纳特的下怀,因为德舰的撤退路线正好为海军上将布鲁斯·弗雷泽爵士(他已接替了约翰·托维爵士,任英国本土舰队司令职务)所指挥的“约克公爵”号战列舰和“牙买加”号巡洋舰提供了一条理想的拦截航向。这时,“贝尔法斯特”号、“谢菲尔德”号和“诺福克”号只满足于跟踪德舰,不打算与敌交战。是日晚,这两支英国部队都到达了预定的按敌地区。可是在这一纬度地区,天色已经漆黑,伯纳特只好利用照明弹进行照明。这时,“约克公爵”号与“牙买加”号发现了“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并在12000码的距离上立即与敌舰交战。随后,英舰对德舰展开了一场由西向东的高速追击战,直到英国战列舰上的14英寸(356毫米)炮弹开始发挥了威力。不久,“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的航速减慢下来。接着,英国驱逐舰对德舰实施了鱼雷攻击,进一步减慢了德舰的速度。“贝尔法斯特”号和“牙买加”号巡洋舰接到用鱼雷击沉德舰的命令后,便与驱逐舰一道对敌发起攻击。将近20时,英舰在北角附近海区击沉了“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
  显而易见,“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指挥失当。本来,它比首先同它交战的3艘英国巡洋舰的威力大,很有希望战胜英舰。如果它战胜了英国巡洋舰,接着再继续驶向运输船队,那么,“约克公爵”号的拦截便无可能,至少要在“沙恩霍斯特”号对英国的货船造成大破坏之后才有这种可能。可是,它向南驶,企图进入挪威港口。这就意味着它正向着英国增援部队最可能走的航线行驶。另外,它在逃跑时所采取的航向风险最大,而击伤英舰的可能性极小。“沙恩霍斯特”号出海是为了执行一种特殊任务,即最大限度地破坏同盟国的护航运输队。它放弃了执行这项任务,这就意味着它作了无谓的牺牲品,而且这种损失是无法补偿的。
  “梯尔比兹”号的末日
  德国现有的一艘主要水面军舰是大型战列舰“梯尔比兹”号,它锚泊在挪威北部阿耳塔峡湾入口处的卡峡湾内。它停泊在这里对俄国北部的护航运输队是一个严重威胁。1943年9月19日夜,即“沙恩霍斯特”号被击沉前三个月,英国的袖珍潜艇攻击了“梯尔比兹”号。6艘袖珍潜艇由舰队潜艇拖带着通过北海,其中幸存的4艘,突破了外围峡湾。X…10号艇因屡遭不幸折身返回,另外3艘艇奋力前进。此后,又有1艘艇失踪。剩下的2艘袖珍潜艇X…6号(由英国皇家海军后备役上尉D·卡梅伦指挥)和X…7号(由英国皇家海军上尉B·C·G·普莱斯指挥)将装了定时器的炸药放在“梯尔比兹”号的舰底下面。尽管德国人发现并俘获了这2艘袖珍潜艇的艇员,但他们无法大幅度地移动舰位,以避免遭受爆炸的破坏。结果,炸药炸坏了“梯尔比兹”号的主机,并严重损伤了舰舵和舵机。
  在“沙恩霍斯特”号被击沉之后,盟军获悉,德国人即将完全修复“梯尔比兹”号。为了防止它攻击俄国北部的护航运输队或者象“俾斯麦”号那样闯入大西洋,英国决心再次予以打击。这一次,海军部决定使用航空母舰。经过一个阶段的特种训练,“胜利”号、“暴怒”号、“追踪者”号、“搜索者”号和“皇帝”号上的飞行员做好了攻击准备。为了配合驶往俄国的护航运输队,他们于1944年3月30日从英国出发;4月3日凌晨,开始对敌发动进攻。“胜利”号和“暴怒”号运载着轰炸机;其他3艘航空母舰则提供战斗机掩护。飞机分为两个攻击波对“梯尔比兹”号实施攻击,命中炸弹15颗,对德舰造成大面积的损伤。但由于炸弹穿不透它的8英寸(203毫米)厚的装甲甲板,故未能削弱“梯尔比兹”号的航行能力。
  在“梯尔比兹”号的致命伤修复之后,它仍不能出海。由于德国的船厂已被炮火破坏,无法对“梯尔比兹”号进行维修,德国人决定将它送到纳尔维克北面的特罗姆瑟。在那儿,它可作为一个浮动炮台使用。特罗姆瑟处于英国皇家空军远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