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迷行计 >

第42章

迷行计-第42章

小说: 迷行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人都有些紧张地看着他。 
慕容无风却毫无所察,目光飘到了门外,象往常一样,对着门帘发呆。 
大家心里愈发不安,想劝,又不知如何开口。 
蔡宣赶紧给他泡了一杯浓茶,道:“先生,喝口水罢。” 
“我不渴。” 
他说话时,眼光往众人的身上溜了一圈。怕他生疑,学生们赶紧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左顾右盼,嗡嗡之声又起。 
“先生,您累了吧,不如我送您到内屋去先歇一会儿?”蔡宣又道。 
“我不累。”他淡淡地道。 
正说话问,珠帘叮当一响,一个紫色的身影轻盈地走了进来,来到慕容无风的身边,俯下身来,在他耳边问道:“会开完了?” 
他点点头,一抹笑意不知不觉地浮到嘴边。 
大家立即发现这位平日惜言如金,不苟言笑的人,笑起来的样子,竟十分好看。 

蔡宣悚然动容,几乎将手中的一杯茶失落在地:“……夫人?” 
慕容无风拍了拍荷衣的手,道:“荷衣,这位是蔡大夫。” 
她冲着他灿然一笑:“蔡大夫。” 
蔡宣张口结舌:“夫人……几时……几时回来的?” 
“她脑子受了一点小伤,有些事情记不得了。”慕容无风解释道。 
荷衣笑道:“我和蔡大夫想必以前认识。” 
笑声未落,所有的大夫都站了起来,肃然垂首,向她致意。 
这一群人中,有四五十岁的老者,也有岁数与慕容无风相仿的年轻人。 
她的脸一阵发烫,偷偷地看了一眼慕容无风。 
慕容无风拉着她的手,笑道:“不必拘礼,大家继续聊。我和夫人先走一步,告辞了。” 
“是。”一群人齐刷刷地道。 
他们走出门外,荷衣道:“为什么那一群男人一见我都站了起来?” 
“他们都是我的学生。” 
“那我岂非成了他们的师母?” 
他微笑不语。 
“这地方我除了来接你之外,再也不来了。和一群文诌诌的读书人在一起,难受死啦!”她愁眉苦脸的道。 
他哑然失笑。 

转载自四面无风:bbs。jjwxc/index。php?board=153&page=1 


第二十五章 山明水秀 


… … 
那天下午,她见到了子悦。 

当时她正陪着慕容无风在湖心的小亭里说话,忽然有个细小的身影向他们奔来。临近了,她的脚步却迟疑了起来,一闪身,躲在一个亭柱的背后,偷偷拿眼打量着她。 
女孩子梳着两条长长的小辫,眼珠骨碌碌地乱转,一脸的调皮相。 
“子悦。”慕容无风叫道。 
女孩子扭扭捏捏地走过来,一眨眼,又躲到慕容无风的身后,死死地抓着父亲的袖子不放。 
她的脸很瘦,秀美绝伦,皮肤是粉红色的。眼睛里满是大胆和天真,浓密的长发光可鉴人。 
“怎么?不认得妈妈了?”慕容无风一把将她从身后拉出来:“你总问我妈妈为什么还不回来,现在妈妈终于回来了。” 
说这话时,他故意装出一副平淡的语气,好象这并不是件大事。荷衣弯下腰来,摸了摸女孩子的头顶,道:“子悦,你不记得我了?” 
子悦瞪大眼睛,怔怔地盯着她,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忽然指着她颈上的一串红豆,奶声奶气地道:“这是爹爹做的。我也有一串!”说罢,将自己脖子上的那串红豆从怀里掏了出来:“你看!” 
她惊喜地看着那两串鲜红的红豆,笑道:“子悦带着它真好看呢。”说罢,将她抱在怀里。那柔软细小的身躯先是不好意思地挣了一挣,接着,便任由她紧紧地抱着了。女孩子将耳边的一缕长发拉开,扬起脸,得意洋洋地道:“妈妈,你看!” 
两个人都凑过头去,看见她粉红的小耳朵上已扎了个小洞,一边缀着一粒珍珠。 
“谁给你扎的耳朵?”慕容无风很快发现小洞的边缘微微发红,显然是肿痛未消。不禁板起了脸。 
“是我求的二表姐……”子悦怯生生地道。 
“挺好看的,妈妈也有一对呢。”荷衣笑道,给她看自己的耳环。 
“妈妈,你再闻这里!”听得荷衣赞许,她更高兴了,又将头低下来,掀起自己的一条小辫子放到荷衣的鼻尖上晃来晃去。 
“唔,好香。这是二表姐的桂花油么?”她柔声道。她也曾是女孩子,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她哪有不知道的? 
“嗯!”子悦的一只手往上一勾,自然而然地搂住了她的颈子,在她怀里缩着肩头,低着脑袋,腼腼腆腆地笑了起来。 
她并不知道桂花油怎么用,便将它抹了一道又一道,给阳光一照,油光闪亮。 
“还有这个!”细嫩的十指伸出来,小小的指甲盖染着通红的凤仙花。 
这一回,夫妇俩同时说道:“好看。” 

子悦在他们身边玩了一会儿,倦了,凤嫂把她牵了回去。 
“星儿又睡了么?”慕容无风问。 
“秦嫂带着他玩儿去。”她笑了笑:“不然,我怎会这样闲?” 
那一瞬间,他觉得她的笑容有些奇怪,眼光之下暗波涌动。 
他在心里嘲笑自己。他虽不是彻底地了解荷衣,却对她的一颦一笑了如指掌。她的表情原本简单,有心事的时候也会笑,却一定微微皱眉。 
“这几天你该好好地休息一下。” 
隐约地,他想到了什么,没有追问。 
“告诉我,那箱子在哪里?”她忽然道。 
“什么箱子?”他明知故问。 
“那只你锁了又锁的箱子。” 
他微微一愣,道:“你怎么会知道那件事?” 
“上午我到厨房帮星儿要了一碗蒸鸡蛋,便和刘嫂聊了起来,是刘嫂告诉我的。”她看着他的眼睛,道:“我以前的东西都放在那只箱子里,对么?” 
他避开她的目光,淡淡道:“我早已派人替你订做了所需的衣物……你不必到那里去找旧东西。” 
“我要看那只箱子。”她不为所动,坚定地道。 
“我不会再打开它了。” 
他闭上眼,故意不去看她炯炯发亮的目光。 
“难道里面有我不能看的东西?”眼色一凛,她问。 
“没有。” 
“那你告诉我箱子在哪里。” 
沉默了很久,他说: 
“不。” 

他听见她深吸了一口气,平日,一旦有争执,她总用这种法子让自己平静。可他却知道,她在发怒。 
过了片刻,她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道:“这三片碎纸一直跟随着我。你昨天说,这是我从一本书上撕下来的。这本书也在箱子里,是么?” 
他叹道:“你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我以前都做了些什么。” 
“我已经都告诉了你……” 
“不,不够!” 
说完这话,她扭身就走了。 

荷衣,你的记忆不属于我。他望着她的背影,苦笑。 

… … 
那箱子不会放到离他的卧室很远的地方。她奔回屋去,将书房与寝室仔细地搜索了一遭,一无所得,便走进那间宽敞幽深的藏书室。 
书室在一道优雅的藤花门后。慕容无风的住处原比她的想象要大得多,她见过好多扇门,知道推门而入又会遇到另外的门,她想,把这些门和出口弄明白,一定要花掉很长的时间。 
她感到一阵悲伤,不知道这个行动原本不便的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房间弄得如此复杂。 

她掀帘而入,忽然呆住。 

迎面立着无数个漆黑沉重的柚木书架。累累的书籍层层叠叠。书架摆得错综复杂,有好几道入口,她从其中的一个入口走进,在里面糊里糊涂地转了几圈,又从原地退了出来。 

她忽然明白,这些如堵堵城墙般沉默矗立着的书架原来是座奥妙莫测的迷宫。与迷宫不同的是,你在里面不用担心走不出来。你任意选项择一个入口走进,最后都会从那个入口退出。可是你却很难弄明白这间书室究竟有多深,最后一层究竟在哪里。 

我是个读书人。她记得慕容无风曾这样介绍自己。他很自豪地说,自己的藏书比他那位中过榜眼作过翰林学士的舅爷还要多出十倍。他还说,自从他开始读书,就觉得自己走进了一座巨大的迷宫。 

却不知原来连他的书室也是一个迷宫。 

这当然挡不住她。她轻轻一跃,跳上了房梁。展目四顾,很快找到了最后的一排书架。它的背后离着墙壁还有一片很大的空档,她柔软的身躯在窄小的空隙中一个倒翻,轻而易举地滑到了书架的背后。 

在那里,她终于看见了那只满是铁锁的箱子。 

捅开所有的锁并没有费掉她多少气力。她只被自己的手劲吓了一跳。开箱时她一阵激动动作过猛,箱盖上一层薄灰扬了起来,让她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比起那些一尘不染的书厨,这只木箱显然已好久不曾被人碰过。除非爬过那个巨大的书架,就算是来打扫的仆役也很难发现。慕容无风自己则更进不去。 

远处的壁上虽燃着巨烛,光线却很阴暗。她点亮了手中的一只蜡烛。 

箱子很大,塞得很满。最上面是十来个画轴。她一张一张地看下去。细致的工笔,似嗔似笑的神态,在朦胧的灯影中呼之欲出。他精雕细琢着画中人衣物上的每一路绉折与纹饰,仿佛被画的人就坐在他眼前,供他临蓦。 
她想象着他每夜在孤灯下,对着画像凝神端详,痴迷不悟的样子。 
她一直不觉得自己长得好看,看着他的画感到一阵羞愧。 

箱子的一角放着一只八角灯罩,每一面上都画着一个舞剑的紫衣女人。拿到掌心轻轻一拨,灯罩转了起来,紫衣女子的剑也跟着动了起来。 
一种沉重的情绪忽然涌来,堵住了她的胸口。她感到一阵窒息。 
她将蜡烛放进灯罩,刹然间,紫色的人影窜上了墙壁,巨魔般地跳起舞来!她手一抖,烛火一偏,“腾”地一声,火苗子窜上了灯罩,她心慌意乱地将它扔在地上,用脚一阵乱踩。虚烟一过,灯罩上的画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一个焦黑的竹架。 
玉蝉散落在四处。十数双罗袜一双双地结在一起。 
他收藏着她身上穿过的每一样东西,包括袜子。 
她好奇地将一双罗袜解开——两只并不一样。其中的一只订着花边,足踝处还绣一朵荷花。另一只却是男式的,什么花也没有。衣裳也是如此,总是一件他日常所穿的纯白丝袍之下包着一套女式衣裙,衣带结成同心,紧紧地缠在一处。 
无风,你一定是疯了。她喃喃地道。 
衣物之下,是一叠一叠的习字小册。捡起一本翻开一看,最上面一行流利工整、清峻挺拔的,是他的字。接下来一排盘根错节,张牙舞爪的,大约是自己的临蓦。一本本地看下去,渐渐地,她的字越来越小,越来越整齐,最后,竟也自成一体起来。 
她这才明白那几片碎纸上的字原本也是自己的手迹……那本书,是她替慕容无风抄写的。 
——只能这样认识自己么? 
她将箱中之物一件一件地拿出来看着,抚摸着,闻着……时隔数年,往日的香泽消失殆尽,只剩下了一股樟木的气味。 
她闭上眼,想象着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独自看了很久,她才终于在箱底找到了那本染着鲜血的医书。 

如今,鲜血早已成了黑色,血腥藏匿无踪,书里只有一股干燥的墨香。头几页并不齐整,为血水所浸,翻卷得厉害。她很快找到了残缺的三页。 

无须核对,在她最寂寞的那几年,她早已对碎纸的边缘了如指掌,经常在脑中想像另一半应有的形状。 

她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这本书,她对医学一无所知。 

正当她要将所有的东西放回原处时,她忽然发现几只玉蝉的下面,还有一本书。书极薄,背面朝上,和木头的颜色混在一处,极易让人忽略。 

她将它翻了过来,首页上写着“蜻蜓剑谱”。 

慕容无风从没有向她提起过剑谱,却告诉过她她是陈蜻蜓的弟子。所以她有一本师父的剑谱,并不奇怪。 

剑谱上前几页写一些运气吐纳的诀窍,剩下大半均是剑图和步法。她一看就懂,完全明白自己现在所用的最高深的功夫,十之八九便是从上面学来的。她正想细细地翻看了一遍,一页纸忽然掉了下来。 

那是一幅墨笔勾勒的肖像。一个身材细小的女孩子,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款款地走。虽只有寥寥数笔,韵致已充分显现。 

她的脸忽然通红了起来,手心开始流汗,心砰砰乱跳。 

纸的右侧一行小字: 

“荷衣小照。”落款:“逸章”。 

六字虽小,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豪放洒脱之气,绝非慕容无风的手迹。“逸章”也不是慕容无风的字。 

她忽然感到一阵恐惧,心跳得更加厉害。她心慌意乱地将所有衣物一股脑地塞回箱子,用铁锁牢牢钉死,然后飞快地逃出门去。 

… … 
残阳从远峰上落下时,湖面上忽然下起了小雨。 
凝乳般的夜雾从山际间溢出,亭中茶气微漾,香味怡人。 
荷蕊半吐,叶上雨声清脆。 
他在心底捕捉着远处轻涛起落的旋律。 

独自坐了很久,风有些冷,他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 
他听见身后一阵轻微的脚步,接着,一双温暖的手从背后圈过来。她的下巴抵着他的颈项,伸手替他拉好了毯子,然后轻轻地问道:“下雨了,回屋去罢。” 
他没有动,慢慢地克制着自己的咳嗽,却克制不住嗓音的沙哑:“荷衣,你在笑我么?” 
“没有。为什么要笑你?” 
“我是个疯子,一个可笑之人。” 
她微笑,什么也没说。心里却仍在发抖。 

“你当然不是疯子。我才是疯子。”过了一会儿,她道。 
他的手冰冷,带着一丝阴冷的潮意。她用力地握着他的手,将它们放在怀里温暖。 
“刚才……你生气了?”他又道。 
“没有。” 
“你找到那箱子?” 
“没有。” 
他咳得很厉害。 

“我今天遇到了陈大夫。”她轻轻地道:“他说,你以前治过几个失忆的病人。象我这样的情况,你有七八成的把握。只需在头上扎几针就行了。” 
“我……咳咳……没有把握。” 
“你不愿意让我知道过去的事情,是么?”她黯然一笑。 
他没有回答,过了很久,才缓缓地道:“你不知道那些事,会活得轻松。——我是为了你好。” 
“若是为了我好,至少也得让我知道,是不是?”她跪下身来,抬起头,看着他:“你不能替我做决定。” 
“荷衣,我们都曾疯狂过,现在平静下来,好不好?”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悲伤。 
“不,我要知道……”她的泪水模糊了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