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主公 >

第210章

主公-第210章

小说: 主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又道:”行事之时,臣便护在皇上的身边,防止李贼狗急跳墙,伤害到皇上。我们在这边一行事,得手之后,便会在大鼎之内点燃狼烟,那时张中官和诸位中官,便可以在外起事,将李贼余党,尽数消灭了!”
    十常侍们互相看了眼,同时点头,做为宦官,在禅让仪式上,本来应该由他们陪着小皇帝的,可他们却都怕死,不愿意参予其事,都想着在外面进行所谓的”策应”,却又都不怎么好意思说,现在刘备主动提出来了,他们自然也就要顺水推舟了!
    张让道:“咱家等人都是内侍,但却也都是阴人,煌煌大典上,我等出现不吉,所以只要和李贼说一声,他自然也就不会让咱家等人上去了,这个倒是不难办到。”
    说着话,他拍了拍手,叫了声:“张芹,出来见见刘千岁!”随即脚步声响,从后殿走出一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勤留在并州的大宦官张芹。
    张芹是张让的干儿子,就算没有李勤,只要大汉朝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在不出现战乱的情况下,张芹是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宦官大首领的,取代张让的位置,所以李勤对张芹再好,张芹也并不领情,相反如果李勤威胁到了宦官集团的利益,那他跳出来给李勤点颜色看看,他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见张芹出来,张让便道:“刘干岁,这位便是并州大总管张芹,他虽在扶角军中任监军,可却忠于朝廷,这次禅让之事,事关重大,他亲自从并州回来相助,带回来百余能人异士,个个都有荆轲之勇,可以做为你的助力!”
    刘备听了,赶紧对着张芹行礼,他早就听说过张芹的名声,知道扶角军中有这么一号人物,但他也同时明白,李勤并不把张芹带在身边,说得直白些,就是不够信任张芹,所以不让张芹参予扶角军的重要事情,但却又把并州托张芹管辖,面子功夫做到十足,其实大家都明白,张芹要想真正执掌并州,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在名义上是大总管罢了!
    张芹回了刘备一礼,坐到了张让的身边,他道:“刘千岁,你是汉室宗亲,皇上的叔父,有你在,大事可威。不过,在禅让仪式上,只靠你的两位兄弟,还有赵小英雄,怕仍是不够,所以咱家特地从并州带回来一批人,都是生面孔,李勤全不认识,所以让他们扮成羽林军,在台下阻止李勤的手下登台救护,是绝对可以的!”
    刘备连声称是,关羽和张飞,以及赵云也都松了口气,实话实说,他们虽都自认是英雄好汉,可面对杀李勤这种天大的事情,也难免心中揣揣,他们都是不怕死的,可却怕他们死了,李勤却没有死,那就糟心了,现在张芹带着一大批的刺客加入,威功的可能j|生就大大地增加了!
    众人又商量了好久,几乎把方方面面能想到的,部提出来商量了一通,最后才定下了具体计划。并且由张让亲自执笔,写下了第四道禅让诏书,用了玉玺之后,给李勤送了去,众人都很清楚,只要这份诏书一到虎牢关,那么李勤立即就会回师了!
    数日之后,虎牢关。
    李勤看着手中的的第四道诏书,笑道:
    “终于还是来了,洛阳离虎牢关如此之近,可传圣旨的小宦官竞走了好几天,看来张让他们还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甚至还有些犹豫啊!”
    贾诩就在他的身边,听了李勤的话,他道:“只要咱们做好了准备,也就可以了,管他做甚?他再怎么做好准备,也照样是个死!”
    李勤道:“都安排好了么?”
    贾诩道:“今晚召开军事会议吧,然后明天你派人回信,后夭我军就启程,在启程的同时,派出典韦他们去!”
    李勤点了点头,他明白贾诩说的意思,这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他能往洛阳派斥候,张让他们自然也会往虎牢关派细作,所以典韦他们一动身,细作立即就会知道,会向洛阳方面报告,张让自然也就会有准备了,说不定会想出什么反制之法,以至横生枝节,再出意外。
    可大军启程时,把典韦他们派出去,那就没关系了,到时兵马开动,乱七八糟的,不少事情都可以掩盖住,事后就算是细作发现了异动,也来不及向张让报告了。
    待到了晚上,李勤召开军事会议,他把所有的文官武将都召了来,把他接受禅让的事说了出来。文官武将自然个个欣喜若狂,他们早就知道李勤会接受禅让,但从李勤的嘴里说出来,事情被确定了,他们的心这才安定下来,跟着李勤混,果然是前途无量,都要混威开国元勋了!
    李勤对事情做出了安排,整个事情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禅让台上的事,只要禅让仪式举行,并且结束,那他就是天下的主宰,新王朝的开创者了,另一个关键点在于离宫,离宫那里是张让等人最后的聚集之地,只要在禅让仪式开始之前,把离宫给攻破,那么暗杀的阴谋也就破产了,可以保证禅让仪式的正常举行和结束!
    离宫那里,李勤派出了几乎所有最强悍的武将,典韦和所有的金牌枪手统统都去,而他的身边只留普通武将,比如像许小泥这样绝对忠心,可又没有金牌枪手那样强悍实力的人,以及所有的文官,负责联络传递消息的人自然是乌蛋子,斥候在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自然要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等安排好了各项事宜,李勤便和众人商量起国号来,以及他登基之后,该如何赏赐各地的地方官,还有官服该用什么样的,官印还要重新铸造,还要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科考,许许多多的事情,都要事先考虑好。
    李勤对这些既重要又繁琐的事情,有着很传统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对着负责这些事的官员说,你办事我放心,所以你放手去干吧,有我给你撑腰……如此这般一番,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员的工作热情,又能让他少操心,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去!
    但有一样事情,他不能交给别人去做,那就是国号要定成什么,这可是大事,国号必须要由他亲自来定!
    李勤被封王,是夏王,所以他就想将“夏”做为国号,这和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名字重合,一般来讲,要查查祖宗十八代,以便和夏朝的君主扯上点关系,比如说李勤是某个夏朝君王的第多少多少代子孙!
    贾诩道:“主公,夏朝的君主很多,最著名的有好几个,但如果直接和大禹扯上亲戚关系,似乎有点困难,没法把族谱做成大禹的嫡传,臣看不如说成是夏启兄弟的直系,这样既是大禹的子孙,但因不是嫡系,族谱便怎么编……怎么考证都威,这样比较能让后人心悦诚服!”
    李勤哈哈大笑,摇头道:“夏启兄弟的后代,唉,真是难为你这么个编法了,但我看用不着!我的江山得自大汉,是小皇帝让出来的,所以直截了当地这么说就威了,告诉后人,我不是篡位,我是因为禅让得到江山,名正言顺。至于小皇帝嘛,他曾是天…子,又把天子之位让给了我,我也是天子了,那么他这也算是顺天意行事了,就封他个顺天侯吧,侯位逐代消减,直至后世子孙降到平民为止!”
    文官武将连忙道:“主公大善!”
    贾诩也道:“这样办,确实不错,名正言顺啊!”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
    登基以后要办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光靠开一次会就想都说明白,这是不可能的,虽然李勤和官员们都很兴奋,但也知道该休息时,就得好好休息,不养足了精神,怎么对待即将发生的事情啊!
    后半夜,会议结束,李勤送走了官员们,屋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懒得脱衣服了,和衣躺到了床上,闭上眼睛,可却睡不着,他心里琢磨着,自己当上了皇帝,就该把父母从凉州接来了,还有马超等人……对了,还能那个专门克夫的新娘子,自己的老婆!
    想着想着,李勤忽然笑了,那个新娘子专门克夫,不管和谁定亲,都能迅速地将未婚夫给克死,但和自己定亲以后,自己不但没有被克,相反还要当皇帝了。、自己当上了皇帝,那新娘子该是什么?可不就成了皇后了嘛!
    皇后岂是普通人能够娶的,那些所谓的未婚夫,统统都是福薄之人,消受不起堂堂大夏开国皇后的!
    睡不着,满脑子的胡思乱想,只能算是眯着,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就象是只过了一小会儿似的,天就蒙蒙亮了,李勤索性起身,打开门出来透透气。他刚把门打开,就见外面的院子里有一个人,来回在踱步,竟然是贾诩。
    李勤笑道:“姐夫,怎地这么早就到我这里来了?”他看向贾诩,见贾诩两只眼睛中有不少的红丝,显见贾诩昨晚也没有睡好。
    贾诩走了过来,道:“心里想着事儿,所以睡不着。咦,阿勤,你的眼睛红红的,也是没睡好吧?”
    李勤道:“彼此彼此。对了,你来是问奏章的事吧,我该给小皇帝写奏章了,算是答应他的请求,代替他当皇帝了!”
    贾诩笑道:“正是正是!不用你写了,我怕今天事多,你没时间写,所以昨晚就替你写好了,你看一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动。”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一道奏章,递给李勤。
    李勤接过奏章看了遍,道:“挺好,不用改了,就这么给小皇帝送去吧!”叫过亲兵,派人把奏章送去洛阳。
    两人站在院中,天色渐渐地明亮起来,望着东方冉冉升起的初阳,贾诩眯着眼睛,道:
    “要进京了!”
    李勤嗯了声,也道:“是到了该进京的时候了!”
    两人互视一笑,同时呼出一口长气,一起大声道:“要进京喽!”
    扶角兵送奏童,从虎牢关去洛阳,可和小宦官从洛阳出来不同,小宦官磨磨蹭蹭地耽误时间,可扶角兵赶路却是打马飞奔,不惜马力,能跑多快就跑多快,路上换马不换人。李勤的奏章当天从虎牢关出来,当天就送到了洛阳,进入洛阳城里后,更是半点时间都不耽误,直接送到了皇帝大门口!
    张让接到诏书后,特地把李勤的信使叫进了皇宫,问道:”你家王爷,打算什么时候进京?”
    信使是个机灵之人,临来之前,早就被贾诩教好怎么说话的,他道:“回张中官的话,我家王爷后天清早启程,行一日一夜,在大后天的正午到禅让台,正午时分是吉时,所以那时举行仪式,我家王爷台前下马,步上台阶……”
    张让摆了摆手,道:”这些咱家都知道,都是咱家安排的,倒是不用你来解说。可是,咱家想问你一事,你家王爷动身回京,要带多少卫队,咱家好安排他们的食宿,现在京中物资匮乏,得提前安排才行,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信使忙道:“回张中官的话,正确的随从人数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九九9j真,其中近侍是九五之数!”
    “九五之数,那就是四十五人!”张让点了点头,人数倒是不多,他安排的刺客足可以对付了。
    信使又道:“还有一部份人要提前走,是由典将军负责的,典将军不是与大队一起走,而是提前出发,要提前到禅让台,看看布置的情况,到达时间比大队早到一个时辰,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一个时辰也足够重新布置了!”
    张让道:“那典将军可是典韦,是由他陪着你家王爷上台受禅的…”
    信使摇头道:“不是,是由我家贾军丞陪同的,典将军领骑兵在外警戒,以免出现意外。”
    张让听得眼睛一壳,他道:”好,咱家知道了。”挥手让信使离开。
    信使出了皇宫,嘴巴撇了撇,心想:“等死吧你,也不用等多久了!”
    张让等信使一走,立即派人去通知刘备等人,让他们赶紧进宫开会。刘备正在家闹心呢,等待是最让人心烦的,他现在还年轻,不是太沉得住气,就算是想在关羽张飞和赵云面前装沉稳,也装不了多长一会儿时间,便开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了!
    关羽是最能沉得住气的,拿了本书看,但好半天也不翻一页,不过好歹没有走来走去,而张飞则在院子里,一会打趟拳,一会踢趟腿,嘴里嘿嘿个不停,赵云则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武器装备,长枪、宝剑、匕首他全都备全了,甚至匕首还备了两把!
    忽有小宦官到来,让他们进宫去开会,刘备一下子蹦了起来,道:“可是李勤有书信来?”
    小宦官道:“回刘千岁的话,确实有信使来,看样子是他要回来了!”
    刘备立即带着三人出了家门,赶往皇宫。
    进宫之后,张让把禅让的安排说了一遍,他欢喜地道:“李勤没想到咱们会在台上刺杀他,以为危险是在外围,所以派了典韦把守外围,而不带在身边,想必那些金牌枪手至少有一半也会不在身边,这真是天助我等,大事必成D阿!”
    刘备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抬袖擦了擦眼泪,道:”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张让又道:“在时间上,我们完全来得及,消息不能走漏,等后天的晚上,咱们把队伍集合到离富,等到天明时分再宣布消息,如果有谁反对,当场格杀,然后咱们分头行事,咱家亲自带一队兵马,在外围游走,吸引典韦的注意力,这样你们便可以放心动手了,里应外合,铲除李贼,还我大汉朗朗乾坤!”
    刘备等人一起站起,紧握双拳,大声道:
    “铲除李贼,还我大汉朗朗乾坤!”
    虎牢关,典韦带着一众金牌枪手,带精兵三千人,提前启程,并不策马奔驰,而是大队慢慢行进,四下派出斥候侦察,把开道先锋的姿态做得足足的,就如同告诉张让的行军速度一样,不急不缓地行进着。
    天亮后,李勤带领大队人马,从虎牢关出来,一路敲锣打鼓,热闹无比地前进,沿途无数的百姓跑来观看,他们都知道李勤要去接受禅让了,马上就要当皇帝了,新皇帝他们当然要好好看看!
    李勤为了确保安全,他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骑在马背上让百姓看个够,以前没关系,可现在怕出现意外,万一人群当中有哪个不服气的,站在人群里时着自己来句,彼可取代也,然后跳出来给他一下子,就算他不是秦始皇,而说这话的也不是项羽,就算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