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主公 >

第184章

主公-第184章

小说: 主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辩道:“倒是不太饿,却口渴得很,要喝蜜水!”
    董太后叹气道:”可苦了你了,出宫这么久,连蜜水都没喝过,看看这小脸儿,都瘦了一圈了!”
    他们祖孙在堂上说话,袁绍和曹操他们却都出了大门,袁绍道:“孟德兄,我给你安排住的地方吧。还有,后面的大队什么时候能到?要是人太多,城里怕是不安置不下,得在城外找地方!”
    曹操向四周看了看,道:“这里傍山靠水,便是好地方,这个城修得也是很新奇,以前倒是从没见过。不过,看起来,这种城不难修,易守难攻,还不用把墙修得太高,就可以达到防守的效用,本初兄是从哪本兵书上看到的啊?”
    袁绍嘿了声,道:“是照着李勤的扶角堡的样子修的,那李勤虽然跋扈,可在修堡练兵方面的手段,却是强过我等nBiJ!”
    曹操点了点头,道:“不如就烦劳本初兄,你让一队士兵按着此堡的模样,再修一座新堡如何?咱们在这里还要待上一段时间,各地诸侯赶来,至少也要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总不好让长辈们住在城外,尤其是女眷,万一被新兵骚扰,那便不好了!”
    袁绍道:“这个简单,正好公孙将军在这里,便由他来建堡吧!”
    他转头对公孙瓒道:”公孙将军,你没有在京城里做过官,和老大人们部不熟,正好趁建堡这个机会,好生和老大人们亲近一下!”
    他一脸我这是给你机会的表情,还拍了拍公孙瓒的肩膀,最后说道:”不如就让刘备去办这事吧,他在乡下地方待得久了,应该会些泥水匠的手段!”
    袁绍说这话时,刘备和关羽张飞就在公孙瓒的身边,刘备倒是没怎么样,可关羽和张飞却都大怒,张飞叫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在嘲笑我等吗?”
    袁绍摇了摇头,道:“现在诸事繁多,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刘备你初入行伍,现在又要承担这么重的任务,你能不能干好?如果干不好,我们就另换别人!”
    刘备只能答道:“谢袁将军信任,备定能将此事办好!”
    袁绍嗯了声,道:”把心思都放在办差上,不要有事没事的就往太后那里跑,伺候人的活儿交给侍女们办就成了,我看太后身边还有几个小黄门,备人有各人的职司,你不可越俎代庖,与小宦官们为伍!”说完,一甩袖子,大步离开。
    张让大怒,对着袁绍的背影,气道:“这厮好生无礼,当真该打!”
    刘备忙阻止张飞,小声道:“我等初来乍到,还须谨慎些,莫要起口舌之争!”
    公孙瓒叹气道:“玄德,委屈你了!”
    曹操则看了他们一眼,却道:“本初的脾气原本如此,你们看在我的面子上,就不要生气了,以后好好相处便是!”笑了笑,骑上马,出城去接王允他们了!
    等外人都走了,公孙瓒才以自己人的身份说道:“玄德,不要看袁绍当面嘲讽你,可他不见得会有什么大出息,越是当面嘲讽别人的世家子弟,越是没有出息,你不用放在心上。
    倒是那曹操,皮里阳秋,表面上很亲热,实际上……嘿,说来也怪,都是世家子弟,脾气秉性竟然差异如此之大,倒也是奇事一桩!”
    刘备笑道:“我在家乡时,不知被多少人笑话,就是同乡之人,也多有瞧不起我的,我要是遇事就生气,那还不得气死了!”顿了顿,他又道:“对了,不是要我建新的城堡吗,咱们这就去看看地方,准备着开工吧!”
    公孙瓒笑道:”你倒是好脾气!”
    他们先回了公孙瓒的兵营,从新投的士兵当中,找出修过城墙的人,又再找出会画图的,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去选地方了,公孙瓒则回了自己的帐篷,开始写书信,他是要给辽东的公孙度写信。
    虽然都姓公孙,但两人并不是亲戚,可总算是同姓之人,五百年前马马虎虎算是一家,公孙瓒找不到别人,再说联系诸侯,能不能联系上是一回事,去不去主动联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又不是非要成的事情,就算不成,又能如何,他又不损失什么!
    袁绍去见了袁隗,把事情一说,袁隗本来睡得迷迷糊糊呢,刚才袁绍派人来叫他,他都没起来,关键是他没把董太后当回事,一路上巴结得也算够了,用不着再怎么巴结。可袁隗一听袁绍说的大将军这事,立即精神就来了,也不瞌睡了。
    袁隗道:“要说联系诸侯,咱们袁家四世三公,是可以联系到很多的,但与曹操比起来,稍有不足,他可是和一大群的朝臣有关系呢,那些朝臣都得帮着他,所以咱们得快着点,信也写得多些,给各地诸侯都要把信送到!”
    袁绍点头道:“叔父大人所言甚是。咱们给各个诸侯都送去信,只要是咱们的信先到,就算那些大臣帮着曹操,可他们的信是后到的,这联系诸侯的大功,就必须得算到咱们的头上,现在咱们手中兵多,战马也多,占了优势啊!”
    袁隗道:“正是如此。你不要干别的了,咱们爷儿俩现在就动手,写上几百份书信,今天就全都送出去,让曹操想追都追不上!”
    两人坐在桌边,袁绍给袁隗研墨,两人一起想着诸侯的名字和位置,不管以前有没有交情,反正都要联系上。幸亏这年头没有复印机,要不然他们都得复印出信件来,只有开头的名字改一改!
    曹操的行动也不慢,出城去找王允,不过小半天的功夫,就碰上了赶来的王允和大臣们,队伍停下,曹操把事情一说,王允和大臣们同时惊讶,可他们想的和袁绍却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王允道:“既然要写信联系诸侯,估计袁家的行动要比咱们快,而且派出的人也多,于其速度上不占优势,那咱们何必写信?不如大家联名写一道檄文,公布天下,让诸侯们一起来勤王,扶太子登基,做本朝的拥立大功臣,这样来的人怎么着也得比袁家请来的多!”
    曹操笑道:“王大人此计大赞,这就等于是咱们占了大义啊!”
    王允撸须而笑,道:“而且,诸侯们来之后,都会说是受了檄文的召唤,前来扶立太子的,可不会说是他们受了袁家的私信,一公一私,咱们可是占了大上风!”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王
    袁绍和曹操还有公孙瓒,都在想办法发展各自的实力,而刘备也没闲着,他很清楚自己要想靠别人,那是一定靠不住的,他只自能靠自己,只能通过自己努力,去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实力,而眼前就有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刘备被派去给大臣们修新城堡,这是个苦差,出力不讨好的那种,新城堡只是临时居所,如果花大力气去修,士兵们会有怨言,不愿把力气花在这上面,可要修得马虎,那大臣们又会不乐意,会责怪刘备办差不力!
    袁绍出身豪门,他想事情,就是从上面这两个方面想的,自认为想得周全,刘备这个马屁精,冒充皇室宗亲的家伙,非得被他修理得满头青包不可!
    可惜,刘备虽被太子刘辩叫了声叔父,可他却并非生长在豪门深宅中,所以想事情也和豪门子弟不一样,他带着上千的士兵去了修新城的地方,其实离着老城也不远,不过数百步的距离。。
    刘备很快就和这些士兵联络上感情了,不住地问这些新兵吃得怎么样啊,家里还有什么人,等打完了仗,有什么打算啊,对生活有什么盼头儿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而士兵们却非常吃他这一套,虽然刘备没有给他们半点好处,可他们却都认为刘备是个好人,是个好将军,非常愿意和刘备说话,甚至还告诉刘备,袁绍在练兵时,对士兵打骂过甚,不少士兵都逃掉了。他们这些新兵能被派来修城墙,不用去训练,他们不但不感到被轻视,反而感到庆幸,修城墙不过是出力气罢了,又不需要挨打挨骂的!
    刘备听了士兵们的抱怨之后,心中大喜,他刚刚到元城,尚不知这里的情况,可士兵们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他完全可以从这里拉走一支队伍,从这里拉走队伍,可比去乡村里招兵方便多了,这里的新兵可是都有武器的啊,还有军服都是置办齐全的,而且都还有布鞋穿,当然没有布鞋也没关系,他可以教士兵们编草鞋!
    第二天,王允带着大臣和家眷来到袁绍的大营,袁绍两眼通红,袁隗同样也是两眼通红,他们一起出城迎接王允等人。
    等在城门口,袁隗看了眼袁绍,道:”贤侄,你眼睛红得太厉害了!”
    袁绍也看了眼袁隗,苦笑着道:“叔父大人,你何尝不是如此!”
    袁隗想了想,道:“那王允的话最多,极是让人讨厌。如果他问起咱们眼睛的事,你就回答说是因为忧心国事,为了能顺利扶太子登基,以至于一整夜未睡,所以眼睛才这么红的!”
    袁绍点了点头,他揉揉眼睛,只感眼睛火辣辣地疼痛,心想:“被烛烟熏着了,得让医生看看,要不然眼睛这么个疼法,啥事都干不了了!”
    过不多时,曹操和王允带着大臣们到了。
    王允走在最前面,曹操紧随其后,他俩身后是官位高的大臣,足足有十几个,再往后是官位低的,一时之间也数不过来有多少!
    等他们来到近前,袁绍一看,忍耐不住,他和袁隗同时啊了声,两人一起把红红的眼睛瞪大了,看向王允曹操和那群大臣,就见他们的眼睛竟然也全是红的,个个如此,无一例外!
    王允和曹操在来之前,也都发现对方的眼睛红红的,没法不红,他们和大臣一起商量那篇讨伐李勤的檄文该怎么写,商量了整整一夜,改了十几遍,人多意见就杂,大家争来吵去的,好不容易意见才统一了,累了整宿,天一亮不能休息,还得马上过来,眼睛能不红么,不红才怪呢!
    袁绍见了这种情况,上前和众大臣见过礼后,不等王允和曹操发问,他就抢先问道:
    “王大人,孟德兄,你们的眼睛怎么了,怎地这么红啊,可是昨晚没有休息好?多日赶路,想必劳累得紧吧?”
    王允打了个哈哈,嗯嗯两声,道:“这个,旅途劳顿倒也是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忧心国事,总是想着怎么能顺利扶太子殿下登基,以至于操劳过甚,所以眼睛才这么红的。对了,看袁老大人和袁将军你们的眼睛也泛起红丝,可是因为休息得不好?”
    袁绍和袁隗互视一眼,心想:“嘿,咱俩想的理由,竟然被他们先用上了!”
    袁隗忙道:“倒也不是,我们是哭的,原因和你们也是一样的,咱们身为臣工的,当然要忧心国事,现在太子大位未定,咱们能不着急么?眼睛红是哭的,是哭的!”
    王允哦了声,勉强笑了笑,道:“咱们去见董太后和太子殿下吧,有些事情拖不得,得尽早解决才行!”
    袁绍和袁隗自然不会反对,领着众人一起进城,去见董太后了。
    元城这里,备人各报着不同的心思,可洛阳那里,却是万众一心了!
    李勤采纳了贾诩的建议,立了皇三子刘协为新君,但登基大典他并没有进城去参加,虽然从人臣的角度上来讲,不怎么太“尽到义务”,可现在的局势是黄巾军随时会来,而皇位的争夺者太子刘辩又有一大群的朝臣支持,这种情况下,什么事情都只能从权了,也没人会去指责李勤,当然了,洛阳处于李勤的控制之下,谁去指责他,就等于和自家的脑袋过不去,谁都没这么傻的,该闭嘴时都闭嘴,这是俊杰的行为!
    皇宫被烧,刘协没地方“办公”,连升个朝都没地方,正好袁隗从京里逃走,他家的宅子不小,李勤便命贾诩把小皇帝安置到了袁家,算是临时的行富。
    袁氏家族在京里没来得及逃走的,还有不少人,毕竟这么大一个家族,想要全都逃脱是不可能的。李勤很够意思,没有对袁家的人怎么着了,而且还给他们安排了职司,让他们去整修皇宫,这可是大事,就算不能把皇宫完全修好,但整理出几个大殿,然后让小皇帝搬进去,这个还是不难办到的,不过所需费用嘛……为什么不杀袁家的人?为什么不没收袁家的财产?为什么还要让袁家的人肩负重任去修皇宫?不就是为了让袁家的人有个机会可以报效新君么,修皇宫所需的费用,袁家不出,难不成还让小皇帝自己出么?
    袁氏家族的人也深知此点,又被看得紧,没法逃走,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花自家的钱,给小皇帝修皇宫,尽管袁氏家族树大根深,历年来积累下来财富无数,可这段时间却也花钱如流水,差不多花得底朝天了,可他们还得谢谢小皇帝,谢谢李勤,能给他们一个效忠的机会,加把劲使出全力修皇宫!
    小皇帝的登基大典过后,李勤打算提兵东去,先扫平了黄巾军。黄巾军的存在,使得大汉的江山处于风雨之中,虽然李勤很同情贫苦百姓的生活,也赞成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句话,可是现在却不是发扬造反精神的时刻,得赶紧让局势稳定才行!
    李勤本想用小皇帝的名义,多发几道有关国计民生的命令,不但要把没乱的地方稳定好,还要让乱起来地方的百姓,看到希望,只要回家去,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是贾诩却不同意,他不同意李勤以小皇帝的名义发出命令,干脆就以李勤的名义发,这样对于李勤和扶角军的发展比较好,李勤考虑之后,便同意了。
    洛阳的事告一段落,各项命令也在持续发布中,李勤见差不多了,便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去讨伐黄巾军,但他依1日没有进城!
    可他不进城,小皇帝却不能等着,就算刘协想等着,张让他们也不肯啊,趁着李勤没有离京之前,赶紧以小皇帝的名义,写了一道圣旨,给李勤升了个官,这个官名挺有意思,竟然是“太师”,李勤由李君侯,成了李太师了!
    接到这道圣旨后,李勤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也有当上太师的一天,不过他却对这个官名很不喜欢,上表推辞。贾诩知道了李勤的想法后,便暗示送旨来的小宦官,李郎想要个别的官名,或者干脆封个王算了!
    小宦官只好回了城里,告知了张让,张让等十常侍一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