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75章

隋末-第75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的民夫,今天傍晚却看到了一拼命赶路的快骑,就想着例行检查一下。
    地上的那信使一看到那拦路的是隋军,忙大声问道,“你们可是隋军?”
    骑在马上那队正从马上跳了下来,打量了几眼面前这个有些看起来疲惫不堪的汉子,看他穿着隋军的军服,又说着地道的中原话。掏出军牌在他面前亮了一下,“我们辽东大营的游骑,负责在这里警戒,这是做什么的?”
    地上的信使认真的看了几眼那军牌,发现没有错后,马上道,“我是东都来的信使,我有八百里急报,要马上禀报陛下。现在我的马已经死了,征用一下你们的战马。前面给我带路。”
    那队正一听居然是东都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也是吓了一跳。这八百里急报,除非要最紧要的事情一般是不可能发的。这些送八百里急报的信使也有着很大的临时权力。要是在路上碰到人闪避不及什么的,撞死了不但没有关系,那被撞死的人还要问责。就是像如今这样,征用他的战马那也是正常之事。
    那队正忙令手下退开,从马上摘下一壶水道,“你先喝口水,我马上派两个人护送你去见陛下。我们负有军令在此警戒,不能全随你回大营。不过你放心,这里到大营只有几十里路了,一路上的大军巡逻骑兵会有很多,你不会碰到什么麻烦的。有我派给你的两个人,也能省了一路上的盘问。”
    信使喝了水之后,那边队正已经为他们准备了三匹马,还有两名骑兵一起护送他过去。信用翻身上马抱拳道,“多谢兄台援手,要不是兄弟帮忙。兄弟今天肯定要误了这差事,到时脑袋也不保。兄弟这是对我有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兄弟记在心里了。在下,王贵,还不知道兄弟大名?”
    “这算不得什么,应该的。在下河南段之信,以后有缘再见。”
    有了段之信送的战马,加上有了两位骑兵护送,虽然后来一路上又碰到许多游骑,但是都没费什么功夫就过去了。等到了月亮升起之时,他也终于赶到了辽东大营。
    此时的辽东城下依然还在鏖战,隋军已经成功的在辽东城上占据了一块城墙,虽然之后辽人多次猛扑反攻,但是有了后面源源不断的士卒上城加入的隋军,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敌人的反扑。甚至不断的以那段城墙为立足点,开始向两边不断的冲杀。只要等上城墙的人达到了一定数量,那么隋军就能一举拿将高句丽人赶下城墙。
    虽然辽东城有内外两层。但是内城的防御力却根本无法和外城相比。内城不但小,而且连城墙也没有外城那么高、那么坚固。只要拿下外城,那么拿下整个辽东城,那就真如反掌观纹。
    隋军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隋军异常的兴奋,所以的士卒后仿佛都已经看到了城破之后的奖赏。一个个都和不要命一样的向着两边推进。
    高建武也明白此时的情况,为了夺得辽东城,当年高句丽王朝前前后后花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来谋夺。夺下了这座城池后,高句丽人又花了两百年的时间来巩固这座城池。这座高句丽城可以说是远东第一要塞,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军事堡垒,甚至他的坚固远远的超过了高句丽的首都平壤城。
    但是辽东城的众多防御都设在外城,如果外围都被攻破了,那么内城肯定也守不了多久。高建武抬头看了看天,天上一轮新月已经出现,只要再坚持一会,他们就能趁夜杀出一条血路,回到平壤。
    “传我将令,命三千预备队全部出动,将城墙上的隋军赶下去。另外,去城中传令,就说隋军已经攻上城墙,让城中男女老少都上城参加防守。告诉他们,隋朝天子杨广已经下了屠城令,只要辽东一破,辽东城二十万军民将无一能逃生。只要他们帮忙守住今天,明天大将军乙支文德率兵十万赶到,到时定能击退隋军。速去!”
    既然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撤退,那么这些辽东城的百姓留在城中也不会有好结果,说不好还会被隋人掳去做奴隶。与其让隋人掳去增加隋人的实力,他还不如让他们来与城偕亡,哪怕是多杀死一人隋军,也能为高句丽削减一分对手的实力。
    三千最后的预备队上城,立马将隋军城头上的攻势揭制住了。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甚至开始把隋军往后压缩。双方你来我往,在城墙上面展开了残酷的拉据战。城墙之上的地方只有那么大,人再多也无法摆开阵势,只能是完全的混战在一起。
    对于双方来说,每倒下一个,后面就马上有人能补上,经过高建武的动员,此时辽东四城墙之上双增添了近五万拿上了武器的平民。虽然都不再是精壮,但是在这混战之中,却也能发挥出不少的作用。
    而隋军的后续部队更多,隋军占领的城墙上一字排开的全是云梯,精锐的士卒们如蚂蚁一般的往上攀附。要不是城头地方太小,被两旁的高句丽人死死堵住,隋军此刻早已经攻下城去了。而现在隋军虽然人多,却被挤在城墙之上,只能一步步的向前推进。而挤在后面的隋军,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准备将云梯拉上城头,直接在城头上放云梯,派挤在城头上的士卒们直接进城。
    如此一来,哪怕整个辽东城的人用血肉之躯堵住城墙,那么只要进入城中的隋军凑到一定数量,就能直接杀向城门,只要城门一开。数十万隋军进了城,你再多的人,也不过是一顿饭的工夫罢了。
    高建武此时就如同是一个亡命赌徒一般,瞪着血红的眼睛,看着城头上越来越多的隋军。一会看着城墙上的隋军,一会看着依然还刚刚升起的月亮,他从没有如今天这般觉得月亮升的这么慢。三千预备队都已经堵进去了,可是却只过了短短的盏茶功夫。
    “王爷,不好了,隋军用云梯从城墙之上直接跳到城内来了。”一位浑身鲜血的高句丽士卒冲到高建武的面前道。
    高建武大吃一惊,如果让隋军冲进城来,那么他现在要兵没兵,如何挡的住。“你,马上带上我的卫队堵上去,再从城中征发百姓,让他们从家中带上油和柴草,给我直接烧死那些进城的隋军。”
    现在高建武就感觉身处于一条处处漏水的破船之上,虽然他百般填堵,可是无奈刚堵了这里,那里却又漏水了。忙了个焦头烂额,可是却依然堵不胜堵。高建武长叹了一声,抬头又一次看了看天,难道天真要亡我?
    年快过完了,有没有人给个红包哈,先说上一万字的祝福语。。。。。说完伸手讨红包打赏。。。
第66章 鸣金收兵
    天上的月色很明亮,月明星稀,是个赏月的好时候。此时的大隋天子就和一座大臣宾客们端坐宫楼之上,点起一盏盏的宫灯,一边饮酒观战,一边还有美人歌舞相伴,可以说是不胜乐哉。
    宇文述今天喝了不少的酒,此时红着一张脸道,“陛下,此时月上树梢,我军是否开始准备‘鱼梁’大道?”
    杨广起身走到宫楼栏杆前,一手端着金樽,一手拍着栏杆,看着远处的一片火把。此时的隋军攻城正在紧要关头,更何况没有皇帝陛下的命令,哪个将领敢擅自收兵。所有的将军都下令,打起火把,燃起篝火,夜战辽东城。'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此时站在这高高的宫楼之顶,天上皓月当空,地上火把点点如星空灿烂。此时,杨广真的感觉自己就身处九天之上,一时豪情大发。“朕的勇士如此勇猛,朕给他们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朕当以堂堂正正之师,一举而击溃蛮酋。”
    众臣子自然是马上奉承不已,就连处罗可汗等宾客也都是拍了几记马屁,杨广更是感应已,转身对坐在最末座的高齐道,“归顺候,你觉得朕大隋之兵如何?”
    归顺候就是被陈克复在新城俘虏的高句丽王爷高齐,自到了辽东大营后,陈克复也信守诺言,在杨广面前说了这厮不少好话,杨广对于这第一位归顺自己的高句丽王爷倒也不错,又念在攻新城时他也出了不少力,大笔一封,赏了他一个归顺候的没有实食封的空头爵位。虽然名字不大好听,可是却也算让高齐那提着的心放下了不少。
    此后杨广每有宴会总是会把他叫上,高齐也聪明,每次都十分的会奉承杨广,马屁拍的杨广十分舒服,对他也常多加赏赐。此时高齐一听杨广问他,忙起身跪伏在地恭敬的道,“高句丽以往偏居远东,所以根本不知道大隋虎狼之师,高句丽人也不过是井底之蛙,如今不服大隋,不过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陛下,下臣自进了辽东隋营之后才发现,这大隋真乃天下之共主,这大隋之师也是天下最强之兵,平定高句丽不过是指日可待。”
    “好,说的好,看来高句丽人就是久居偏僻之所,闭塞太久矣。此番朕攻破高句丽定当迁高句丽之民于中原,让他们这些辽东苦寒之地的人也见识下我大隋中原之繁盛!归顺候,等到了中原后,朕再赏你一个庄园,让你也好好享受一下中原的富贵生活。”
    “臣谢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此一贱躯任由陛下驱驰,但有所命,刀山火海无所惧也!”高齐对着地上就是猛磕头,下了十足的本钱,等杨广叫他起来时,头都已经磕出血来了。
    “启禀陛下,虎贲郎将司马将军求见!说是有东都八百里急报!”一名内侍走到宫楼上,跪下禀报道。
    杨广一听是东都洛阳来的八百里急报也不由惊讶了一下,虽然大隋京城在长安,但是自从他登基之后,他已经久不在长安了。基本上他继位之后就将洛阳打造成了一个新首都。如今洛阳不但是大隋的政治中心,同样也是经济中心。这次跟随他出征的文臣武将们的家人基本上都是在洛阳,这洛阳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那可是影响臣大。
    不过杨广想了一下,洛阳能出什么事?这次他亲征高句丽,特意选了一位十分老成的大臣留守。此人金紫光禄大夫、民部尚书、东都留守樊子盖,这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臣子,办事一像细心谨慎,而且为官品行也很好,不贪不腐。杨广想不出出了什么事情,这位办事细心谨慎的留守居然发八百里加急来报。
    “让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带信使上来!”杨广回到榻上,对内侍道。
    不一会,虎贲郎将将信使王贵带到。王贵见到了杨广之后,急忙从怀中取出装着急报的信筒递上。
    杨广接过内侍呈上的急报竹筒,认真的看了下上面的封印,确实完好无损无人动过,忙打开一看,只看了第一行,他的脸色就变了。他拿着信匆匆的往下看去,没一会就将整封急报看完。
    看完信后,杨广整个人都颤抖起来,一张脸更是一下子全黑了,脸色阴沉的吓人,牙齿更是紧紧的咬着。
    “呯”,杨广一脚踹翻了身前的小几,长身而起怒喝道,“所有的宫女全部下去,宴会到此结束,召集营中从三品以上的大臣到朕的御账来见朕。另传令,马上鸣金收兵。”说完黑着脸转着在内侍的簇拥下,下了宫楼,留下满座的文武大臣和宾客,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陛下会突然如此生气。更加让他们不解的是,如今辽东城攻破在即,为何陛下却突然下令鸣金收兵。
    虽然心中百般不解,但是皇帝的话不可违,此时众我哪还有心思猜这些,一个个纷纷起身往御帐赶去。
    皇帝一声令下,隋军阵前开始鸣金收兵,一面面大锣被敲响,声音瞬间传遍整个战场。隋军是百战之师,虽然所有的士卒包括将领都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会在这样的关健时刻收兵,但是军法有言,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令行禁止,莫敢不从。在将军们的一声声喝令之下,隋军开始整齐的后撤。
    好在是胜时而退,倒也不担心被敌人趁势掩杀,撤退的隋军甚至从容不迫的将城下那些还完好的攻城器械给又推了回来。
    真正有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是城头上的那些隋军,一开始听到这个声音,秦琼等人还以为是高句丽人不支,准备后撤退守内城,还高兴的对着高句丽人发起了一波冲锋,将高句丽人杀的不断后退。
    等过了好一会,他才听清楚原本锣声来自城下自家阵前。那一声声的锣声,让秦琼有些不知所措,为什么,为什么要退兵?这城头上鏖战了一天的隋军将士,这倒伏在城头上的一具具隋军同袍们,这是为什么?
    还没有等他想明白,队正王大牛大声的喊道,“叔宝,撤,收兵。快回来,闻金不退者,斩立决啊。”
    秦琼一手提着横刀,一手拿着把斧头,跑到王二牛身边,有些愣愣的道,“可是只要再过一会,我们就能攻下辽东城啊,现在退兵,那不是一切又回到了昨天?这到底是为什么?”
    王大牛呼喝着同队骁果的名字,好一伙后全队的骁果都集中到了一起。上来时的五十人,此时只剩下了二十八人,还基本上个个带伤,此时每个人都是浑身被鲜血染红,拼杀了一天了,所有的人都又累又饿。大家跟着撤退的隋军一队队的往后面撤去,那里早已经排满了一排排的云梯,所有的城头上的士卒都将从那里退下去。
    秦琼有些不能相信军中命他们退兵,就连城头上的那些高句丽人也一样有些不敢相信。城头上的高句丽士卒已经没有了多少,基本上都是些高句丽平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有,甚至连一些才比横刀长一点点的小男孩子也拿着张弓跟在后面。
    此时的高句丽人看着隋军退兵,没有一个上去截杀的,所有的高句丽人只是愣愣的看着他们后撤,感觉像是在做梦。每个人都有种大难不死、劫后余生的感觉。西面城墙之上今天死了太多的人,虽然他们最终守住了西城,但是城头上伏尸处处,就连城墙两边的地上也都堆满了尸体,这些都是混战中掉下去的,有些是被双方清理下去的。没办法,死的人太多,连城墙上都堆的没有双方士卒站脚的地方了。
    在这短短的一天内,高句丽辽东城五万军队,十五万百姓,此时军队剩下的还不到一万,百姓更是死伤无数。十五万人有十万上了城头守城,光西城就有六万百姓被征调上城,而此时城头还剩下的百姓还不到一万人,除了受伤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