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304章

隋末-第304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雨无阻,马蹄翻飞,黑sè的战甲,奔驰的战马,还有那一往无前的气势。所不同者,只是这支兵马的主将换成了自己,军队的名字也不是辽东军,而是他的玄甲军。
    下面的队伍已经很快,但是李世民仍然站在那里,高声大喊“快,快,再快一点,我们的目标是长城关口。绝不能让突厥人比我们先到一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我们要好好的和突厥人打一仗,让突厥人明白我们的厉害。也要让朝中上下,知道我们玄甲军的厉害。我们将是天下精兵,我们将是大隋最精锐的兵马。快!”
    疾驰战马上的骑兵们,一个个的低伏着身子,凭借着边关兵马的马上骑术优势,将骑术发挥到子最高。雨点打在铠甲之上,溅起一片片水雾,模糊他们前进的视线。
    李世民叫过身旁的一名亲卫“你马上带一伙人火速赶到马邑郡城,告诉柴通守和李郡丞,本太守让他们马上将郡中的五千名乡兵也集结起来,让他们在城中待命,随时准备与我部汇合,一同北上长城。”
    这五千乡兵其实也是李世民仿辽东的做法,明面上乡兵都是由乡民自主发起的保墒其民的民防组织。但是实际上,这五千乡兵只不过是打了个幌子,暗中这五千兵马依然是和他的五千府兵一样的训练,铠甲装备一样不少。且五千乡兵的所有大小军官都是李阀族人及他的朋友。为的就是进行两手准备,暗中积聚实力。
    眼下他要北上长城,那么自然是兵越多越好。这一仗李世民十分看重,如果他能取得一个大捷,燃他也将在朝廷和杨广心中有更高的地位。就算在李阙,他也能得到更大的话语权。为了这必须胜的一仗,他将他手中的隐藏的这张王牌也拿了出来。
    半天之后,马邑郡城终于出现在了眼前,李世民没有下令停顿,全军继续前进。
    邑“大人!”几名骑士从后面赶了上来,却正是马邑郡通守柴绍、郡丞李孝恭和五千乡兵的统领李面l宗和李道玄、史万宝五人。
    李世民放缓了骑马速度,摘下头盔,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怎么样,部队拉出来了吗?”
    风雨声和战马奔驰声太大,柴绍不得大声喊才能让李世民听见“大人,五千乡兵已经全部出城,已经跟上了队伍。另外按大人的吩咐,我们还带了不少的弩箭和粮草,都由马匹驮运,不会耽误行军速度。”
    李世民暂时停下来,转头望去,果见后队之中,又增加了一支新的队伍。而且这支队伍看起来比自己先前的这支还要大一些,五千乡兵,还加上了众从用于补充消耗的铠甲器械粮草。这支兵马虽然没有朝廷的正式旗号,打的是各个乡兵团。
    但是这支兵马的装备同样都是黑sè战甲,气势同样不容小觑。
    两支兵马全起来,一万人马,这就是如今李世民的全部家当。就连统兵的各个校尉队正,也都是他一手提拨委任,这是一支虽然名义上属于李阀的部队,但实际上只有他一人统率的兵马。看着这雄壮的气势,李世民lu出满意的笑容,向着柴绍等几人点头赞许。这些都是他的嫡系心腹,这是他们共同的事业。玄甲军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片期望,虽然成军后,大多还是没有见过血,但是光这气势就已经能和当年刚扩编时的破军营相比了。
    一日夜,李世民的一万人马已经沿着桑干河一路北上,赶到了马邑的一个大城神武城。神武城是一个县城,但是人口却有数万人,乃是桑干河一线的一个重要城市。
    “前面就是神武城了!“李孝恭指着面雾之中的城池道。不用他说,李世民也看到了这座边塞城池。
    柴绍大声道“大人,连续赶了一日夜的路,人累马乏,要不进城休息一晚,再补充一些物资,如何?”
    看了看自出发时就一直在下的雨,虽然不大,但是这样的雨天赶了一整天的路,将士们也是极度的疲劳了。
    现在进城休息一晚,士兵们不但可以不用扎营,还能洗个热水澡吃顿热饭,就是战马也能得到一晚上的好好歇休。按眼下的速度到达武周山长城关口,最起码还得要两天两夜,而这一路上已经没有几个这么大规模的城池。
    “好,马上传令,让将士们入城歇休一晚。明天一早,我们就得连续行军两昼夜,赶到长城关口才能再休息。”李世民点头道。
    雨幕中,李世民的亲卫队副,带着一小队骑士向神武城驰去。
    神武城的守军也早看到了这支兵马,为了安全起见,这个时候早关闭了城门。
    李世民骑在马上,冷眼打量着这座城池。虽然这是一座县城,但因居于塞外,所以城池也修的十分的粗糙,但看起来却很坚固。比中原内地的城池,却是要坚固的多。神武城中那些居民百姓和城中的流动商贩店家们加一起足有三万多人口,城中的守军不多,只有一团两百人的步兵。不过那城墙却修的很高,足有三丈高的城墙。李世民心里盘算着,如果没有攻城器械,自己这一万人,应当能在一天之内攻下这座县城的。
    “来者止步,你们是什么人?”城头上,此时城中的县令、县丞、
    县尉,还有那统率二百步兵的步兵校尉都在城头之上。虽然远远看去,来的这路大军穿的都是朝廷的铠甲,打的也是朝廷的旗号。不过边关城池,历来都要小心谨慎一些。那校尉还是按惯例关城门先。
    李世民的卫队队副,也是一名李家子弟。李道林打马来到城下,大声喊道“奉天子敕令,马邑太守、左屯卫将军、辽阳郡公李大人率大军北上长城关。现在要入城歇息一晚,快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
    那校尉之前的动作也不过是一个例行程序,此时一听来的居然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马邑太守,哪还敢有半分怠慢。心不迭的下令城门处的守军开城门,自己也跟县令等县中官吏商家富户们一起赶忙跑到城门处去迎接李世民。
    看到城门打开,城中也有人出来迎接,李世民点点头“传令下去,全军进城,今晚好好歇息一晚,明日四更做饭,五更启程!”
    听到这个命令,马上的将士们也都长松一口气。这一口气跑了一整天,又是大雨天,如今虽然已经是五月,但身上也冻的要死,能进城换身干衣裳休息一晚上,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大军排着整齐的队列,缓步驶入城中。城中只有一个容纳一千人的小军营,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县令忙叫来城中的大户和商户们,让他们将自己的府第和空余的仓库拿出来,供李世民的一万大军入住。
    安排好了住的地方,县中官吏们又心看去张罗士兵们的饭菜,又在城中最大的酒楼包了场,请李世民等上官用席。
    对于这些人的巴结,李世民倒是来者不拒,统统任由他们去张罗。他自己则被县令安排到了城中最富的一家府第之中,一入府中,李世民马上让人准备沐浴更衣。脱下了一身湿衣,李世民刚刚躺入了那滚烫的热水之中,门却被啪啪啪的敲响了。
    “大人,城外警戒的游骑,在十里外的河边发现了一名受伤的骑兵。现在已经带回来了,是司马德堪大人的黑衣铁卫!”李孝恭在门外声音有些低沉的道。
    哗啦一声,李世民自浴桶中腾的站了起来。!。
第395章 李二赌命
    此次北上皇帝不光派了他李世民,而且前面还派了禁卫军黑衣铁卫的五千人马先一步北上,侦察突厥人的动向。眼下居然发现了黑衣铁卫受了重伤的士兵,那岂不是意味着这里附近已经有了突厥兵马?
    这个时候也顾不得澡只洗了一半,李世民拿起毛巾快速擦干了身上的水,连忙换上衣服。''
    “人在哪里,快带我奔!”一出门,李世民皱着眉头急促的道。
    李孝恭前头带路“人现在就在大厅,已经让大夫检查过了,全身多处刀伤。现在失血过多,不过大夫已经用了药,说是还能坚持一会。”
    直到厅中,李世民一眼发现,这名受伤的骑兵果然是黑衣铁卫的。黑衣铁卫虽然表面上也是禁卫骁果军的一支,但是他们的铠甲装备却是都有特别标志。凡黑衣铁卫的人,铠甲的xiong甲之上必然会有一个黑sè圆盾标志,而且在他们衣服的袖口,还各有一个两把横刀交叉的标志。这个标志是黑衣铁卫的独家标志,眼下这名受伤的士兵那破损的xiong甲上正有一个小圆盾标志,而检查他的袖口,那里也各有一个交叉横刀的标志。
    确认了身份后,李世民神情更是严肃“本将军是左屯卫将军李世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需要你马上告诉我。”
    那黑衣铁卫咳嗽了几声,咳出一大块血来,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可却只能徒劳无功。几么亲卫将他扶起,在他的背下垫了几个垫子才让他抬起身来。
    “突厥人,是突厥人,突厥人南下了……”那铁卫神情ji动,伸着手指指着北边努力的说道。
    李世民脸一下子沉了下来,黑衣铁卫虽然是禁军精锐,但也只比他早出发了没多久。但是现在,黑衣铁卫却已经被南下的突厥人重伤,那就明,突厥人已经就在突破了长城关口,就在这附近了。
    大夫端来一碗人参汤,喂着那铁卫喝了下去。一碗人参汤下去,那卫士果然一下子回光返照,精神了许多。
    “司马将军率着我们北上,在马邑郡城将五千人马分成了十支人马,分别往不同的方向打探突厥人的动向。小的跟着的是去白狼塞的那支,结果我们刚赶到那里,就遭遇到了突厥人。”
    “袭击你们的突厥人有多少?打的什么旗号?”李世民赶紧问道。
    “无边无际,我们五百人刚发现这支突厥人就被包围,不半一柱香时间,五百人就已经全军覆没。在下当时跳入爱重伤落入河中,才勉强逃过一劫。我从河的另一岸上了岸,在一个村庄中找了一匹马,
    赶了几十里路后,终于不支坠落马下。我不知道突厥人有多少人,但就我看到的最少有五千人,而且还不是全部。我只记得他们的旗号是狼,其中有一面旗帜上是一只金狼。”黑衣铁卫努力的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脸sè惨白。
    听到这个情报,李世民彻底沉默了。他原以为,到现在他们也还没有接到任何急报。和烽火,所以突厥大军应当还在定襄边境上。
    就算看到这名受伤的黑衣铁卫,他也只以为这是潜入马邑的突厥人斥候队伍干的。可他没有想到,黑衣铁卫居然说袭击他们的突厥人无边无际,五千人都不止。
    而且更让李世民心惊的是,在突厥的旗号中居然有金狼头旗帜。
    金狼可是突厥汗国的标记,但是一般的兵马是没有资格打这个旗号的。
    而除了代表大可汗的金狼旗,那就只有突厥的阿史那家族才可以打这个旗号。因为金狼头正是世代袭承大可汗之位的阿史那家族的标志。金狼头旗帜出现,要么表示大可汗到了,要么就是代表着阿史那家族的一名部族首领到了。
    两者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旗号的大小,大可汗的金狼旗是金狼大纛,而其它的阿史那部族首领的金狼旗则要小的多。但不管是哪个,
    最起码也是阿史那家族的部族首领到了。做为王族的阿史那部族骑兵出现在河东腹地,那足以说明之前义成公主所说的都是真的。
    李世民还有些不死心,转头去问大夫,看是不是这名铁卫受伤过重,刚才说的是胡话。大夫还没回答,却突然从城头处传来一阵阵急促的“铛铛铛”的警钟声。
    大厅之中,李世民、柴绍等人面面相觑,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城头的这警钟,无疑肯定是突厥人来了。再顾不得去问那铁卫,李世民起身就走,边走边大声道“马上传令各部,火速集结所有部队,另外马上关门四门。”
    呜呜的号角声在城中四处响起,那些刚刚才脱下铠甲的士兵们,都不由的纷纷重新套起铠甲,找自己的队伍集结。
    天空yin沉无比,不时还会响起一声霹雳,刚刚停歇的雨又开始下了起来。只是这一次,再不是雳雳细雨,而是如豆大颗的大雨。李世民带着诸将刚刚登北城头上,就有一名被淋的浑漉漉的骑兵队正跑了过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敲响警钟?”虽然明知肯定是突厥人来了,但是李世民还是问道。
    “将军,突厥骑兵来了!”那名游骑队正声音有些颤抖的道。
    李世民握在横刀上的手不由的紧了紧,该来的还是来了。
    “我们的游骑出城往北面侦察到三十里的时候,发了突厥人的骑兵。就顺着桑干河,全是骑兵。据我们看到的千夫长足有十五面,他们的旗帜都是金狼头旗。我们撤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发现了我们,回来的时候一直紧紧的追着我们,现在距离我们最多还有五里路,转瞬即到。”
    十五面千夫长旗帜,那就表示这支人马最少也有一万五千人。而且那黑衣铁卫说的没错,对方打的确实是金狼旗帜,那意味着这支骑兵是来自突厥最强大的王族阿史那部族。
    而同时一个更不好的事实已经摆在了李世民的面前,一万五千突厥骑兵,这绝对是一支大部队。从定襄到达马邑,这一路上穿郡过县,绝对无法将行踪隐秘到十几天他们都毫不知情的状况。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支突厥人有可能只是一支先头部队。这支突厥人根本不是偷偷潜入的,他们是一路杀过来的。只是他们太强,定襄马邑途的城池守军根本就没有人能逃脱报信。
    “他们来的真快!”李世民沉声道。
    柴绍等人也是皱着眉头,他们北上是要去长城关口,依托长城来挡住突厥人几天,随后朝廷的五十万大军就将北上进攻突厥。正因为后面有五十万大军随时会上来,所以李世民才会毫不犹豫的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一万人北上。但是现在,还刚到这里,就已经遇到处了突厥了。
    “大人,现在怎么办?”李孝恭问道。
    “突厥人来的太快了,一万五千骑兵,而且有可能只是前锋。我觉得我们最后马上向后撤,只要一天我们就能退入马邑郡城,那里城池坚固,因当可以暂时依托一下。”柴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