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 >

第159章

隋末-第159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易倒也简单,七万高句丽奴隶,三万给ohé,两万给阿保窟,其余两万给契丹另外八部族。不但如此,陈克复干脆将各山城之中一些带不走的,即不能吃,又不能穿的财物,全都卖给了两部族。
    这些东西交易给两部族后,他要求的回报却也不高,契丹九部族出精锐骑兵五千人为其征战高句丽,并在今后十年,提供战马一万匹,羊十万头,毛皮一万件。而ohé部族必须由突地大族长亲统两千ohé骑兵随军南下辽东城,一起对抗高句丽,并且同样在末来十年里,向陈克复提供三千匹马,一万头羊,毛皮三千件。
    对于两部族来说,如果陈克复的交易条款中,去除掉必须由他们这些族长亲自南下辽东城的话,他们是很乐意接受陈克复的交易条件的。
    对于他们这些部族来说,限制他们发展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没有人口,想在艰苦的东北责存扩大,太难。而答应陈克复,就能一下子有数万的俘虏,虽然这其中有半数的人都是年老残疾之人,但也同样还有近半可以生育的fu女。只要有足够的女人,他们就能轻易的将部族扩大。
    而且陈克复也还答应了他们,在隋军撤走后,扶余道四十余城中带不走的财物,契丹和ohé一分为二,他们各取一半。这些财物虽然隋军带不走,可却并不表示不值钱。只要他们huā点时间,拿回去后,就可以和其他的部族换取足够多他们需要的物品。
    唯一让他们不满的条件,是陈克复要求契丹九部族少族长、ohé大族长突地一起南下辽东城。几个人都犹豫不决,可是陈克复的条款却不过是一个霸王条款,玩的就是强买强卖,根本就没有打算征求他们的同意。说出来,就等于条款生效了。
    到最后众人不得又喜又忧的接受了陈克复的条款,无奈的跟着大军南下,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前卜未知的南下。
    求票票!!!。
第201章 圣旨到!
    辽东多山,山路艰难,运磅物资一般都是以牛马相驮,却难以运用马车、牛车。
    而此时的山道之上,连绵不绝的车队一路向南,不断的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中原南方人就因为这种声音,而叫他们手中推的独轮车为鸡公车。'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鸡公车只有一个轮子,对于道路的要求很低,更不需要牛马相驮,可是所有运载的重量却比一头驴驮运的还要多。如此一辆临时打造出来的简易鸡公车,居然能让隋军轻易的运送三四石的粮食物资,可以说真是奇妙无比。而相传,独轮车的发明人就是三国孔明,鸡公车也就是木牛流马。
    除了小孩和有手艺的老人,所有的辽人俘虏不论男女,全都在运送物资,男的在后面推,女的用根绳子在前面拉,如此一来,虽然车子还是不多,可是每车能载的物资去一下子增加了不少。那鸡公车单独的一个车轮,车子走过,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犹如一根线一般。
    如此连续的行了几天军,在经过了金山城两天后,所有的隋军士兵们终于感觉一阵轻松。辽东城已经就在不远前,只要半日就已经能到了。离开了辽东城这么久,此刻所有的将士们突然都有种回家的感觉。对于不少人来说,辽东城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了。
    一队骑兵自南而来,隆隆的马蹄如雷一般传来,一看装束就知道正是隋军的骑兵。推着独轮车的辽人俘虏,纷纷将车子往路旁推,不敢脚气这些高高在上的隋人。
    那队骑兵没一会就策马来到了中军的陈克复旗下,骑士翻身落马,单膝跪倒在陈克复的马前,大声报道“禀报大帅,陛下派了使者带着圣旨到了辽东城,胡将军和陈将军命我速来报知大帅,请大帅速回辽东城接旨。”
    陈克复沉吟了一下,问道“来传达圣旨的使者是单独前来,还是有带大军前来?”
    刚刚一下子听到有圣旨到,陈克复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的。不得不说,一个人在辽东纵横驰骋,生杀夺予,这种感觉确实是十分的爽的。如今突然一下子听到圣旨到,他一下子明白,自己如今也不过是一军统帅罢了。在他的头上,还有着大隋王朝,还有着大业天子杨广。
    之前,打下辽东城后,他故意拖着时间到金山之战后才开始向杨广报捷,就是不愿意杨广过早的派军队来辽东。眼下突然圣旨到1算算时间,距离大军撤退已经一月有余了,而他的战报送过去,应当这个时候才到,不可能皇帝反应这么快,一下子就有圣旨到来,毕竟琢郡到达辽东城,那可是路途遥远。
    难道是杨广如先前约定的一样,一到北平郡后,就已经让大军前来接应了?这个他却有些不大相信,朝中明摆着裴阀和李阀都在打压他,这次有这么好的借刀杀人的机会,裴阀和李阀的人不可能会不用。
    “回大帅,使者是由一名校尉带着两百骑兵护送过来的,一个时辰前刚到,没有大军前来。”说到这里,那骑兵的语气中有些失落,毕竟当初留在辽东时,大帅告诉他们的是,皇帝一回河北后,就派大军来接应他们回中原。这眼下早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居然没有半支兵马前来,不禁也是让他觉得有些失落。辽东再好,也不如中原好。
    不同于那信使,陈克复一听这知,心情却一下子舒朗了开来。不管是什么裴阀真的借刀杀人也好,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也好。事情终于向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了,皇帝并没有派大军前来,那表示,他在辽东也就越来越稳固了。
    陈克复回头看了一下身旁的一众将领,他们听说朝中午圣旨到来,也是十分高兴,特别是李节,心里更是满怀期待。不过在听说只是使者单独前来时,却又表情各异。
    如李节是失望的,他希望的是离开辽东,回到中原。如现在这般,挂着军中三把手的职位,可却只能做一个打杂的,这不是他一个出身世家豪门的贵族子弟所能容忍的。
    只有早日回到中原,依托家族,他才有机会把这一切扳回来。
    而毛翊、鲁世深却早已经和陈克复上下一心,他们也不愿意这个时候回中原,辽东虽苦,却是他们的复国基业所在。
    李奔雷、刘铁柱、于钦明、李世民等将领先听到没有兵马到来时,先是有些小小的意外,接着却又好像松了口气一般。刘铁柱这样的将领,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正五品的郎将,可是回到中原,却再带不了兵,必须回京城待命混吃等死。只有打仗的时候,他们这些级别的将领才能出动领兵,要不然,就只能在满是豪门贵族的京城之中,做一个看似不低,和京中贵族世族们相比却只算是小人物。特别是他们这种出身寒门的将领,京城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而留在辽东城,统率上万兵马,却能让他们热血沸腾,只有在军队中,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他们的价值。
    将众人的表情一一收进眼底,陈克复心中笑了笑,他知道,他部下的这些军官们,也开始变了,不再是过去破军营时的那样单一的想法。
    陈克复不怕他们有想法,有想法是好的,只有这些将领们有了自己追求,他才能更好的将他们拧在一起。
    “传我命令,团以上军官,马上随我一起先一步回辽东城,迎接陛下圣旨!”陈克复对着传令兵一声令下,反正离城也不过是个把时辰的路途了,他也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他现在到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皇帝杨广给他的是什么旨意。
    陈克复一骑当先,带着数十位将领,连带着阿保窟和突地等人,在张锦等亲卫的护卫下,策马赶回辽东城。
    不到一个时辰,辽东城就已经在望。高大雄伟的东北第一要塞可不是浪得虚名,那高大的城楼,全由条石垒起的城墙,无一不让看到此城的人心生震憾。
    阿保窟和突地等人虽然早就知道辽东城的威名,可是头一次见到这座处于群山之间的辽东城,脸上全是震慑之sè。对于那些游牧渔猎部族来说,城池这玩意他们根本就没有。契丹人都是住的帐蓬,就是阿保窟的父亲,阿地那大族长,所居也不过是一顶宽大些的帐蓬罢了。
    而ohé族这些还在穿着野猪皮的通古斯野人,除了小木屋,大多还是挖地xué而居。他们连个石头房子都没有,更不用说,如此雄伟的条石筑起的山城了。
    扶余城虽然也很大,但是和东北第一要塞一比,那简直就是乡下人的茅房和财主家的庄园。
    靠近城池,放缓了马速的陈克复看着他们的样子微微一笑,如果让他们看到了长安大兴城又或者是东都洛阳,估计这些人还不得眼珠子都掉下来?不过对于长安、洛阳,陈克复自己却也并没有见过。来到这千年之前,只顾着在这辽东原始地带混了,连中原的土地都还不曾踏足过,说来也是个遗憾了。不过转念一想,现在在这先混着,也是为了将来能完全的拥有整个中原huāhuā大地,心也就顺了。
    “各位,辽东城不过是高句丽蛮夷胡堆乱造之物,当不得大雅之堂啊。只要你们和我齐心同力,将来,本帅定带你们去那中原西京长安大兴城、东都洛阳城,让他们见识一下,真正的中原繁华!到时说不定诸位,还会乐不思蜀哦!”李世民和于钦明、李节这些世家豪门中出来的公子哥们,一看到阿保窟他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也是轻笑几声,在这些人面前,他们总是会有一种特别的优越感。
    “少爷,少爷!”几人正说着话,城门处却奔出数十人,直直的往他们这边而来,一边奔跑着,还一边ji动的喊着话。
    陈克复愣了一下,现在的辽东城完全成了军事重镇,一切都是按照军中规矩来的。哪怕是如李奔雷爷孙他们,平时在众人面前对答,那也得称军职。眼下这跑出来的人,居然于城门处一窝蜂似的奔跑,还喊着少爷。这让他十分的不满,眉头已经微微皱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已经是他生气的前兆了。
    等那些人跑近了些,陈克复才发现,这些人都是一副平常人打扮,并不是军人装束,而且看他们的样子,大都是少年子弟,及一些四五十岁的人,却也并不是民夫营中的民夫匠人。
    他身旁的毛翊、鲁世深等陈家庄出来的几个将领却一下子ji动起来,勒住战马,急匆匆的跳下马,和那些人拥在了一起。
    一群人像是朱毛会师一样,ji动的相拥着,好一会,毛翊、鲁世深才带着众人来到陈克复的马前,高兴的道“大帅,毛伯他们带着陈家庄的子弟们都来了,此刻正在城中休息,我们快进去吧。”听到鲁世深一说,陈克复才突然明白,原来这些人都是他陈家庄的子弟,看看那一张张高兴的面孔和关切的目光,陈克复的嘴角也轻轻的扬,高兴起来。。
第202章 破军挂帅
    对于毛伯,虽然陈东复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还没有见过他但是他知道,这个老人对待陈氏一族,对待陈克复是付出了多少。
    陈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前后五任皇帝,却只有三十三年的王朝统治。开国武皇帝陈霸先英雄一世,打下了南朝陈氏江山,可以说是和杨坚等同一个时代的牛人。历代史书,对于这个牛人,都是赞叹有加。可惜他有一个和杨坚儿子同样谧号炀的不孝子孙陈后主,把大好的江山送掉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整个陈后主的时代,陈朝完全就已经是一个堕落的王再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陈后主的荒yin,也导致了整个南陈王朝的大臣们,大都都是这类的jiān倍之臣。
    不过疾风知劲草,板dàng见忠臣。在南陈的末世之中,南陈皇太子深却是一个人见人赞的优秀储君,虽然他的母亲是很多人称之红颜祸国的张丽华的儿子,而且这皇太子之位还是他母亲废了前太子之后才得到的。但却是公认的好太子,如果他能成为南陈皇帝,也许陈氏王朝能多延续几年。
    而大臣毛喜,就是皇太子深的老师,陈宣帝为揉骑将军,领中记室,封东昌县侯,至德(五八三…五八六)中为南安内史,陈朝灭亡之前,为太子少师,教习太子习文。且毛喜为人最是忠诚,对于南陈一直是忠心耿耿,可惜忠臣偏遇昏君,原本毛喜和鲁世深的父亲,大将军鲁有达等一干忠良大臣,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皇太子的身上,可惜没等到太子即位,南陈却已经被陈后主给玩没了。
    陈氏灭亡,毛喜受皇太子所托带着不少陈朝臣子,还有不少如鲁世深一般的忠良大臣之后,偷偷有带着皇太子深刚出世的儿子偷偷的逃出了金陵城。
    可以说,毛家真的是几代都为他陈克复家族尽心尽力忠贞不二。
    且从si人方面来讲,在涿郡的这些年,毛喜对待他一个亡国皇族,却比对待亲儿子毛翊还要好这不由得让陈克复感动。
    眼下他陈克复再次崛起,立于辽东,毛伯的到来,无疑让他喜不自胜。不说别的他早已经知道,陈家庄里的那大部份四五十岁的老家人,并不是普通人痒都是南陈王朝当年南陈皇太子府中的官员,虽然不少人官位原先并不高,但也是因为朝中被jiān倍把持。
    如今他帐下虽然说不上是猛将如云却也算是有了初步的一众不错的将领能帮他带兵打仗。可是文的那一套,至今却是一无所有,整个辽东城完全就是进行着军事管制。
    过去是时势所迫,但是现在,化已经在辽东站住了脚这内政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过去他不得已只能依靠李节来管理内政,可是李节并不和他同一条心不是长久之策。
    如今毛伯的到来,却等于在帮他解决这一个大问题。毛伯那可是当年南陈的太子少师,一个十分尊荣的重要职位,这可不比他们这些野路子,那是一个专业的大臣,人家能在南陈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管理现下一个小小的辽东自然也是不在话下。
    更何况,陈家庄可不只有一个毛伯,还有不少太子府中的官员的,这些人当年能选为太子府中的官员,那都是做为下届皇帝的左膀右臂来挑选的,那岂会差到哪去。
    内城陈克复的帅府,陈克复一进门,就发现一头白发的毛伯正和他的老熟人,通事舍人黄兴跪坐在熊皮垫子上喝着茶,小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