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667章

宋起波斯湾-第667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倒好,我紧着叫人给殿下送信”
    哈桑假装还礼,在胳膊的遮掩下与贺齐交换意见
    “不急,等知道了赵旭的详细打算,以及蒙古人的计划之后,再一并告诉殿下”
    当哈桑直起腰来的时候,嘴里的话自然又比贺齐要加损一些,不然怎么体现他军师的智慧呢
    “可不是,在下的个人是矮了些,所以看着您贺。龙卫的时候要抬头挺胸而您倒是要低下头来,知道的是您和我打招呼呢,不知道的还认为您闻到什么味了别急着啃,一会中午饭桌上的东西才是食物,至于地下的么……”
    “你”
    与哈桑这奸商外带军师斗嘴,贺齐明显要差一点,他眼睛一瞪紧紧盯着哈桑,仿佛要把他一口吞下一般倒是哈桑仰起胖脸来,故意带着些笑容,继续捻他的胡子尖

156章 山人有妙计
    “木刺夷”人所在在山脉之外,除过赵纬南曾经经营过的城堡之外,并没有多的城市…_)广阔的沙漠地带,对于阿拉伯帝国的诸总督、苏丹没有什么吸引力这也是“木刺夷”人,可以一直相对安全的生活在山脉及附近的原因
    战火此刻已经延伸到了这里,原本赵纬南要民众们开挖的,仿佛坎儿井一样的供水体系,这时也已经完全荒废事实证明农业是需要人长期精耕细种的,倘若没有人管理的话,那么荒芜起来不过是几天的工夫天知道为何,在沙漠边缘上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土地里,野草几天不管,就会过庄稼的高度
    赵旭步行在“木刺夷”人的村庄之中,手中的大扇子摇着他刚刚接到了香莲给他送来的消息,“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军队,在一天之内被魏臻率领的军队击败不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在些役中阵亡,而且赵河也带回了敌军炮火犀利的消息
    “这个伏波,难道他真的要赶尽杀绝吗?”
    赵旭皱眉说了一句话之后,才摇了摇头事实上不是对赵伏波,而是对他自己杀三娘,杀赵纬南,这些事情已经让他与赵伏波结成了死对头此刻就算是心中再担心,赵纬南明白自己也只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又及,蒙古军与木刺夷为人在山间平原的战斗里全灭,没有一个逃脱想来蒙古诸王知道战败,但具体形象未必明了我已命赵河收集了鹫巢之中细软,刘千也已经在打造大车,如何行动还待旭爷您的信指示为盼”
    这是香莲给赵旭的信,看到这些信件的时候,赵旭心中能够感觉得到,还是香莲对他最为忠诚
    “鹫巢里的细软大概不会有太多,不地赛马场我们来说也是笔意外之财,也算是不错眼前这大将军蒙哥与赛因汗拔都大约还不知道那一路兵马的事情,怎生想个法子,让他们与赵伏波的手下大战一场赢了大家高兴,要是输了的话,还是玩个三十六计走为上”
    赵旭早已经做了这一准备,在进山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手下交战,以及结盟到现在,他手下的工匠们依然在不停的打造着火器与马车现在已经有了不少,唯一的问题在于眼前他不可能抛下蒙古大军,带着自己的火枪骑兵以及其部下跑路况且他还想要知道一下,在骑兵的较量上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如果能够拿到黄沙城固然好,毕竟自己是在那儿长大的倘若实在不行,就只有远远躲开,用几年时间打造一支强军才是上策
    “旭爷,我看这赵伏波的大军不好对付,大约我们还是要早拿主意才成的”
    跟随在赵旭身边的军师哈桑看完了信,在赵旭身边悠悠的来了这么一句他习惯性的捻着自己的胡子,眯着的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事实上哈桑的心中是高兴的因为连香莲与赵旭之间的信件,他也能够看到,这就说明自己的潜伏是成功的最少从这件事上可以说明,自己得到了赵旭的相当信任
    “哈桑军师,你我二人还需要打哑谜么,不如直说好了”
    哈桑向赵旭施了一礼,左右看看不见有蒙古人的身影他靠近赵旭,低声说出他的想法
    “旭爷,我看这件事恐怕不大容易解决那二郎伏波的兵力之强,已经让人要目瞪口呆了面对这样的家伙,我们只能走,而且走的越远越好否则只怕我们现在与他一战,就会消耗掉我们的元气所以旭爷与其与蒙古人合作与之一战,不若远远的离开想来假以时日,必可以在火器上越他们”
    赵旭缓缓点头,哈桑说的话的确是有道理,不过赵旭还有一点心病那就是赵伏波的火器,一改再改而且是没完没了的在改,想来这样的话,过个几年还不定变成什么模样的
    “唉,躲得远却又如何,二郎伏波的本领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一次的火器看起来,比之过去可又要厉害许多呢”
    军师哈桑神秘的一笑,立即各赵旭表示,他早已经想到了这件事
    “旭爷,我想这件事您不必太过于担心,我是您的军师,倘若连这样的事情都办不了,那您要我做什么呢?”
    而且为了自己的赵旭身边的地位,也为了赵伏波可以轻易掌握他的动向,甚至掌握未来蒙古人的去向,这都是哈桑来时与赵伏波安排好的手段
    赵旭与亲王忽必烈的合作,是马丁结合了蒙古诸亲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考虑到了赵旭的去向之后大家一起分析出来的结果那就是赵旭必然与亲王忽必烈结盟因为蒙哥大将军作为未来蒙古人的“诸王之王”的大汗,对于赵旭并不像是有夺权企图的亲王忽必烈那么强烈
    历史上亲王忽必烈在蒙哥汗死后,曾经与兄弟阿里不哥争夺天下的汉位这就说明他的地位不如蒙哥,因此如果说与赵旭结盟,就属亲王忽必烈最有可能另外亲王忽必烈对大宋有着难以磨灭的野心,这从历史上早已经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那么赵旭如果不能在阿拉伯帝国站住脚的话,他成为亲王忽必烈势力中的一员就好
    原因在于,他身边的军师哈桑是赵伏波的人,那么蒙古人以及赵旭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脱华夏的目光从这个策略上可以看得出来,固然赵伏波依然不会放过杀奶奶、杀父亲的凶手,但此刻整个华夏的目光,多的时候看着的是华夏的故土
    赵旭与亲王忽必烈一起回到好那遥远的土地上,对于华夏人来说是一种好的选择那样的话,可以只用全部的身心对付一个敌人而不必像现在一样,赵旭与亲王忽必烈两个虽然并不强大,但非常讨厌的如同跳蚤那样的势力

158章 都是聪明人
    赵旭并不笨,有的时候许多事情并不像人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事实上赵旭是典型的,被过度溺爱之后,变成了纨绔子弹的结果。虽然由于一系列的变故,最后他依然成就了自己的势力,但总体上来说,他心中的大义,却早已经被他当饭给吃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归身上只剩下一些权谋以及手腕,等等的一些小聪明。而眼前的这个大帐,就是他聪明之处的体现。那是两辆大车,只要把侧面并在一起,并拿掉侧板,就成了一个“大间”。依然把几辆这样的“大间”串在一起摆成方形,上面盖上帆布比之其他所有的大帐,都要气派些也要舒适些。
    从赵旭那儿买到了不少马车的大将军蒙哥以及赛因汗拔都,此刻都在这大间里,正在思谋着此刻的战局。此刻他们从亲王忽必烈那里,也已经听到了“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大军败亡的消息。只不过仿佛与赵旭心有灵犀一样,亲王忽必烈同样没有说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死的时候炮火有多么猛烈。
    一来他是不太清楚,而事实上就算他清楚,他也不会说出来。至于原因么,“聪明人”都知道。而事实上,蒙古的崛起原因就在于,起初这样的聪明人很少。而蒙古的败亡也源于,后来这样的聪明人越来越多。随着聪明人越来越多,手腕、权谋全都出来了。而最后这样的势力,则必然灭亡。因为这种所谓的聪明,毁灭的是一个集体的团结。这也就是民国之时,放着诺大的国家,被弹丸之地的扶桑国入侵的根本原因。
    而这一改变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即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所谓“聪明”的定义要进行修改。修改成只有爱因斯坦那样的聪明才叫聪明,使手腕、刷阴谋、搞权谋的人,脑门就该盖个章——s。b。而要形成这个结果,事实上一点也不难,那就是“法治”。
    别说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这样的观念,甚至在未来多个世纪之间的许多人都没有去理解。结果对内实行法治的人,发展了工业与经济,然后他们几乎掠夺了全世界。别说不服气,去看看历史。那才是人类的“传统文化”,所昭示的“聪明”一词的定义。
    此刻聪明的赵旭来到了蒙哥大将军与赛因汗拔都的大帐里,他就是一个聪明人,而他打算借用赵伏波的手,给自己打一个未来出来。
    前面说过,蒙哥大将军率领的,事实上是整个蒙古诸王之王军队之中的机动兵力的主力。倘若他们失陷在这儿的,那么亲王忽必烈回去之后,必然能够在地位上有所增加。尤其再加上赵旭自己的力量,到时左右蒙古人的朝政并不是一句空话。
    至于蒙古人的优势在于,他们控制的地域实在是广大,那么资源就会倍加丰富。比起赵旭自己去经营一个地盘,那是要划算的多了。
    “两位王爷!”
    赵旭进了门,拱手的时候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虽然蒙古人此刻军力强大,但面对赵伏波的“华夏军”时,他们什么也不是。与他赵旭没有多少区别,甚至在火器的运用上,他们还不如自己。而这就是赵旭坐大的底气,有了这个底气,他已经在想更加遥远的事情。
    “赵城主,您恐怕已经知道了吧!”
    蒙哥大将军,对于赵旭也只是淡淡的点了下头,不知为何蒙哥大将军就是不喜欢赵旭。与他打首次的时候,总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相反阿米娜,赵伏波他们虽然处于敌对一面,但仅仅就人品上来说,他们比起赵旭要可爱的多了。
    “哗”的一声,赵旭打开他的大扇子在手中摇了两下,然后才点头回应赛因汗拔都的询问。
    “是啊,我从香莲那儿也听到了消息。真没有想到,山中老人的手下居然如此不堪一击。不过如果不是郭侃的叛变,恐怕大军也不至于就如此容易败落。唉……凡事就怕出内奸啊!”
    赵旭的感叹,让大将军蒙哥的脸上一阵难堪。原本蒙古军方面,并不打算让郭侃出任“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指挥的联军之中,蒙古军队的统帅。是他蒙哥为了郭侃未来可以晋升,而力排众议给了郭侃这么个机会。哪能想到……
    事实上,如果从蒙哥自己的心中来想这件事,他倒是能够理解郭侃的选择。毕竟,赵伏波那是汉人,又是大宋的皇族,还是个天大地大,无大不大的角色。有道是识实务者为俊杰,如同郭侃那样的人,如何又看不明白这天下大势呢。而且更重要的一件事,郭侃的叛离让他明白了蒙古军中,对于色目人、汉人、南人的歧视,早就已经埋下这样的伏笔。郭侃出现,不过是顺潮流而动的事情。
    就算是将心比心,谁人又愿意低人一等呢?
    赛因汗拔都大约是心有同感,与赵旭两人互换了一下眼色,但他却不再多说。毕竟蒙哥手中掌握的是蒙古军队的主要机动兵力,眼前这一战还要指望他。
    原本蒙哥大将军的意思是,把赛因汗拔都留在鹫巢那里看家,他与亲王忽必烈一同出击可能更让人放心。然而赛因汗拔都不放心的是眼前的战事,毕竟倘若蒙古军败了,别人不知道如何,他的钦察汗国先就保不住了。这才是他所担心的事情,至于说蒙哥与亲王忽必烈之间的竞争,现在他已经顾不上去管了。
    “算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在下这次来拜访两位王爷,意思却是要谈谈,我们如何攻得下赵伏波的城堡。只有攻下那里,眼前战局的颓势才能够逆转,不然的话只怕此战危矣!”
    赵旭摇头扇子,虽然他说的话仿佛非常关心眼前的战局,但他脸上去没有一点担心的模样。看到这个情景,大将军蒙哥微微一笑。
    “赵城主一付胸有成竹的模样,想来定已经是有了打算了吧!”

159章 最大的诚意
    赵旭当然有机会,只不过他的想法是如何避免自己真正主力骑兵大量受损的问题不过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一点代价都不付出,恐怕保不住自己的部队
    说起来赵旭5万余人的手下,但这50000余人在“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那一仗里,已经损失掉了10000人这里又是1。5万人,再这样损失下去,只怕这5万人的军队,要不了多久就得败光到那时,他赵旭就什么也不是了
    这就是乱世在乱世里凭借的就是军队,如果没有军队的话,那这些所谓的英雄、枭雄所谓的大人物们,不过是沾满了平民鲜血的刽子手而已当然,为了自己的民族、国家的独立与完整而进行侵略战争抵抗的人,是具有正义性质的,例如岳飞以及诸如此类的军人们
    但在南宋这个金粉于外,败絮于内的时代里整个世界都是愚昧的,虽然中国的科技、艺术,因为没有宗教极端,稍有发展但腐朽的统治者,与邪恶的官僚集团,以及正在儒家被神化成了儒教的时候,那么灭亡与耻辱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灭亡与民族的沉沦的伤害,事实上是由平民们来承担的
    深谙此理的赵旭,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的势力受到太大的损失而且作为一个关于玩手腕及谋略的人,他这次用的是以进为退的手段
    “这一次,我们不要再和二郎伏波的手下玩什么野战,虽然蒙古骑兵的度不慢,但要与二郎伏波的骑兵相比,恐怕度就有所不如了所以我们要诱他出战,然后布置下伏兵只要他从城堡里出来,我们就可以佯败诱敌等他进入到我们设伏之处,四边大军齐进,到时定可聚而歼之”
    大将军蒙哥与赛因汗拔都交换了一下目光,凭心而论赵旭的计划不错大家都知道赵伏波的火器厉害,倘若直接攻城的话,必然要面对他城墙上的炮火别的不说,光那些手榴弹就会要人老命况且,赵伏波手中的火炮厉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