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中枢一木匠 >

第97章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97章

小说: 明末中枢一木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肃慢了一步,等到朱由校已经动手雕刻,才刻好虎头铡,去取木楞。高手过招,只要有一个环节慢了,往后便是步步都慢。
    朱由校刀锋所指,狗头铡渐渐出了模样,可以说,三口铡刀中,以狗头铡最易雕刻,不一会功夫,他手中的狗头铡已经成型,只差三刀便可雕刻完毕。而岳肃,还差五刀,胜负已然明朗。
    可就在这时,突然门外有人说道:“老奴给陛下请安。”
    这话的声音不大,但养心殿内二人自然听的清楚,要知道雕刻之时,最忌有人打扰,朱由校正干到最关键的时刻,乍一被这声音干扰,手上的力道略微中了一点。
    本来他的手头就快,刀锋一重,削下木屑之后,刀势不衰,直接划到朱由校的拇指呀。
    “啊……”拇指吃痛,朱由校痛呼一声,马上便要完工的狗头铡衰落在地。
    “啪”地一声。
    时迟那时快,趁这功夫,岳肃已将手中的狗头铡雕刻完毕,放到桌上。此刻他在注意到,朱由校的手划伤了。“陛下,您没事吧。”
    看到皇上受伤,岳肃连忙关心地从怀里掏出手帕,给朱由校擦血。
    刚刚在外面说话之人,也看到朱由校的手刮伤,这人吓了一跳。连忙跪倒在地,“陛下,老奴该死,龙体没事吧。”说着,膝行爬进殿内,来到朱由校的身前。
    做木匠活,手上难免有个磕磕碰碰,朱由校早已习惯,说道:“朕没事。”说着,低头一瞧,看到跪下面前的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
    他微微一笑,说道:“魏卿,起来吧。不该你事。”
    “老奴该死,多谢陛下。”魏忠贤爬了起来,又道:“让老奴看一下陛下的手,不知用不用传太医。”
    “没有什么事。”朱由校抬起手让魏忠贤看了一眼,说道:“这等小伤就不用传太医了。”他的伤也确实不重,只是略微刮破表皮,稍微流了一丁点血。
    完,朱由校转头看向桌子上岳肃雕刻好的三口铡刀,然后点点头,望向岳肃,说道:“岳爱卿,看来这是天意,朕这就传旨,赐你三口铜铡。”
    “魏卿,你来的正好……”说着,朱由校指向桌上的三口铡刀,“传旨给兵仗局,按照这三口铡刀的模样,打造三口铜铡,不过这尺寸,要按能铡人的尺寸制造。必须要做的得体,不许敷衍了事,明日午时之前,朕要御览。”
    “老奴遵旨。”魏忠贤听了个稀里糊涂,如果他要是知道这铡刀的用处,再知道刚刚皇帝是在和岳肃打赌,说死都不会出声打扰。等他之后知道真相之后,肠子都差点悔青了。
    “魏卿啊,你来找朕是什么事呀?”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内阁已经拟好岳大人出京的旨意,因为灾情严重,不敢耽搁,所以才冒昧打扰陛下。”魏忠贤小心地说道。
    “你也没错,国事为重么。给朕念一念,内阁是怎么拟的。”朱由校说道。
    “老奴遵旨。”魏忠贤展开你好的旨意,出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现黄河决堤,灾情严重,特旨加封顺天府尹岳肃为钦差大臣,领刑部尚书衔巡抚河南,仍兼顺天府事,前往河南赈灾……”
    圣旨之上,难免有一些什么辜负皇上圣恩,好好办事之类的词语,等到念完,朱由校点点头,说道:“不错。不过朕还要加上几句,你且记着,回去补上,早朝宣读。”
    “老奴遵旨。”魏忠贤答应一声,说完,看向皇帝,不知这位木匠天子想要加上什么内容。
    “你就加上……嗯……”朱由校斟酌一下,接着道:“特赐岳肃龙、虎、狗三口铜铡,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不肖之凤子龙孙;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佞;狗头铡可铡刁民无赖,土豪恶霸。凡证据确凿,不必请旨,可先斩后奏。并赐岳肃尚方宝剑一口,如朕亲临,准便宜行事,岳肃如想回京,随时皆可,无须请旨。”
    “老奴……”听了这话,魏忠贤的嘴巴张得老大,简直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半天才把后边那“遵旨”二字给吐出来。
    我的妈呀,这皇上也太信任岳肃了吧。持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也就算了,还弄出个龙头铡来,能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而且不必请旨。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过凤子龙孙不该魏忠贤管的,那是您皇上自家的事,至于另外两口铡刀,其实和尚方宝剑一个意思,都有先斩后奏之权,你皇上要多弄出个名目来,也由得你。
    现在天色已晚,魏忠贤领旨退下,先让兵仗局按照三口铡刀的款式打造,然后自回值房,将皇上圣旨的内容加了上去。只等明日早朝宣读。
    

第六十章 御铡三刀(下)
    在魏忠贤退下之后,朱由校将头昂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好半天之后,才说道:“三口铜铡,朕赐给你,但那龙头铡,你使用之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朱木匠也不糊涂,赐给岳肃龙头铡代表着什么,他当然清楚的很。普通的外戚倒还罢了,真正的宗室贵族,那是要由宗人府来处理的。岳肃有了这个,就可以替皇帝执法,放眼天下,除了皇上自己,已经没有几个岳肃砍不了的人了。
    岳肃自然也晓得皇上的心思,忙跪倒在地,叩头说道:“陛下隆恩,臣至死不忘。还请陛下放心,臣定一心为公,为大明江山、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爱卿,你起来吧。朕相信你。”这一次,朱木匠没有去搀岳肃,他的语气显得十分沉重。
    朱由校是喜欢做木匠,但他也不是不顾着大明江山。
    次日早朝,金殿之上圣旨宣读,按照皇上的意思,加上了赐岳肃三口铜铡,尚方宝剑,可随意回京的话。
    满朝文武听了这道旨意,无不大惊,可很快,也有人幸灾乐祸起来。岳肃的秉性,不少大臣都是知道的,河南有福王和国丈在,这两家横行不法,那是肯定的了,其他藩王也不是好惹的。你岳肃就算有什么龙头铡,难道碰到他们为非作歹,你还真敢把人给铡了。你不铡也就罢了,一旦真的让你铡了,那就有好戏上演。
    纵然满朝文官饱读诗书,却也不知三口铜铡的典故。因此众臣虽知道这三口铡刀的威力,可竟没有一个人出声反对,毕竟岳肃是拿到河南用,不是在北京城用,等着看热闹还来不及呢。于是,这一次阉党和东林党的成员,再次达成了默契,一致高声喊道:“吾皇圣明。”
    岳肃从太监手里接过旨意,再次谢恩之后,说道:“陛下,臣克日便要离京出发,在离京之前,臣想问一下,户部拨往河南赈灾的银子,何时送去?”
    他关心这个问题,金殿提出,也属正常。朱由校看向户部尚书陈大道,问道:“陈爱卿,户部那三十万两银子要何时送去呀?”
    陈大道可是老狐狸,哪能把自己顶到第一线,马上答道:“回陛下,户部只等内阁的安排,内阁说何时送,就何时送。”
    由校点点头,又问道:“叶爱卿,你们内阁定在何时呀?”
    “回陛下。”叶向高出班奏道:“臣和内阁诸公商量了一下,认为宜早不宜迟,三日之内定可出京。”
    岳肃一听这话,马上说道:“臣启陛下,既然赈灾银子三日内便可离京,运往河南,臣不如也那时离京,连同银子,一起前往,也好向天下宣告吾皇的爱民之心。”
    叶向高实在没有想到,岳肃还有这么一手,这时,只听上面的朱木匠说道:“岳爱卿之言有理,叶爱卿,你那边就安排一下,让岳爱卿带着赈灾银子一起离京吧。”
    “陛下有所不知……”叶向高毕竟是老江湖,反应的速度也快,当下回道:“现在户部并没有那么现银,内阁正想请旨,行文湖广,提前征收今年的赋税,调往河南赈灾。”
    “原来是这样,那朕准了,内阁速速行文湖广。”朱由校说道。
    朱木匠一时听不出这是叶向高的推脱之言,但岳肃怎会听不出来。就算现在征收赋税,岂是短短几日就能收齐的,糊弄小孩子吧。但岳肃也没有揭穿叶向高的敷衍之词。只说道:“但不知从户部能拨出多少,又从湖广调拨多少呢?”
    叶向高这次没有正面回答,把球又踢回给陈大道,“陈大人,户部现在能调拨多少银子,还请你给岳大人一个准数吧。”
    这问题,陈大道不容推脱,只好实话实说,“户部现在能调拨出来的银子,只有五万两。”
    “五万两,差的也太多了吧。”岳肃连忙说道:“黄河决堤,灾情严重,单拿五万两过去,岂不是杯水车薪。”
    “岳大人,你放心,等你赶到河南时,湖广那边的银子,基本上也就到了。”叶向高笑呵呵地说道。
    “那好吧。只是不知户部这五万两银子,可否和下官一起出京?”岳肃问道。有五万两终究聊胜于无,现在河南灾情紧张,晚去一天,就不知要饿死多少人。五万两虽然不多,却也能解燃眉之急,不至于让百姓饿死。何况,实在不行,岳肃还有一招杀手锏可以用。熟话说,要想富,抄家是条路。皇上既然准了便宜行事,到时办上几个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什么就都出来了。
    叶向高不知岳肃心中打算,不过他清楚,眼下这种情况,要是一两银子也不给岳肃,很难把岳肃哄走。五万两给你就是。
    “岳大人,自然可以。陈大人,你说是吧。”叶向高笑呵呵地说道。
    “是、是……”陈大道连忙点头。
    得了五万两银子和三口铜铡、尚方宝剑,岳肃认为这已经足够,也不需要再去争。
    散朝之后,朱木匠带着岳肃回养心殿,只等那三口铡刀送来。
    到了午前,兵仗局来人通禀,说铡刀已经打造完毕,朱由校马上吩咐送来。
    很快,三口铜铡送到。铡刀用黄段子盖着,由朱木匠亲自揭开、三口御铡都是用黄铜打造,不仅款式精美,还透着威严、肃杀之气。
    朱木匠看过,连连点头,称赞不已,岳肃则再次谢恩。朱由校又让人取来尚方宝剑,赐给岳肃,只说了一句话,“爱卿,朕昨日之言,你务必牢记。”
    岳肃跪倒在地,接过尚方宝剑,恭敬地道:“臣谨记。”
    今天,朱木匠没有留岳肃吃午饭,让岳肃回府打点行装,并叫人将三口铜铡送到顺天府。
    岳肃回到府上,把三口铜铡摆在正堂之上,手下众人是各个惊讶,但等知道龙、虎、狗三口铡刀的用途之后,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
    “啧啧……大人,有了这三个家伙,咱们以后办案也不用缚手缚脚了。就像处置那淫僧法觉,哪用得着费那么大的气力。”铁虬兴奋的大叫起来。
    岳肃倒没有太过得意,只是说道:“皇上御赐这三口铜铡,虽说是信任本府,但也不可骄纵妄为。尔等日后,也要一如既往。”
    “属下等谨遵大人教诲。”
    岳肃说道:“咱们现在出发在即,大家伙今天就收拾一下行装,明日到户部取了银子,就要离京赶赴河南了。”
    “大人,知道您要去河南赈灾,兄弟们昨天就把行礼收拾好了,,随时都能出发。”铁虬笑嘻嘻地说道。
    “那好,大家伙就好好休息一下。”
    岳肃说完,就准备动身到后宅,看看阮傲月那边收拾的怎么样。这时,只见金蝉躬身说道:“大人,我把您要去河南赈灾的事,告诉了李大哥他们。他们听后,都说要跟着大人一起去河南。”
    “哦?为什么呀?”岳肃问道。
    “李大哥和孔刃兄说,他们的镖都是在河南丢的,大人既然要去河南,他们想跟过去,看看能不能把劫镖的人找出来,也好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金蝉如实说道。
    “原来是这样,他们如想跟去,那也无妨。对了,镖局的事怎么样了?”岳肃问道。
    “重开镖局的院子已经买了下来,李大哥他们正在张罗收拾呢,估计用不了几天,便能重新开张,等一下他们会过来,请大人为镖局赐个名字。”
    岳肃点点头,说道:“也好。那我就在后花厅等他们,他们一来,你直接把人领到后花厅就行。”
    岳肃昨夜已经把去河南赈灾的消息告诉阮傲月和十娘,她们俩都表示要跟着前往。现在回到后宅,二女已经把行装打点完毕,岳肃又把尚方宝剑和圣旨交给阮傲月收着,并告诉了三口铜铡之事。
    杜十娘和梅儿听了三口铡刀的功用之后,反应和铁虬他们一样,是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阮傲月的表情那没有像她俩一样,不过也是震惊万分。心中暗道:“三口铜铡,这……这怎么可能……”
    吃过午饭没多久,李忠和孔刃等人如约而至,岳肃在后花厅接见众人。一上来,他们就请岳肃为镖局取名字,岳肃想了一下,突然想起前辈子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名字叫《长风镖局》,于是便道:“就叫长风镖局吧。”
    得了岳肃取得名字,众人是连声叫好,拜谢之后,又提出想要跟岳肃前往河南的请求。
    岳肃在刚刚吃饭的时候,冒出了一个想法,这次众人提出要跟随,他马上答道:“尔等要随本府前去,那是最好不过,本府此次巡抚河南,正需要帮手。不过你们也不能全去,京城里起码要留一些人打点、收拾。顺便留意下京师的消息,如有什么重大之事,要立即快马赶往河南传信。”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留陶伟、姜舟在京城经营镖局,顺便为大人打探消息,其他人跟随大人去河南。”孔刃说道。
    “那本府就放心了。这样,你们现在就回去准备,出京时不要跟着本府的依仗,仍以押镖的模样前往河南。出发之时,本府自会通知你们。”
    元旦过去了,小翼这几天,每天都在拼命码字。连续四天日更四章,应该还算给力。现在手里还有一些存稿,接下来的这几天,小翼单位也不算忙,所以小翼准备再接再厉。看看日更一万以上,能坚持天少天。
    翼的动力,就是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小翼。
    

第十三章 孟记米行
    往粮仓运米?岳肃听了这话,心中更是糊涂。要知道,自岳肃雷厉风行,强征粮米之后,大小米商,再无一个敢运米进城,而且米铺也暂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