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魂断大明 >

第73章

魂断大明-第73章

小说: 魂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让三位世子安全回到燕王府?”

    “小兄弟是想让三位世子以孝心来打动新皇帝?“道衍皱着眉头道。

    萧琴心道:“这个和尚果然非同凡响每次都是一点即通,不亏为黑衣宰相,若非自己来自二十一世纪,知晓三位世子马上就要被放回京城,这会儿只怕只有看笑话的份了?“想了想,道:”不错,新皇帝天『性』仁慈,若是三位世子有一个行孝的机会,想来新皇帝也不会如何为难三位世子的!“

    “这个……法子倒是不错,不过眼下燕王并未……三位世子也没有行孝的理由啊?“道衍指出了这个法子关键的漏洞。

    朱云更是一脸紧张的望着萧琴,生怕他说我也不知如是是好来。

    好在萧琴这句话始终都没有说过,他皱着眉头想了想,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一丝笑意朱云看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知为何一暖,跟着脸上一红,幽幽问道:“萧大哥……你……?”

    萧琴似乎知晓了她要说什么,挥了挥手,打断了她的话头,接过话头,道:“世间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眼下缺少一个理由,我们何不造出一个理由来呢?”

    道衍身子一怔,道:“造一个理由!”

    “不错!造一个理由?”萧琴信心十足的说道。

    道衍定神的望了望萧琴,沉思了半响,方才问道:“不知小兄弟造何种理由呢?”

    ————————————————————————————————————————————

    今天大更新,各位书友不要错过!

第七卷:纵横江湖(二) 267章:好计策

    朱云双目瞪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了萧琴的每一个话语。

    萧琴淡淡的一笑,脸上神『色』显得有些沉重,沉『吟』了片刻,道:“眼下朝中各路人马都将削藩的目光盯在了燕王的身上,这次燕王能来京城,大师回去不如让燕王立马想朝廷告假,如此一来朝廷必然会关注,三位世子便可趁此极为要求回乡探望王爷,朝廷迫于压力,说不定还能放了三位世子。”

    朱云定定的望着道衍,紧张的道:“师傅,您看萧大哥这计谋如何?”

    道衍双眉深锁,目光阴沉,口中不时的喃喃细语,也不知在说什么,两人不敢惊动他,如此这般过了良久,道衍才一拍大腿,喜道:“妙,妙,果然是妙计!”

    朱云顿时脸『露』出了喜『色』,道:“师傅,萧大哥的计谋?”

    道衍笑道:“不错,小兄弟果然厉害,此乃真是一箭双雕之计,一来可以让三位世子有个借口回北京行孝,二来眼下已到了四月,再过一个月便是太祖洪武皇帝的忌日,按照我朝礼制,燕王要回京拜祭,但眼下新皇帝削藩意志坚定,经过这次一闹,想来新皇帝也对王爷起了疑心,但燕王不去不符合礼制,若是给人落下口病,岂不是更糟,恰好三位世子在京城,既可以取代他祭拜太祖,如此一来除了表示燕王重视此事外,另一个好处正好告诉朝廷,燕王没有异心。而且还可以避免了一次杀机!这种一箭双雕的法子,小兄弟都能想得出来,真是不简单,老衲深感敬佩!”

    萧琴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只不是顺着历史让燕王想自己的老板请一个月的病假而已,想不到居然被这个老和尚说成了什么一箭双雕的计策,心中唯有苦笑了两声。

    想好了计策,当下三人有秘密商量了一番,最终的决定有二人赶回京城,将两个好消息告诉朱棣,且尽快落实。

    三人在后山呆了大半天,这会儿突然要分手,道是有些不是,道衍还罢了,他生『性』独来独往贯了,眼下虽和萧琴心心相惜,但无奈要事在身,却也不如何不舍,反观朱云,满脸留恋之『色』,移步走上前,低声道:“萧大哥,他日你会来北京么?”

    萧琴微微一笑道:“有这么好看的郡主,有机会的话,我当然要去看看了?”

    朱云脸上一红,忽然喜道:“你当真要去!”

    “当然!你看萧大哥说那种说话不算话的人么?”萧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

    朱云红着脸摇了摇头,扭捏着不说话,萧琴有些不耐,想到明日还有比武,输了可对不起师姐,当下一拱手,道:“珍重。”说完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去。

    朱云眼看着他走远,竟是没有回过一次头,在他的身影消失在树林中后,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神『色』大有留恋之意。

    萧琴转身往小竹屋走去,尚未走远,忽听的道衍大声,道:“小兄弟请等一等!”

    萧琴大干奇怪,扭过头,却见道衍拉着朱云一路奔跑了过来,偌大的僧袍在夕阳下,宛若鼓胀的气球。

    萧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天空湛湛,一轮亮如银盘的明月,低压苍穹,辉映无数繁星。

    ————————————————————————————————————————————

    请支持首订!

第七卷:纵横江湖(二) 268章:长夜难眠

    “大师,还有什么么事么?”萧琴停住脚步,转过身来问。

    “哦,老衲眼瞧这天『色』已晚,夜行山路极为不方便,故而特此斗胆想让小兄弟留我二人一晚如何,待天明了,我二人立刻上路?”

    萧琴面『露』难『色』,心道:“若是道衍和尚到是无所谓了,两个大男人共处一室到没什么,偏偏有一个丫头,若是这话传了出去,还不得让人家姑娘声名扫地啊?”正想一口回绝,忽见朱云满脸倦『色』,想来是连日 赶路没好好休息过,心中一软,道:“不瞒大师,小弟住处极为简陋,若是郡主姑娘不嫌……?”

    “不嫌弃,只要有个地方歇息就好!”不待萧琴说话,朱云抢过话头说道,说完方觉自己一个女儿家,说出这般话来,当真让人笑话,脸上一红,地下头,偷眼朝萧琴望去,月光下,见他脸『色』并没『露』出不喜之『色』。微感放心。

    三人趁着月『色』边走边说,渐上入了密林小道。萧琴在幽幽谷居住半年之久,风光美景早了然于胸。此时一路走来,趁着月『色』便为他二人指点景『色』,他虽不善诗词,但二十一世纪的妙语一一道来,虽是常见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碑却被他说得极为动听,这番奇怪的游离。别说朱云生长在深宫大院里,这会儿目不转睛,便是游历四方的道衍,这会儿也听得津津有味。

    三人沿着小道一路行走,不多久就看见了一排竹屋,萧琴率先走上前推开了自己的竹屋,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扭过头冲着朱云道:“郡主姑娘,今晚就委屈你一下,你暂且住在我房内!”边说边让二人进了屋子,二人虽说都是出自深宫大院,但陡然见这雅筑小屋,却别有一番风味,竹屋竹『色』枯黄,年代已久,『色』泽脱落。左右有厢房两间,后进则是一个小小的书斋,这时萧琴来时临时砍了不少竹子临时搭建的一个小屋。朱云住萧琴的房间,另一间厢房则有道衍住,萧琴则缩在书房。

    三人用过晚饭,萧琴缩在书房颇感无赖,那书房说是书房,除了几本四书五经之外,并无其他书籍,而萧琴对这四书五经极为感冒,心道:“这般无聊的呆着,不如出去练练剑?”提起飞鸿剑,出了房门。后山并无一人,唯有清风习习,拂过耳畔。萧琴穿过密林,四顾无人,方在后山山洞停了下来,想起明日的比武,不由得一叹,又想起谢青冷峻的面容,心中更是一动,回想起谢氏剑法的八式剑法,当下拔出剑来,剑走游龙,跟着白光阵阵,霎时飞沙落叶群飞『乱』舞。他任由自己的『性』情一路演练了下去,也不知道练了多久,忽听的身后隐隐约约有人念道:“偶来值禅侣,清谈忘永夕”;“忘彼区中缘,乐此尘外境”。”语音之中颇有些伤感,萧琴练剑真练得心头上,虽觉得这声音颇有些耳熟,但一时也想不起,也没在意,任着心情一路将这剑法演练下来,足足将这路剑使了足足半个时辰,方才消尽胸中块垒,收光罢影,微微喘息,这时间,忽听的有人拍掌,笑道:“好剑法,好剑法,年纪轻轻剑法却这般了得,自古英雄出少年!”

    萧琴收起飞鸿剑,举目望去,却见道衍一身紫『色』僧袍,凝立在前方。

    —————————————————————————————————————————————

    请支持首订!

第七卷:纵横江湖(二) 269章:魏晋风流

    萧琴会剑入鞘,拱手笑道:“原来是大师在此『吟』诗作对了,如此雅兴,真是羡慕旁人了!”

    道衍一笑,道:“小兄弟见笑了,老衲心口胡言『乱』语,算不得『吟』诗作对,倒是叨扰小兄弟练剑了!”

    萧琴嘻嘻一笑,道:“大师,严重了,小弟因明日要剑夺美人,一时睡不着,应是小弟扰了大师雅兴了!”

    道衍微微一顿,道:“我刚才瞧小兄弟所使的剑法好生奇怪,似乎蕴有书法之中的横撇竖捺的笔蕴。”萧琴大惊道:”大师好眼力。这路剑法正如大师所言乃是一路笔法。”道衍笑道:”这剑法飘逸之中带着某种杀气,老衲虽没看懂,但老衲略懂剑法,瞧得久了,也猜出几分,老衲瞧你这剑法也并非出自逍遥谷,不知是谁传于你这路剑法。”萧琴颇有些不好意思道:”大师果然厉害,这路剑法正如大师所言,并非出自逍遥谷,实乃在据当年谢安谢太傅的一首小诗演变而来。没想到让大师看到了笑话。”

    道衍讶道:”这剑法是你自创的么?”萧琴道:”非也,非也,大师误会了,小弟哪有那份才能,前些日子小弟误打误撞打开了当年谢太傅留下的逍遥令,里面正是藏有当年谢太傅所留下的一首小诗,小弟无所事事之际,便用来参研,不想误打误撞,颇有所悟,就练了这套剑法!“

    道衍道:“想不到小兄弟小小年纪居然有这份才能,当真难得!“顿了顿,道:”不过恕老衲冒昧,老衲关这路剑法,小兄弟使将起来颇有不连贯之处,这剑法乃以笔法为剑气自然需要连贯待发方能显出去其威力!“

    萧琴楞了楞,心道:“这个老和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谢氏剑法我虽领悟,但终究使将起来不甚得意,若是能得他指点一二,说不定明日的比武我能大胜也说不定呢?“当下微微躬身,道:”大师学烁古今,定能看出这剑法的奥妙所在,若是大师不弃,可否指点一二?“

    道衍哈哈一笑,道:“指点一二,老衲不敢,不过老衲略懂书法,倒是说给小兄弟听听!“

    萧琴喜道:“多谢大师指点!”

    道衍笑了笑,道:“你居然习得这谢氏剑法,你且说说看,东晋论起风流名士谁是第一?”

    萧琴一愣,他本想着这老和尚会有什么独特的见解,没想到居然开口询问的却是魏晋风流,他平日里虽读书不多,但也知晓魏晋风流,这时想都不想,脱口而出:“当然是谢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首订!

第七卷:纵横江湖(二) 270章:风流

    道衍道:“不错,谢安风神秀彻,的确称得上风流二字?但小兄弟可知,为何魏晋风流如此之多,偏偏以谢安为首呢?”

    萧琴暗瞟了他,眼看道衍不似在谈经论道,一本正经,心道:“这个老秃驴又来考我了!不显摆显摆,你还道我萧琴怕了你不成?“嘿嘿一笑,脑子里飞快的运转了一遍,方才幽幽道:”这个不奇怪,二十一岁便做了大司马桓温的部将,后官至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胸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为抵御前秦袭扰,经谢安荐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四年,率兵在盱眙,淮阴,和君川等地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八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九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如此的丰功伟绩,只怕一般人几辈子都做不来的,他一个人全做了,这样的人物旁人自然是比不了!“说到这里,惊觉自己大有卖弄之嫌,顿然住口不言。

    道衍呵呵一笑,道:”说得满好的,怎么不说啦?”萧琴笑道:”惭愧惭愧,如此这般班门弄斧让大师看笑话了!”

    道衍笑道:“小兄弟过谦了,这段史事,想不到小兄弟记得这般清楚,倒是让老衲有些惊讶!”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小弟也只不过略知一二而已,比起大师的胸中所学,小弟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萧琴由衷的说了句。

    道衍倒也不否认,目光忽然变得有些凌厉,在夜『色』下,让人感觉阵阵的惧意,萧琴怔了一下,尚未来得及说点什么,却听道衍呵呵一笑,脸上恢复了原有的慈祥,道:“小兄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萧琴一愣,心道:“难不成,这魏晋风流第一人的称号,还另有隐情不成,可历史说上为何只字未提呢?“萧琴睁大的双眼,顿了顿,道:”小弟愚昧,实在不知,还望大师指点『迷』津!“

    道衍点了点头,道:“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只是当年谢安除了建立丰功伟绩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份才学!“

    “哦,这个倒是小弟倒是头一次听说,以前听人说起谢安之时,小弟只听闻谢太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有就是什么力挽狂澜 拯救危局。倒是没听说过还有什么特殊才能啊?”萧琴满脸狐疑的问。

    道衍呵呵一笑,道:“这也难怪,世人往往会忽略一些东西,就好比岳王爷文采很好,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