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463章

幻之盛唐-第463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下去,一个都别让人跑掉……”……
    一转眼,招待会过去已经半个月了,梁府有后的消息带来的影响。似乎也在慢慢被冲淡,
    因为,随后是皇帝小白的千秋诞,各道节度使贡献黄金玉帛、器物衣服、珍贵的玩赏物品和骏马作为寿礼,价值多达数十万缗。
    御史常衮上言:“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请却之。”遂罢诸贡,禁厚礼,只允许群臣口头道贺。将贡礼充入国库,
    除了我家所献的关内成功种植的水稻为祥瑞,比较应景外。还有就是常侍鱼朝恩奏请,将先前所赐给他的庄园改为章敬寺,为皇帝小白的生母先亡故的章敬太后祈求冥福,也深得君心。
    大家又恢复的正常的生活,该醉生梦死的继续醉生梦死,改寻欢作乐的继续寻欢作乐,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路上磨蹭了半天的回纥使臣,终于到了长安,在大明宫受到皇帝小白的亲切接近,回顾了唐回的传统友谊和历史渊源,并对回纥军在大唐平叛作战中应用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兵就两关关系的进一步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间,除了来自安南的山寮,突然攻陷了岭南五府之一的管桂经略治所桂州,诏安南都护府白弩兵马使哥舒晃。协南海团结军往进剿外,就没有其他值得关注的新闻了。
    因为中元佳节临近,而变得一片忙碌气氛中的大内,我以巡视值守为名,正躲在太液池的蓬莱山上,一边抱着膀子看热闹,一边看着京兆府送来的,京华斗剑大会最新一版的承办章程。
    产生这个东西的原因,是战后那些游侠儿泛滥的问题,由于早年国家半倾,朝廷诏令地方募义兵以自守,结果也间接造成了这些身怀武技的江湖人士,大行其道,那些有点家底的门户,也募家丁持刀兵自保,到了战后重新编遣,这些剧增的游侠儿数量,就变成太平年间,地方官府头痛的一大问题。
    而据我了解,在这个时代,
    至少所谓的天下第几的武林高手。和相应的全国性排行榜是不存在,这倒不是大家不想选,而受到时代的环境所限制,毕竟这是条件有限的古代,不是咨询达的信息爆炸时代,也不是评选级女生,劲歌排行什么的,上网一点击就ok了,在多数人随便出个门就要十天半个月的情况下,以天下之大人物之多,凭借这交通环境和消息传播效率,要想在人海里选出那几个十几个人,特别是还要具有广大公信力和权威性,那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大多数武侠小说里的什么百晓生、天下通、耳报神那是扯淡,没有足够的庞大财力物力人力,光组织海量的信息收集工作就足够让巨富之家破产,更别说什么第几高手,就算能选出来,以这通讯和交通条件,天下找齐那几个人也很困难,高手都爱惜羽毛和名声,除非有什么巨大的利益关系,或者是不得已的理由,再想让他们能够碰头分出高下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高手不是自称的,而是无数的挑战和争斗中决出来的,在野心与**横行,冒险和漏*点燃烧的江湖中,谁也不服谁的情况下。无论对挑战者还是被挑战来说,要取得公认的名声,都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周期。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的排名,最多只能凭借地利之便,公推一些地域性的强大存在,比如凉州十大刀客,京畿十大高手等等。但也有一些潜规则,毕竟人往高出走,总希望越多人知名越好,越是繁华之地的高手,含金量越高一些。
    作为成名高手的代价,同时意味着无数前赴后继,让人烦不胜烦的,希望拿名人前辈们当成功和成名垫脚石的,新近后辈找上门来,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和势力,光层出不穷挑战者,就足以让人整天烦死了。而培养一个高手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而为了维持高手的风范和名誉,又需要更多的金钱和投入,因此公认的高手,无不是出现在那些底蕴深厚、历史传承悠久的帮会门派世家豪族,具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或者代表一方经济基础。
    与其放任自流那些江湖势力的暗箱操作,争的你死我活,不如有官方介入,把他引导到一个更容易观察和控制的方向来,当然,在另一些人眼里,不失为一桃杀三士的当代版,而且这杀的可不是二三士,而是成百上千士的效果。追求名位人之所趋,抱做一身所学,尽售帝王家的想法大有人在。大多数人学武也希望有更好的前程和将来。
    拿出一个详细的规划章程。顿时把他们给吓住了,完全是参考了后世奥林匹克比赛制度的体系,连如何防止舞弊都有详尽无比的规定。简直就是用江湖排名和官方认证的香饵,把自的江湖乱斗,变成全国行体育运动
    以掌剑拳刀枪棒的分类,也有自由搏技的单目,群体格斗的团体战,既有官方认证成名高手的种子版,无差别的大众版,也有低年龄限制的清俊版、潜力版,还有什么天下第一巨力,天下第一度,天下第一暗器……总之排名的花样搞的越多越好,所谓天下第一专长,是评的越多越好,这些江湖人争强斗胜,给他们的机会越多越好。
    京华斗剑大会,虽然只接受在官方注册登记的江湖门派的申请,但那些游离于正道的灰色势力,地下组织,乃至绿林黑道,也有对策借壳上市,后来干脆开了个自由版,不问出身来历,进行大规模无差别的遴选。
    因为有为国选材的味道,因此又被宣传成江湖版的小登科,倒是让人无比的期待中。可惜我是看不到了。
    因为,皇帝小白决定今年去洛阳过冬,据说是为了减少夏旱歉收后,关内百姓冬季就食的压力,顺便检验一下新修成的驰道,现在洛阳圆壁仓城里,可是囤积了一百六十万石的米麦谷豆,足够长安城里的文武大臣撑上很长一段时间,
    作为皇帝随行的人员有讲究,代表着皇帝的亲疏远近的排序和政治消长的风向标,以及在宫廷受宠程度。象独孤贵妃、沈惠妃等有皇子的嫔妃就随行其中,留守的名单也不简单,重要位置上,要能够压得住场面的人,地位不一定要高,却要踏实可靠,让皇帝没有后顾之忧。
    按照惯例,天子八军中神武、神策、龙武、羽林各出一军随扈,十六卫中军的内四卫,以监门卫留守,千牛卫随行,中军外十二卫,只随行了一个左右金吾卫,而作为检点亟内的内枢密我也要随行。
    但是我突然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在洛阳没有像样的宅地,于是我家也一片鸡飞狗跳的,女人们忙着打点行装,派人先行在洛阳找地皮,置办现成的生活用具……
    “这只金丝猫是谁……”
    我突然看见一个类似暗金色的少女,却穿了一身宫廷风格的仕女装,娇躯窈窕修长秀美动人,勾勒出优美无限的峰峦起伏,在那些宫眷女子当中,如鹤立鸡群一般显眼。
    “金丝猫……”
    陪同的姚恩楞了下,才明白我所指,苦笑道
    “这位就是于滇王家的公主啊……”
    原来前于滇国王尉迟胜率拓揭军,战没在静边之后,他的女儿被接入宫中,以公主的名义收养,无论将来作为妃子的候选,还是和亲外藩,都有进退的余地,理论上和我家业有那么点关系,她算是哥舒大小姐的表妹。
    “麻烦过去通报一声,说有空来我府上坐坐好了……”
    “多谢大人一血父王之憾……”
    随后她出现在我面前,宛然一礼。
    “父王……”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还有这个典故。
    “这个算不到我头上吧,是前方将士用命的功劳……”
    “我想去大人的府上……雍华殿下的六尚还有空缺吧……”
    她
    “什么……”
    这下轮到我目瞪口呆了,这些年我在女人上的风评可不怎么好,虽然身边有不少女人,但是基本都是各种途径送来的,与本身的意愿没有太多的关系,主动要求到我家去,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你知道到我府上,做什么的么……”
    我不知道为什么,心情怪怪的反问道
    “与其被指给不相识的人,到不熟悉的地方去……还不如自己选一个比较不那么讨厌的……”
    “那做皇帝妃子什么的不好么……”
    “您不是说过,这后宫有什么好的,绝不会让您的女儿,和一大群女人争夺一个男人,而不择手段的斗得死去活来……”
    “倒……”
    我彻底无语了……
    好在随后赶来的侍御裴士奄,打断了我的尴尬。
    “枢府大人,您在这儿,可让我好找啊……”
    随后,皇帝召对的庆云阁。
    “嚒,要我去北边会盟?”
    我看了看郑重其事的皇帝小白,又看了眼表情淡定的政事堂执领宰相李泌,还有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回纥使臣突然提出的请求……说是新可汗的授命”
    裴士奄解释道
    严格说是让我代表大唐朝廷,去北边草原与回纥新一代领导人接触,重申唐回新一代领导班子的亲切交流和问候,尊重历史传下来的友谊和盟好,并就一些边境争议和边界问题进行紧密磋商。
    秋天到了,大雁肥了,草原上正是秋高马肥的季节,按照传统的仪礼,回纥的内九姓、外九族、两大客部,大小数百个部落联合体,将会齐聚王庭,举行射雁会盟,顺便也进行上层交流,解决裁断各部的纷争,以决定各部之间的领地、草场、水源之类的资源归属分配,
    因此,回纥可汗邀请曾经的宗主国,大唐天子派代表赴草原为见证。
    回纥的官职体系,亦沿袭自突厥汗国时代,分为内外帐官体系,内帐官就是王庭直接任命的,相当于那些王姓所属的核心部落,及其繁衍分化出来的外围部落,附庸部落的管理者,外帐官则是那些与王帐关系较远的地方部落,或是新近征服的其他族类头领,按照自己部落的实力和产出,以及对王帐的贡献和功勋,在草原政权里获得相应地位和权利,会盟仪式,也是对这些外围部落的势力消长,进行重新评定的时候。
    因此少不了各种名目的草原特色竞技活动。之前也有类似的邀请活动,不过都是象征性观礼,这次还有册封加笼络新汗王的性质,所以规格又高的多。
    “那个我能不能说不去……”
    听到这个消息的,我第一反应,这是不是个阴谋,老子好歹是个国家顶层领导班子里的军委成员,再加上这是对方特地提出来的条件,会不是什么有针对性的手段,我这些年在回纥边境搞的动作不少,。
    “这个,恐怕不行啊……”
    小白似乎早料到我的反应,赶忙应道
    “仆固不是比我更合适……他好歹也是人家亲戚”
    “仆固大人已经请求避嫌了……这次是回纥新汗指名的请求”
    “我要陪老婆孩子好不好……”
    “自古家国难两全,枢府就为朝廷勉为其难一会又如何……”
    李泌笑了起来。
    “那有什么额外的好处,还有我也有我的条件,不然老子就算告病回家也不去……”
    “这个嘛……可以商量”
    小白和李泌饱含意味的对视了一眼后,似乎松了口气。

第四百八十二章 插曲、余漾

    第四百八十二章插曲、余漾
    裴士奄退下后。
    “陛下真的要这么做么……毕竟……”
    宰相李泌又出声道
    “不得不行啊……”
    皇帝小白叹了口气。
    “有这位在,以他的性子和行事手段,那些人未必有胆量跳出来吧……”
    “眼见朝廷有中兴气象,为子孙万世计,就算背上这个恶名,朕也要进行下去……”
    说到这里,他却想起相当遥远的记忆里,关于某个人牢骚:
    “当一个国家堕落到要靠一群庸碌无能的大臣和大批声名狼藉的官员,来保证所谓的忠诚和可靠,那也离完蛋不会太远了……”
    “对了长源,听说他刚把玉真的别院给砸了……你知道是什么缘由么”
    李泌的表情变得有些奇异,他虽然年过四旬,但依旧单身,修持道家的斋戒,练气养生,因此也被时人成为李神仙,又因为肃宗皇帝时,特许他以白身挂衔,参佐朝政,因此哪怕他现在已经不用穿白单上朝了,也被依旧称为白衣卿相。
    据说为了恩结这位出类拔萃的臣子。一度传出将玉真长公主尚之的传闻。不过作为当年绯闻的当事人之一,他却多少明白这个可能性太小。
    这位名声在外的大长公主,可不仅仅是表面上仗着皇家的优遇,而特立独行、随性所欲那么简单,这些年以宗室公主的身份孀居在家,究竟为皇家做了多少事情,根本显山不露水的。
    要知道,虽然她喜欢亲近美少年的名声是众所周知,但是结交的都是当世名家,往来多是当世的少年才俊,哪怕是那些入幕之宾中,象王劼摩、李太白之类,经她之手举荐给皇家,成为一时名流显要的也不乏其人。
    “这个,老奴倒是知道一些……”
    侍立一旁的内常侍闻季,小心开口道
    “据说是府上门人太杂,冒犯了梁府的忌讳……直接教训上门了”
    “都是不省心的人啊……”
    皇帝小白轻叹了一声,也不知道在说谁。
    “死了些门人,还有一个老奴走失了,据说当年奚官局掌医案的……”
    “室韦联军大败,叛军西渐?……”
    巡视到右银台门的时候,枢密院东北司送来一份军情通报。
    “正是,由于请援大唐,河北各军却以钱粮匮乏准备不足为由,与东都留守扯皮,迟迟不兵响应,室韦各部不得不仓促在普陀河与叛军决战。结果被叛军中的契丹人,绕道背后冲阵斩倒大縤,各部动摇争相溃走,牛羊人口损失无计,眼见越过松漠都督府,逼近仆固部的领地金微都督府……”
    我现在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皇帝小白决定去洛阳过冬了,仆固怀恩还真是救火队的命啊。
    “去打听一下于滇王家的那位公主是怎么回事……”
    交割印信,换了身行头出宫门上了马车,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吩咐道。
    “得令”
    马车之外,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